下次再有人问你《动物森友会》好玩在哪,你就这么告诉ta


这不就是我们女生小时候玩的“动物茶话会”的成人版吗? ——霜霜同学
现实总是比想象更有趣。
如果2019年的时候,我们去打赌2020年第一个爆红全网的游戏是哪个,很可能所有人都会输——因为很大概率,现实世界今天给出的这个答案,在2019年的时候甚至都不会出现在多数人的候选名单上。
是的,即使一向调侃自己是“预言家”的威廉,也打破脑袋都想不到这个结果,我甚至事先完全没有准备要写一篇关于这个游戏的文章。
对,《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简称“动森”)成为了2020年最火的游戏,有没有之一,不好说。

因为,照现在的势头看,“动森奇迹”几乎不可能被后来者复制——即使是《最后生还者:第二章》和《赛博朋克2077》,具体原因我们最后会聊。
总之,它的爆红出圈程度,基本上刷爆了每个人的社交软件,即使是亲人朋友中没什么玩家的同学也一样。
身为基地扛把……活跃公民的威廉就更不用说了,《动森》发售前后那几天,“岛外人”的恐惧支配了我的生活——朋友圈各行各业、各国各地、各个年龄段的“全民上岛”运动,是我此生仅见的奇观。

这股“出圈”的力量,甚至让平时完全不关注游戏业界动态的霜霜,几乎是比我更早得知了《动森》大火的新闻。
作为一个从画风、玩法,以及内赋属性等角度全方面符合她预期的游戏,领导马上发布了“立即下载”的指令。
于是,威廉也因此有了机会,通过观察霜霜和其他新玩家的游玩过程,一窥《动物森友会》神秘蹿红背后的原因。
这几天看了很多网友的讨论,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可以总结为:
“动森好玩吗?”
“好玩,但别tmd问老子好玩在哪!”

这个情况其实特别有意思——因为对于很多游戏经验丰富的猛男玩家来说,基本上都可以很容易地从自己的角度描述出一个游戏“到底好玩在哪”,这无非就是一个总结机制、列出“爽点”的过程。
而对于《动森》这个神奇游戏,不仅仅是普通玩家,就连很多权威游戏媒体,也对它“束口无策”——对,跟《死亡搁浅》挺像的——说来说去,也听不出到底哪里好玩。
好了,我知道你们在期待什么——一篇跟《一句话终结关于死亡搁浅的全部争议》一样的文章?
不,比那个还要更简单一点。

《死亡搁浅》的好玩,需要我们深入地去探究它的机制,以及它身后的小岛秀夫的个人设计理念,所以,我的那篇文章写得更像一篇论文。
但《动物森友会》不用这么费劲。
《动森》的好玩之所以难以描述,恰恰是作为游戏圈主体的猛男玩家们,把这个游戏“论文化”了,太过于执着于它的游戏机制和设计理念。
这个游戏的好玩,恰恰是那些不怎么玩游戏的“圈外人”,反倒可以很扼要地一句话说出来。
就比如,霜霜在疯狂沉迷了好几天之后,我问她觉得这游戏好玩在哪,她想了想说:“这不就是女生小时候玩的‘动物茶话会’的成人版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慌忙翻开维基,古人诚不我欺,其实答案早就明明白白地写在了那里——
《动物森友会》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模拟经营”或“角色扮演”游戏,它是一个“社交模拟”游戏。
什么是“社交模拟”游戏?有一个很有名的同类型作品可以举例——EA的《模拟人生》系列。这类游戏在游戏学上又被归类为一个很神奇的分类——non-game(无目标和无胜利的游戏),也就是说,这类游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end-game(通关)或playthrough(周目)的概念。
它们的核心机制,他们的核心“爽点”,就是模拟社交。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是吗?
此时,我们再看霜霜的那段“动物茶话会”的类比——如果在座的各位猛男不知道“动物茶话会”是个啥的话,我在这简单概括一下:
“动物茶话会”是一个小女孩很喜欢玩的社交模拟游戏,她们给自己的动物玩偶们赋予不同的名字、性格,自己在脑内编排一些剧情和对话,最后用“茶话会”的舞台展现出来。
说白了就跟男孩子小时候对着一堆塑料士兵和变形金刚念念叨叨没什么两样。
这种“玩法”是根植在人类基因里的,是最原始的游戏行为之一。
任天堂的《动物森友会》系列,就是将这种游戏行为具化为了电子游戏的形式,并用自己当世无匹的游戏设计功力展现出来。

在最新的这款《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中,“动物”都变成了会动、会说话、会跟你产生不同互动的虚拟人物,“茶话会”的舞台变成了无人岛,而“导演”也不再是你一个人了——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彼此的“动物茶话会”,尽情地挥洒“模拟社交”的乐趣。
《动森》中林林总总的收集、规划、经济要素,并不是旨在成为一个像是《牧场物语》一样的以模拟经营玩法为主的游戏。

这些要素存在的目的,全部都是为了推动社交,给予社交活动一个话题或一个场合,就好像女生们一起喝茶并不是真的为了喝茶,男生们一起喝酒并不是真的为了喝酒。
游戏中无论是跟虚拟小动物的社交、还是跟真人玩家的社交,都是被这些简单机制所推动——抓点这个、种点那个、挣点钱还点贷款,点到即止,“就像过日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在动森中玩不出《星露谷物语》那种秩序井然、精打细算、种类丰富的经营体验。

因为,《动森》把真正的重点放在了“社交模拟”的真正推手上面——自定义。
毕竟,社交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人类要表达自己,而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定义。
你可以通过你的自定义,将你的“茶话会”变成蔬果生鲜市场、股票交易所、艺术工作室、P站,或任何你想要的样子。

《动森》所提供的只是舞台——正如《我的世界》或《Dreams》一样——然后把指挥棒交给玩家。
所以,关于“《动物森友会》到底好玩在哪”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比较科学的答案:
这是一个自定义要素丰富的社交模拟游戏。主要的乐趣来自于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装扮一个小岛,以及与虚拟NPC和真人玩家的社交过程。

好,答案有了,可能很多同学会寻思:这个玩法你说它很划时代、很符合所有人的口味吗?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动物森友会》任天堂做了20年,直到今天才火?
不,“社交模拟”,乃或是所有的“模拟(Simulation)”游戏,都是极小众的游戏类型,单靠游戏本身,即使任天堂本社作品再优秀,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热度。
如果说这种没有任何门槛的“模拟”玩法确实有其乐趣所在(不要怀疑这点,威廉自己就是这个类型的重度玩家),对非硬核群体和女性玩家非常友好的话,《动森》游戏机制的优势可以看作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

这样看的话,《动森》的“地利”则可以分成“软地利”和“硬地利”两种。
“硬地利”是NS。Switch作为有史以来在中国把营销做得最好的游戏主机,这台“网红游戏机”自带广泛的普及率、方便的渠道、以及“任天堂”这块金字招牌。
“软地利”则是社交网络。不论国内国外,社交网络的发达程度都是日新月异的,依靠社交网络获取信息的人口数量今非昔比。
而在以“梗”为王的社交网络上,超高的自定义能力就代表了超高的造梗能力,梗图的裂变式传播,就代表了游戏的裂变式传播。

这一点,就是为什么我在文章开头说动森的奇迹不可复制——无论是《最后生还者:第二章》还是《赛博朋克2077》,无论它们的画面再好、玩法再牛、体量再巨大,在非玩家眼中也不过是一个“看起来挺厉害”的游戏而已,并不会产生多少“话题性”。
事实上,这几年话题性巨大的游戏都不是标准意义上的3A——吃鸡、养蛙、太吾、动森。话题性才是社交网络的真正核心,也是“出圈”的真正推手,这一点,有时候高风险、高回报的正统3A反而做不到。

最后,再说说“天时”。
如果2020年初这场新冠病毒的灾难是“天灾”,那么它对于《动森》来说,却无异于是“天时”。
一个社交模拟游戏如果要火,还有什么时候能比一个全世界人类都蹲在家里、全世界人类都渴望社交的传染病大流行时期更合适呢?
没有了。

《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给了全世界的社交爱好者一个完美的出口——
无论是在游戏里跟小动物玩、跟朋友玩,还是在游戏外分享自己的岛屿建设、新房装修,还是干脆只是找个理由跟喜欢的人开语音聊天,《动森》出现的时机简直完美无缺。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所向无敌,本来最小众的玩法,一下就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现实的发展总是这样出乎人的意料。
虽然可恶的新冠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是一场意外之灾,但是对于游戏行业和游戏玩家来说,《动森》的大红大紫却无疑是一场意外之喜。
毕竟,这个世界上多一个任天堂玩家,就少一份对游戏的误解。

-Hi!我想和热爱游戏的你,聊点好玩的-

在公众号【威廉打游戏】内搜索你感兴趣的游戏名字即可查看对应文章。如果没有图文推送,威廉也会看到你的需要,并根据每个游戏的查询次数,酌情发稿。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游戏的问题,或者想找我约稿,也欢迎随时给我留言,或在公众号内发送“商务合作”。
对了,我还建了一个聊天开黑的活跃微信群【威廉小基地】,目前组织了使命召唤、彩虹六号、战地、DOTA、全境封锁、星际战甲、无主之地等游戏的日常活动,其他小分队也在逐步组建。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内发送“进入基地”并联络管理员入群,快来入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