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善为立身之本

2021-01-28 08:30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罪本无根

 

二十年年前经营之公司职员只得十人。其中七人都是有犯罪纪录的年轻人。当日有司法界友人关心需解除数人,防有过患。


但我提出问题请教:“世间是否无犯罪纪录的人就是代表清白”。他也无言以对。我再告知他雇用原因,个人认为世上无一个人是一生中清白,只是有否被揭发而已。


如涉及政治相对立场者更是无辜,况且青少年犯罪大多是由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学府教育不足而引致。加上年幼无知触犯法纪后,亲友间极力排斥,多数机构多不雇用,有否想及会使他们无机会悔改及新生?是否间接形成他们变成重要的积犯?


古人曾言“人之初,性本善”,就算是穷凶极恶之劫犯。他做案后第一念多会交给他们父母妻儿一些财物,在此点上证明他们天良未泯。假如能将此为泯善念培育,给他们安身的机会,再经过言教及身教之德行感染。既往不咎,相信一般罪犯都会改变过来。后来证实所言不错,剧知曾经犯罪之跟随者现今已成家立业做一个正当的市民。他们更利用自己的经验去警勉圈内人及下一代。


但愿社会贤达仁者对曾犯法者多加援手,对曾触犯法纪的亲友请收起歧视的心境及眼神。你虽无犯罪纪录,但并不代表你一生人是无垢及清白,只是幸运而不被揭发而已。

 

现在每一城市为了治安而支出了庞大的资源,假如能在此点上加以推广,无论对社会,对人类都有很大裨益,现每一囚禁罪犯开支不是小数,加上对他们亲人心灵上的影响更无法估计。


假如能影响一个罪犯更新的话,在因果法则下是功德无量。你就算对他不能有所直接援手或帮助,但善意的鼓励,及正见的启示,应该可以做到。假如犯罪者是你的亲友更需加倍在意。他是启发你善念扩展的逆行成就者。

 

改过之道

 

人既无知及受业报而生于世上,不可能无犯过失。但最重要能错而能改,但能改过的动力是来自“知耻,近乎勇”。人犯过就是不知耻。


孟子曾言知耻给人影响是最大。如能做到知耻便是圣人。不知耻者与禽兽无异。能改过的要诀就是凭这一念。人能别于禽兽也在这一念。

 

改过的第二因素,就是要有相信因果报应的敬畏心。需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宇宙法则,本来如此。善恶因果如斯响应,无人可逃,只差时空因缘条件成熟。更无法消灭内心的良知。

 

改过的第三因素是要有勇气及决心,一般人不能改过就是因循苟且而失败。如能将犯罪时的勇气去面对未来。发起一错不能再错的决心,则改过必可成功。

 

日常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座右铭。凡事先想想对于自己易地而处时情形会怎样?你便会减少很多伤害到他人的过错。

 

为善之道

 

善恶能影响人之命运升降。在宇宙生物中只有人才有智力分析是非善恶。但多是使用有限度的知见经验去判断,故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善之种类大概说来有真善,假善,正善,偏善,阴善,阳善,是善,非善,端正善,歪曲善,半善,满善,大小之善,难易之善等分别。故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为善而不明理,便发誓自认是行善而招恶果。

 

真假之善

 

以真假善来说就是凡行事处世,利人之善是真善,利己之善是假善,出自内心的善行是真善,包括让人见的是假善。无所求而行之是真善,有所谋者是假善,正确来说:“有利于人者,则伤人骂人都是善。若为私利而礼敬他人都是恶”。

 

端正,歪曲之善

 

一般人都认为谨慎,随和之好好先生是善人,但圣人却认为敢作敢当豪爽之狂狷之士,才是善人。因为世间好好先生多是隋波逐流,无志气,无道德精神,无道义勇气,多是谨慎软弱没有个性的人。


故端正之善不是为了顺乎世俗人情,讨好世人掩人耳目。必须由内心处慈悲平等观念引发。一心只为济世不媚祸世,纯是舍己为人。若有一些媚俗之心,一点愤事玩世之心,则成为虚伪歪曲之善。

 

阴阳之善

 

行善而被人知是阳善。不被人知者是阴善。阳善只能享得名誉的福报。阴善必感应厚福过果报。世间人如名过其实,也必有奇祸。因为名大会招忌。


盛名者大都是浪得虚名,缺少实际功德。故此一般名望之家,横逆之事会特别多。古德曾言:‘不可名过实。守愚圣所藏“。假若有人无过而被横加恶言,又能逆来顺受者必是有道德修养人士。家运会突然兴盛,更使俗眼所见是”为恶昌盛“之现象。他们不知所见或所闻非实质如此。有关阴阳之善之差别在明与暗之分而已。

 

是非之善

 

行善为何有是善,非善之分。例如有官员做善事得到政府颁与金牌作为奖励,他为了表示自己不是为金牌而行善,拒不接受。这便是非善。


因为君子作事可移风易俗,身教会成为大众的规范,为了突出自己与众不同,为得俗人给予不是为了金牌而行善的虚荣称赞,而影响行善之人认为接受金牌是丢脸的事,这便是非善。

 

另一例有人协助被劫者擒贼并取回财物,物主送他一笔赏金,以表谢意。助人者很乐意收起,便会影响到很多人乐于协助补匪之风气。理由是一个肯援助,一个肯致谢。

 

以上两例,表面看官员不领金牌是廉洁好事,接受赏金者是不完美,但效果刚会相反。因此凡人行善,不可只看行为,必须看它的流弊。不可只看眼前,必须看其结果。不可论个人之得失,需以对大众影响而定。如目前以善而其果足以害人,则属好像善而实非善。


若目前不像善而其果能利而众人。则是不像善而实是善。举一可以反之而旁通。例如过分称赞他人而迷人神智,为守小信而失误大事,宠爱儿童而成大患等等,这些行为是形成好心无好报的原因。

 

正偏之善

 

何为正善或偏善?如你有一下属贪污小钱,而不揭发,以示仁厚宽宏,到后来该下属变本加厉被东主揭发而入狱,引致其妻离子散。究其因是你当初过于忠厚而害了他,这便是善心而造了恶事。说明了如行善而成恶事便是偏善。


如行恶使事成善是正善,吾人应对此点加深理性之认识。很多人回中国投资带备厚礼,引起对手的贪念,祸患无穷。善意便变成恶事。

 

半善之满

 

易经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将钱存放扑满一样,勤存则满。前有贫女知某地有天灾筹款,将进存乞来二元给一宗教团体代交往赈灾用。主持人亲自为他祈福。


后来贫女嫁了富商再度捐赠万元。但主持人叫助手帮他祈福,她便问主持人“以前我捐二元你亲自替我祈福。今天捐万元,为何找人代办”。主持者答言:“当日二元虽小,但心意真切。我若不亲自代你祈福便难以报答。今日万元在你心内不及当日二元重要。故心意不如前次之真诚。故叫人做便可”。可知“二元是满善。万元是半善”。

 

大小难易善

 

古时有位官员。在一次梦境中见到阎王,他问阎王是否有他的善恶记录,阎王命人取来有关他的善恶记录簿。发现恶录簿摊满全室,而善的记录簿只有几张纸。阎王再叫人取天平来称量,但善的记录簿却重过数量多的恶记录簿。他便好奇而问:“我只有二十多岁,为何有如此多的恶记录”?阎王答:“思念不正就算犯罪。不一定作了才算数”。他再问:“善记录为何被恶记录重”。阎王答:“此数张善录是你上书朝廷奏章文稿。是劝阻朝廷不要经常兴建不实际之建设,引致需增及税收,会影响民生疾苦”。他言:“我虽上书,但朝廷并未决定接纳,何以有此重量”?阎王答:“朝廷虽未采纳,但你一念之善,善达万民之身。若再被采纳,则善力更大”。

 

由此可知,如志在天下善达万民,则善小而功德大。若志在一身,善及一人,善多也成小。难易之善在于你之能力轻重取舍。如能在困境中去助人,是属难能可贵,福报也特别大。

 

明善恶懂谦德

 

如人真能做到以理性处理善恶之取舍,再加上谦厚之品德。其福方能得聚而不散,况且谦虚的修养,并不需花钱就可做到。

 

假如自骄自满。恃才傲物,特强逞能,使被周围人所憎恨。便办不到大事,也成不了大器。就算小福也享受不到,变了自毁前途,自拒其福。


故有智慧及明理的人定会配上谦虚修养,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及教导。亦会使人愿意给与指导而受益无穷。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在世间的应有观念,更应随时随地将这些观念在亲友间传播。使社会多一些祥和气象。可表示你对国泰民安提供了很好的善缘。将会福泽后人。


在芸芸生命中,唯有作为人类方有条件及能力去培育下一代及影响下一代。愿好珍惜及利用此天赋人类生命才有的殊胜处。在此更解答了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工作着重于下一代,就是因为我认识到人类生命优胜处的缘故。


摘自「慧眼观世界」一书


善为立身之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