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普勒又经过9年努力,找到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调、和

2021-05-14 15:08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35、开普勒又经过9年努力,找到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开普勒定律)发现过程

…定、律、定律:见《欧几里得79》…

(…《欧几里得》:小说名…)

 

开普勒又经过9年努力,找到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太阳系内所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行星轨道半长径的立方之比为一常数,这一定律也叫“调和定律”。

 

…调:形声。从言,周声。(tiáo)本义:声音调和;协调。

字义:[diào]

1.乐曲;乐谱:曲~。采菱(líng)~。

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3.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的发言是一个~。

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格~。

7.选调;提拨:从基层~选干部。

8.征集;征调:~有余补不足。

9.调查:~研。内查外~。

10.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档。

[tiáo]

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风~雨顺。饮食失~。

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4.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5.调理使康复:~养。

6.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和:“和”与“龢”字音相同,意义相通。汉字简化之前,“和”与“龢”常常通用。二字互为异体字关系,也有人认为二者互为古今字关系。

“龢”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左边是形旁“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右边为“禾”字,此处表示读音。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所以“龢”字的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龢”字在春秋以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频率骤降,文献中渐以“和”代之。

“和”字的出现比“龢”更晚,甲组图1为战国金文,其左部为“口”,右部为“禾”。其结构或左口右禾,或左禾右口,秦汉以后结构逐渐统一,作左禾右口之“和”。

《说文解字》将“和”与“龢”分成不同意义的两个字,“和”指声音相应和、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这个意思后来读hè;“龢”指调和、和谐。

有学者认为“和”是由“龢”字去掉乐器部分而成的简化字,“和”从口,表示用“口”来演奏乐器或唱歌,右部的“禾”为声旁,表示音读。“和”指声音相应和,这其实已经包含了一个“和谐”的含义,不管是读平声还是读去声的“和”,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和谐”的含义。因此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龢”归为“和”的异体字,但是规定用于人名的“龢”仍为规范字。

 

文化寓意

“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家庭追求和睦(mù),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国家追求和谐,以仁爱之心待人,团结一心;世界追求和平,友好相处,共富共荣。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认为“和”揭示了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

“和”作为中国古代杂文学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气质,其义蕴中还包括了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调节平衡身心健康。如《荀子·乐论》所称君臣上下一同听乐而“莫不和敬”,强调“乐者审一以定和”。《礼记·乐记》又据此加以发挥。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心身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灵枢·本藏》:“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yǐ);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còu)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bì)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原文中“人之常平”,即健康无病之人。健康的标准就是一个“和”字…

[…哲、学、哲学:见《欧几里得110》…

…规、律、规律:见《欧几里得43》…

…腠:形声。从肉,奏声。本义:腠理。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字义:肌肉上的纹理…

…痹:形声。从疒(chuáng),畀(bì)声。本义: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开普勒第三定律称为「调和定律」,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作调和数列,同时还有调和平均值等概念。上述都用到了「调和」一词。在科学中,「调和」这个词语表示什么含义?

请看下集《牛顿36、调和色相(色彩相貌),色彩三要素调子宇宙的音乐》”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开普勒又经过9年努力,找到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调、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