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考情 | 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信息最全汇总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桃子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黑龙江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备考信息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桃子学姐
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高分上岸!
助你2022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2一战到底!
01
院校概况
院校介绍
黑龙江大学(简称黑大,Heilongjiang University)于1941年始建,坐落于黑龙江哈尔滨,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黑龙江省重点共建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中国共产党一手创办的中国最早培养俄语高级专门人才的红色大学。其前身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
该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创始成员,中俄大学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主要成员、“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拥有首批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
国家重点学科:2个
官网链接:http://www.hlju.edu.cn
研究生院网址:
http://yjsy.hlju.edu.cn/index.htm
专业概况
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若干学科已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6位,哲学学科排名第10位,法学学科排名第21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26位,化学学科排名第29位。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硕)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045300
学制:三年
学费:9000/年.
奖助学金政策 :黑龙江大学实施研究生奖助制度,包括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包 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三助”岗位津贴以及特殊困难补助金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在基本学习年限(学 制)内且人事档案调入我校的全日制非定向中国籍研究生,可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申请国家 奖学金及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 20000 元/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 于资助我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在基本学习年限(学制)内且人事档案调入我校的全 日制非定向中国籍全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除外),补助其基本生活 支出。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 6000 元。目前学校正在制定新的研究生学 业 奖 学 金 评 选 政 策 , 具 体 细 则 以 我 校 研 究 生 院 网 站
( 网 址 :http://yjsy.hlju.edu.cn/index.htm)最终发布内容为准。
02
报录比
2019招生计划:58
2020招生计划:58
2021招生计划:52
实际录取人数高于计划招生人数
分数线:
2019:44/66/325
2020:46/69/348
2021:47/71/342
03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 (代码、名称)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科目三:354汉语基础
科目四: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b.专业课试卷结构
①命题内容:现代汉语上、下册 古代汉语一、二册 引论 文化学
②命题题型:
354:
现代汉语 120分
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题10题,每小题1题,共10分
选择题10题,每小题1题,共10分
名词解释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分析操作题10题,共55分
简答题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古代汉语 30分
一、判断对错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常用词辨析题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三、给文言文加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题1题,共14分
加标点:5分
翻译:9分
445: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40分
填空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选择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 70分
填空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名词解释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简答题5题,共40分
案例分析写作 40分
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③命题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354]
一、考试性质
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汉语基础考试内容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组成。
(一)现代汉语部分
第1章 绪论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方言、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同印欧系语言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1.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2.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
3.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第2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及物理属性
1.音高
2.音强
3.音长
4.音色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约定俗成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1)元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10个元音音素:
a、o、e、i、u、ü、ê、er、-i[ ɿ ]、-i[ʅ ]
(2)辅音、清辅音、浊辅音
(3)辅音与元音的区别
(二)音节
三、记音符号
记音符号、国际音标
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第三节 韵母
一、元音的发音
二、韵母的发音
三、韵母的结构
第四节 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二、普通话的声调
第五节 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二、拼音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第六节 音变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3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文字、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意音文字
(2)汉字产生、作用、功绩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笔画、部件
二、笔顺
三、造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四节 汉字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第4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二、词汇单位
词、短语、固定短语、专名、熟语
三、构词类型
语素、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语素、词、字三者的关系、单纯词、合成词、连绵词、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及其性质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附属色彩义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单义词、多义词、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
二、义素、义素分析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一、语义场、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
二、同音词、同义词及其辨析
三、反义词及其分类、作用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古语词及其分类特点、方言词、外来词及其分类特点
第七节 熟语
一、 成语
二、 惯用语
三、 歇后语
第八节 词汇发展和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词义扩大、缩小、转移
二、词汇的规范化
第5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第二节 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二、实词、虚词
三、实词的作用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非谓形容词
第三节 词类(下)
一、虚词的作用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词类小结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分,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分,介词和动词、连词的区分
第四节 短语
一、短语及其类型
二、短语的结构类分析
三、短语的功能类
四、多义短语及其分析
五、短语小结
容易混淆的短语的区分、句子结构的分析、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图解分析、符号分析
第五节 句法成分
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独立语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一、句子分类概说
二、句类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三、句型及其结构分析
四、几种动词谓语句
兼语句、连动句、主谓短语作宾语句、双宾句、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
五、变式句和省略句
六、句子的变换
七、句子分析小结
第七节 常见句法失误
一、搭配不当
二、残缺和多余
三、语序不当
四、句式杂糅
第6章 修辞
第四节 辞格(一)
修辞格是很重要的修辞手段。它是指修辞上有特定表达效果的语言结构形式。常见的、广泛使用的修辞格有二十多种。
一、比喻
二、比拟
三、借代
四、拈连
五、夸张
第五节 辞格(二)
一、双关
二、仿词
三、反语
四、婉曲
第六节 辞格(三)
一、对偶
二、排比
三、层递
四、顶真
五、回环
第七节 辞格(四)
一、对比
二、映衬
三、反复
四、设问
五、反问
六、通感
七、警策
修辞格形式多样,各有特点,须从典型的用例加以比较,区别容易混淆的修辞格,如借喻和借代,对偶和对比;区别修辞格里的小类别,如比喻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比拟中的拟人和拟物等。
(二)古代汉语部分
绪论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齐桓公伐楚
晋灵公不君
常用词(一)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鲁仲连义不帝秦
常用词(二)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五)汉字的构造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第三单元
文选
1.论语
先进
季氏
2.礼记
大同
常用词(三)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七)判断句,也字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九)否定句,否定词
(十)疑问句,疑问词
第四单元
文选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许行
常用词(四)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十一)词类的活用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第五单元
文选
1.庄子
北冥有鱼
胠箧
2.吕氏春秋
察传(405)
3.韩非子
五蠹(409)
常用词(五)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十三)连词,介词
(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第六单元
文选
《诗经》
关雎 静女 氓 蒹葭 七月
常用词(六)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第七单元
文选
《楚辞》
离骚
常用词(七)
[辨]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
(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十八)古书的注解(下)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445]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和“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部分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常识
一、先秦儒家
二、先秦道家
三、韩非子的法学思想
四、魏晋玄学
五、宋明理学
六、清代实学
七、维新变法运动
八、新文化运动
第二章 中国宗教常识
一、佛教
二、道教
三、伊斯兰教
四、基督教
五、藏传佛教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常识
一、四大发明
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
三、医学方面的成就
四、农学的成就
五、数学的成就
六、建筑方面的成就
七、水利的成就
八、机械制造的成就
九、纺织的成就
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章 中国文学常识
一、先秦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四、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的重要作家及作品
六、近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第五章 中国传统艺术常识
一、书法
二、绘画
三、音乐
四、建筑
第六章 古代世界文化常识
一、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希腊文化
三、古代罗马文化
四、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五、古代印度文化
第七章 世界宗教文化常识
一、基督教与基督教文化
二、阿拉伯文化
三、犹太教与希伯来文化
第八章 外国文学常识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
二、中世纪文学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四、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
五、19世纪欧美文学
六、20世纪欧美文学
七、东方文学
第九章 西方艺术常识
一、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
三、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
四、19世纪的欧洲艺术
五、20世纪的欧洲现代艺术
跨文化交际部分
第一部分 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学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
第三章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第四章 交际
第五章 语言交际
第六章 非语言交际
第七章 社会交往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九章 经营管理
第三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第十章 价值观
第四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第五部分 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十二章 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
(二)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第二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第二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第二节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第三节 语言学习环境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分析与实践能力
2. 论文写作能力
复试科目
复试概况:面试 现汉 引论 两部分
面试流程:抽面试顺序、等待面试、自我介绍、展示身份证准考证等有效证件、现汉抽题答题、引论抽题答题
总成绩计算方法
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
官方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5版
《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赵晶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1-6章),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