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中招!“专精特新”企业税务风险揭秘!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专精特新”的概念,相关政策、产业备受瞩目。“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力军,也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税务局的走访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忽略了潜在的税务风险,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风险点一:
接受异常(虚开)发票风险
在“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市场和开发新产品时,引进新的上游供应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也带来了收受异常发票和虚开发票的风险。为了防止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应严格审核新供应商的纳税信用资质,并在涉及重大业务决策时实地考察,尽可能避免虚开发票的风险。
风险点二:
以暂估成本税前扣除风险
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因为运营资金不足,会拉长部分供应商的付款账期。如果出现供应商要求先付款后开发票的情况,就需要暂估入账。但在涉及跨年度支付货款时,企业需要注意暂估成本是否按要求纳税调整,避免涉税风险。
财务人员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记得关注营业成本中是否包含暂估材料,并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此外,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审计也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方法。
风险点三:
超比例佣金支出风险
根据行业惯例,“专精特新”企业一般需要支付较高的销售佣金。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可能变更合同内容和发票品名,以此在税前多扣除一些销售佣金。但是,税务机关容易发现企业无法按要求提供实际业务资料,会要求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并对企业信用有很大负面影响。
风险点四:
关联交易涉税风险
为了拓展业务范围,“专精特新”企业通常要组建集团企业并进行大量的关联交易,但存在一定风险。因为集团企业内部的交易往往由集团管理层统一调配,可能出现以管理指令代替交易合同的情况。如果在后续的涉税处理中发现时间点不一致,又缺乏合同佐证,很可能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应注重对合同等形式要件的管理,做好关联交易的跟踪管理,准确把握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避免出现时间错位的情况。
应对措施:
由此可见,作为“专精特新”企业,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和法规是非常重要的。税务机关针对此类企业颁布了许多税优政策与条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税务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动态,确保自己的业务符合税务法规的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避税,减少公司成本。
这类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往往比较特殊,因此需要合理组织收入和成本,将收入和成本合理地分类和归集,避免税务风险。此外,企业需要遵守成本加成的规定,合理控制成本,避免成本过高,造成不必要的税务负担。
做好税务申报和纳税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要确保税务记录准确无误。企业需要按照税务法规的要求,定期申报各项税务业务,避免少缴漏缴的情况。同时,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制定相应的税务筹划方案,减少公司税务负担。
另外,还需要与税务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应定期与税务机构沟通业务情况,了解税务政策的变化和税务机构的监管要求,及时应对税务问题。企业也可以积极参与税务机构组织的培训和研讨会,学习税务知识和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
所以,“专精特新”企业除了要做到技术“专精” ,税务管理的精细度也需要不断提高,努力做到涉税管理“专精”,在合规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方案,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有效控制整体税务成本。那么,企业该如何在财税管理工作中及时了解税优政策,监测自身财税风险,合理降本增效呢?
针对这一问题,垂直于财税专业服务的蓝吧科技研发了财税风险自测系统——“税检康”。该系统依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构建从财务、税务、法务、金融等多个维度辅助企业的“财税外脑”、“云端智库”,智能模拟金税四期检测环境,线上精准匹配税优政策,多维度排查企业财税风险,有效降低涉税风险,避免税务机关稽查。
同时“税检康”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税务筹划方案,帮助企业提前防范和应对税务风险,助力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