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遭顶格处罚,十荟团的卖点只剩“低价”?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去年底,部分社区团购平台被人民日报等官媒点名痛批,并引发全民吐槽。而各大平台争相用低廉的商品价格“吸粉”,也成为了全民吐槽的重灾区。不过,大半年过去,社区团购平台似乎依然没有改掉低价竞争的毛病,甚至有些变本加厉。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十荟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顶格罚款150万元的处罚,并责令江苏区域停业整顿,让整个社区团购行业再次引发关注,而以十荟团为代表的社区团购平台,也再次处于风口浪尖。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十荟团因同样原因,继今年3月之后再次被罚。而对于十荟团3个月内连续2次触犯政策红线,市监总局评论其屡查屡犯,排挤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的恶意意图十分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平台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或许是因为其低廉的“犯错成本”,又或者是其侥幸心理使然。「于见专栏」推测,区区150万,相对其用该种方式获得的用户量,或许并不足以伤其毫发。只是,由此导致的人人喊打与品牌商誉损失,恐怕并非是十荟团所能承受之殇。
十荟团的硬伤:难逃低于成本价格倾销
媒体报道显示,十荟团再次被罚,是因为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行为依旧存在。
据调查,3月11日其销售的“库尔勒小香梨250g”,进货成本3.89元,销售价格0.99元,实际销售2万多份;4月7日销售“蓝天三晶加碘精制食用盐500g”,进货成本0.57元,销售价格0.1元,当日销售11万份。

实际上,靠补贴获取用户在互联网行业十分常见。而该类以低于成本价进行产品销售的行为,更是在业界十分普遍。早在3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就对橙心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5家平台进行处罚。其中,有四家企业分别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于处罚原因,从市场监管总局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给出的解释,就可以窥见一斑:“十荟团”未完全落实整改承诺,其江苏区域仍存在大量低价倾销、价格欺诈行为。
由此可见,原本被各种诟病的社区团购市场,似乎并没有引以为戒,价格倾销行为依旧存在。
如此破坏市场秩序之举,自然不会逃过监管部门的眼睛。与此同时,因为各大电商平台、大型购物中心、商超转型新零售的竞争十分激烈,加上国内疫情得以控制,线下菜市场等恢复经营,十荟团这种以生鲜为核心定位的社区团购平台的地位,也就略显尴尬。
因此,其采用该种方式获取客户、留住客户也成了无奈的选择。只不过,这种方式除了让终端的消费者获得优惠,享受到了一点点好处外,对整个零售渠道的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低价倾销所导致的,是在产供链条两端,都会带来恶劣影响。而生产方看似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但是却因为原有的价格体系遭受破坏,而陷入对于低价策略的依赖,盈利空间也必然会越来越狭窄。
由此,也对既有市场格局和用户习惯,带来持续性的损害。而由于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也导致了产销两端陷入了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显然是不符合商业发展规律的。
最晚入场,却上演最后的倔强
十荟团成立于2018年,可以说最晚入局的社区团购公司。据了解,十荟团从水果起家,以社区为切入点,专注生鲜品类,是一个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在一年内相继合并邻里说、你我您等平台,随后不断扩大生鲜基本盘,逐步拓展至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
在资本市场上,十荟团也十分得意。根据企查查数据,自2018年6月成立至今,十荟团共获得7笔、累计12.15亿美元融资,仅阿里巴巴自A轮开始,就相继4轮注资跟进。

而“老三团”同程生活共获得8笔、累计5亿美元融资,兴盛优选共获得7笔,光是D轮融资就高达30亿美元。
虽然入局晚,但是十荟团的成长速度弥补了在先发方面的劣势。今年十荟团周年庆整体GMV突破8亿,生鲜商品订单数高达3300万,生鲜销量占比达50%。较去年同期,仅GMV一项数据,其涨幅就已超400%。
不过,光鲜亮丽的增长数据,也迎来四面八方的质疑之声。
今年3月,据媒体爆料,十荟团多处数据不合常理,有“刷单”嫌疑,0.42%的客户贡献了65%的GMV,并称存在很多大量按照地理位置在小程序前端搜索不到的团长,而这些“搜不到”的团长业绩每月开团几天到十几天不等,只定向销售1-4种产品,但产品的单量极大、货值极高,虽只卖几种单品,销售额却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彼时,也有媒体向十荟团求证此事是否属实,不过并未收到十荟团官方的回应。
尽管这些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是短短几年的功夫,其惊人的成长速度与不尽合理的业绩数据,难免会让投资者与消费者不明真相,甚至认为其并非空穴来风。而由此也有制造虚假繁荣、引导消费者至平台消费的嫌疑。
实际上,社区团购的模式由来已久。而早在2019年,就进入短暂洗牌期,部分社区团购平台相继关停。
此前,脉脉有匿名用户称“刚刚和松鼠拼拼员工确认,业务部门裁员超过八成,产研正在一组一组的遣散”;后又被传倒闭。而同年,呆萝卜承认“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并于2020年1月正式申请破产重整。

据观察,各大巨头纷纷倒下的原因,是彼时的社区团购,虽然以生鲜电商之名进击社区层面的线下市场,但是由于价格难以真正降低,而没能打开市场,所以商业模式难以成立、经营难以为继。
实际上,曾经的松鼠拼拼,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也曾获得过多轮资本的支持。因此,有业内人士担忧,一路狂奔之下,十荟团的商业模式尚未真正跑通,却对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违规策略念念不忘,如此进行下去,十荟团是否会步松鼠拼拼的后尘?
甚至有人认为,即使其背靠的大资本财团阿里,却也难以掩盖其模式不通、盈利空间有限的困局。这也无异于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保留最后的一点点倔强。
价格战已走到尽头,十荟团恐难夹缝求生
大型社区团购平台的背后,一定是百亿资本的支撑与流量方面的持续输出。过去几年,由于该模式为兴起,国家大力扶持也带来了政策红利。但是几轮野蛮生长之后,监管趋严已成大势所趋。
随着赛道火热,打着“补贴”旗号的价格乱象杂草丛生。由此,也迎来了行业监管之下的至暗时刻。很显然,作为自视为社区团购头部平台的十荟团,正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双重考验。
在内部,是监管重压之下,不断整改、优化、调整,以适应行业新政的焦虑。对于再被罚,十荟团方面指出,平台已第一时间对所涉商品进行下架处理,同时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严格自查及全面整改,坚决杜绝不正当价格行为。但是这次是否真能彻底消除笼罩在其头顶的监管焦虑,还是一个问号。
诚然,早期十荟团通过其基本策略“特色团长培训+二级仓配模式”,成功从一众选手中突围,并赢得了数轮资本的加持。但是,其一直依仗的团长,也曾因为各大新团平台的崛起,或者利益受损,而集体“背叛”,选择与其它平台合作。
甚至,因为团长利益受损而被投诉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前几天,江西南昌一位“十荟团”的团长就给《都市现场》打电话抱怨,他说他的站点到了一批鸡蛋,可是鸡蛋被消费者买回去后,发现变质了,而平台方却把他的佣金给扣了。
然而,官方的回应是:投诉举报十荟团的人是羊毛党。即便如此,大多数团长依然选择站在了投诉人这一方,认为十荟团牵强附会的解释,以及不当的做法,让团长心寒。
对外,十荟团的危机也十分明显。一面是老三团成员中的兴盛优选和同程生活,对其江湖地位的威胁挥之不去,而另一面则是,新入局的美团、滴滴和拼多多构成的新三团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和多多买菜,正在以力压千钧之势,对十荟团进行加速围剿。
要知道,阿里巴巴、腾讯、滴滴、京东、拼多多、美团,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是在曾经的初创企业拼杀中,从死人推里爬出来的佼佼者。
如今,这些平台不仅成长成了互联网大鳄,资金量庞大、现金流充裕,而且其在一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所拥有的流量入口、渠道资源。
而在社区团购这个战乱纷争之地,也早已不只是靠资本就足以打败对手的。此时的十荟团,虽然背靠阿里,顶着 " 阿里系 " 光环,只不过,一定层面上十荟团与阿里二者间的关系很是微妙,甚是有些 " 貌合神离 "。
因为众所周知,阿里早已在盒马鲜生等新零售方面开始布局,并且借助饿了么锁定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其投资十荟团,或许是基于打防守战的战略考量。
而各自心怀鬼胎的一场合作,未来必定充满变数。那时的十荟团,恐怕也只能自求多福,甚至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而其未来的命运,也由此变得扑朔迷离,结局尚未可知。
口碑存疑投诉不断,十荟团的信任危机
除了其面临的外部竞争十分激烈外,十荟团也是各大投诉平台黑榜的常客,让其深陷品牌信任危机。例如,今年315期间,其也被曝光涉嫌虚假宣传、商品过期退款无门。综合来看,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其投诉量高达2000余条,而有关虚假发货、无法退款、客服态度恶劣等问题为投诉高发区。

作为一个社区团购平台,其原本的卖点便是通过社区团购的团长触达终端用户,带来的是更加完美极致的服务与体验。但是实际上,其投诉量甚至远超一些传统的电商平台。

据观察,其原本的送货速度快、价格低的优势,也在逐渐丧失。投诉平台上关于其发货逾期、甚至其团长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取消订单的投诉,也是随处可见。
由此也不禁令人生疑,当其低于成本价倾销的方式屡次被监管部门注意。即使其真正整改成功,还有什么其它平台难以比拟的优势?

由此可见,让十荟团面临危机的,并非是低价倾销那么简单。
随着其平台用户量的增大,十荟团围绕团长求增长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也正在引起团长、终端消费者等多方质疑。而其背后的资本财团,也将因此难以独善其身。甚至不难预见,当其陷入难以回头的舆论或者监管漩涡时,背后的资本选择金蝉脱壳,瞬间逃离也不无可能。
结语
十荟团用不一样的思路做社区团购,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杀出一条血路,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其一路狂奔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太多野蛮生长的粗糙之处。
这从短期还看,是对其品牌声誉的折损,而从长期来看,更像是埋在地下的地雷,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十荟团或许有着为行业革命的初心,更有着打通全品类的决心与高度,只是,其在市场化落地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太多现实难题。
只是,其是否真能坚持到最后,成为该赛道最终的胜利者,还是会成为与其它巨头陪跑的“陪团”,甚至不幸做了其它巨头的嫁衣裳,实在难以预料。希望其未来命运,尚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