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光折射现象的微观解释

2023-07-08 18:08 作者:影月隐  | 我要投稿

光的折射本质

DL

 

1、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折射有很多种解释,这些解释符合折射定律。现代物理学中,也有从介质与光相互作用这一角度来进行阐释的。但具体如何实现,其内在原理仍旧缺少详细说明。下面将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就折射现象的基本原理作深入解析。

 

2、光介质的有效区和有效半径

所谓“有效区”,指当单个光子处在介质中时,介质中同时对光子产生作用的微观粒子的集合。有效半径指球状有效区的半径。理论上,光子处在这些微观粒子的中心位置,有效区成球状包围光子。当光子移动时,有效圈范围跟随而动,并始终保持光子处在中心位置。在同一介质中,有效区的大小基本固定不变。有效区范围外的介质粒子对光子的影响微小忽略不计。

 

3、折射过程与折射偏角的来源

一个光子,与法线夹角i从介质a进入介质b中,整个过程从光子在介质a中的有效圈接触介质b之前开始算起,到光子在介质b中的有效圈不再接触介质a为止。此时光子在介质b中的传播方向与法线的夹角为i' 。介质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nb。

整个过程种,有效圈的移动路径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处在介质a中,后半部分处在介质b中。

为了弄清楚折射角的来源,先假设上述过程不发生折射,即整个过程光子延直线传播。
得到如下轨迹。


图(1)

在上图右边部分,由于光线没有发生偏转,假设两种介质的有效半径相等,就会形成如图所示的有效区轨迹。

光子受到介质的作用力,下半部分的作用力由a1+b1提供,上半部分的作用力由a2+b2提供。因此,“光线不发生偏转”成立的条件是:整个过程中,由a1和b1产生的作用效果,与由a2和b2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设a介质的平均作用效果为m,b介质的平均作用效果为n。

在介质a中,其受到向上的总作用效果为

s1 = (a2-a1)m

介质b中,其受到向下的总作用效果为

s2=(b1-b2)n

理论上,不同介质对光子产生作用效果的力是同一种力。因此认为,对光子产生作用效果越强的介质,其有效半径也越大。而折射率是衡量介质对光子作用程度的最佳指标。可以认为,折射率正比于介质对光子的作用效果,正比于有效区范围的大小,正比于有效半径的大小。同时,这里还受光自身能量大小的影响,光子能量越大,其受介质影响的程度越大。

因此,当m>n时,a2-a1>b1-b2,s1 > s2,整个过程使光向上偏转,光折射角i’>i 。

       同理,当m<n时,a2-a1<b1-b2,s1 < s2,整个过程使光向下偏转,光折射角i’<i 。

只有在m=n时,s1与s2相等,光线才不会发生偏转。

例如,当介质b对光子的作用效果更强时,或说当介质b的折射率大于介质a时,光子的偏转轨迹应类似下图(不区分有效半径):


图2

 

4 光介质的有效区间理论与折射现象的具体解释

       根据上述理论的简单推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光子处在介质中时,介质对光子产生作用效果,这些同时产生作用的粒子的集合称为光介质的有效区。

2)不同介质的光介质有效区大小不同。其数值难以量化,但正比于介质的光折射率。

       3)光的折射角度正比于入射介质的光介质有效区大小,反比于被射入介质的光介质有效区大小。

       4)折射过程按上述方法反向推理结果不变,即折射过程可逆。

       我们在讨论折射现象时,有时会无意识的忽略传入介质的作用效果,而只关注被传入介质的作用效果。这是因为我们会本能的认为,当光传入一种介质时,只有光所处在的这一种介质对光子产生了作用。而事实并非如此。三种不同的介质a、b、c,光线以入射角x从a传入c中,与光线以入射角x从b传入c中,两个过程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这一现象与实际情况相符,而光介质的有效区理论能够很好的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5 光子在介质中的震荡前行

       光子处在介质中时,其受到介质粒子来自四面八方的力的作用。但由于在微观上,这种力并不是一种恒稳的作用力,而是在光子处于不同位置时某写方向更强,比如当光子靠近某一个电子时,其受电子的作用力会变大。当作用力偏向一方时,光子会向那一方发生偏移,由于这种偏移不是指向特定的某一方向,而是指向四面八方,所以在光子的行进路线上,其偏移的轨迹也是不固定的,而是震荡的。光子在介质中行进,受这种不恒稳的力的影响,光子震荡前行。这种震荡的路径类似于波,但并不像波一样稳定。但总体来说光子受到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大部分光子在介质中的前进方向不会改变。

光子路径的震荡,使得光在介质中运动时路径变长,震荡越强烈,则路径变化越大。由于光速不变,故光子在介质中运动的世界变长,表现在宏观上,即光在介质中速度变慢。

 

6 拓展光的衍射现象

       当光从狭缝中穿过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这种现象也可以用光介质的有效区理论进行简单说明。我们知道,原子的外层是能级分立的电子层。当光子处在能级分立的电层的不同能级时,受光介质的有效区间的作用效果影响,光子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而由于原子的外层的轨道能级是分立的,因此偏转角度也会产生间隔,最后形成与原子轨道能级对应的光条。


光折射现象的微观解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