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际象棋等级赛注意事项

2021-04-15 13:20 作者:chessyin  | 我要投稿

chessyin 

等级赛是类似金字塔的升级系统,对于促进普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员在9级以前容易晋级甚至得奖,是最大的正向激励,而且等级赛是相对最公平、最具可行性的评价手段。

不过,等级赛的体系共用于成年人和儿童,所以并不完全契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一天5-7场竞赛)。从教学角度来说,残局-中局-开局是入门阶梯,棋子逐渐增多,循序渐进,学员从指挥三五棋子的小队长,晋级到调遣全军的将领。而等级赛的起点是开局,绝大部分对局都不会进入残局。看似很多教学内容变成了“无用”,却影响了知识的吸收。

等级赛本身只是检验考试,不会帮助提高水平。如果没有完整记录,赛后不复盘,能学到的知识非常少。如同让儿童去跨栏,他可能会自行发明各种姿势过栏,这些错误方法、思路和习惯,如果一再重复,到了后期会难以纠正。

 

(1) 未定级/15级 - 9级

一般要求:掌握1-2个初阶开局。不送杀,不送皇后。

一般学时:3-6个月,一周两次90分钟课程。

通过率:约90%,跳级率:约60%

理想成绩:前3名,下个阶段会比较轻松。

注意事项:避免走棋飞快,不假思索。学员如果频繁参加比赛,对于基础知识囫囵吞枣,匆匆忙忙上阵,会阻碍成长进步。

避免:“会走子就参加比赛”。建议学习半年后,每1-2个月参加一次升级赛。

 

(2) 8-6级

一般要求:掌握3个初阶开局,能背诵常用开局前8回合,掌握复杂2步杀。不粗心,不送车。建议每2个月参加一次升级赛。

一般学时:3-6个月,一周两次90分钟课程。

通过率:约80%

理想成绩:前6名,下个阶段会比较轻松。

注意事项:如果比赛有得分率低于50%,要及时弥补弱项。

避免:分心走神,难以集中注意力。

 

(3) 5-3级

一般要求:熟练掌握3-5个初阶开局,1-2个高阶开局,能背诵常用开局前12回合。能制订3步的进攻计划。掌握复杂3步杀。不送马或象。建议每2-3个月参加一次升级赛。

一般学时:4-8个月,一周两次90分钟课程。另外每周30分钟自习和对弈。

通过率:约58-65%

理想成绩:前10名,晋级1次通过。下个阶段会比较轻松。

注意事项:难以晋级,心理落差大。如果比赛有得分率低于50%(升级失败),要及时弥补弱项。

避免:自控能力薄弱,废话多,不做作业,不做对局记录。

 

等级赛的升级标准,低级别为“达标”,难度低,鼓励普及,增加学棋人口。4级以后,逐渐变为“选拔”,升级率显著下降,切换为“艰难模式”。学员最初轻松跳级,达到4级的瓶颈之后,一方面学业压力加大,无暇学棋;一方面晋级难度增加,心理落差大。所以9岁+4级是深圳的门槛,每年会筛选掉大量的学员。

学员需要参加等级赛,需要练习开局。但开局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求很高的记忆力和计算力,能够避免陷阱,完成预订目标。10岁以下的儿童的文字记忆和图形记忆能力,不能适应精深的开局理论,学习开局的周期长,起效慢,类似于服用传统中草药,而且过程苦涩。这个阶段要敦促学员,改变冷门的、不合时宜的开局(入门时学习的开局五花八门)。冷门开局相当于一室一厅的住房,长久以后肯定需要更换。如果多次搬家,会浪费时间,也浪费学员的才华。

为了升级,多参赛增加升级机会是常见的方法。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训练,瓶颈期太长,会影响学员的自我评估和家长的信心。

 

(4) 2-1级

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在枯燥的开局,大部分学员需要经历一个扩建工程,重新梳理开局知识,加强中局计算和残局理论,需要均衡的发展。类似学习数学,从加减法转入了代数的阶段,基础知识需要全面更新。根据学员不同起点,每个人重建扩建的部分也不同,有些学员甚至需要拆地基。而且很多习惯下法要打破,乐趣似乎变少了,赢棋也变得没有那么容易。

一般要求:出色的记忆力。30秒能记住20个以上棋子的局面,能识别各种基本兵形和开局。出色的计算力,能心算5个回合,比赛中不会送子。建议每2-3个月参加一次升级赛。

一般学时:一周两次90分钟课程,另外每周90分钟自习和对弈。

通过率:约45%

理想成绩:前10名,晋级1次通过。下个阶段会比较轻松。

注意事项:这个阶段可以参加的比赛显著减少,而且竞争总体比较激烈。2级卡住一年甚至两年过不去,很常见。区市级的分龄组赛以及偏远区的升级赛相对容易,可以作为捷径。

避免:信心、动力不足。这个阶段,学员可能会遇到赛荒,没有合适的比赛。家长也无法了解学员的确切水平,难以抉择是否坚持学习。也要避免频繁参赛,会打乱训练节奏,急于求成,导致未来学习的困境。

 

(5)候补-棋协大师级

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在开局和残局,需要非常良好的记忆力,有许多死记硬背的内容。一般学时:一周两至三次90分钟课程。另外每周120分钟自习和对弈。

通过率:约20-25%

理想成绩:晋级1次通过。

注意事项:深圳能晋升候补以上级别赛事较少,省内一般一年3次,没有捷径。建议相对多参加比赛。

 chessyin

学棋会对数学计算、逻辑推理、语言认知等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10级晋升到4级期间,通常可以明显提高小学课堂学习成绩。达到2级之后的棋艺训练,对成绩的提升相对不明显。超过2000分,走半专业的道路,训练比较枯燥,而且会挤占文化课时间。

对大部分业余棋手来说,学习3-4年左右达到1800分棋协大师,基本保证一周学习3小时,1小时左右课后练习,是合适的进度。

 

10岁以下的等级只能作为参考,1级和6级的实际对弈能力差别并不大。失误多,不稳定都是常见的情况。临场发挥、赛前准备和心理状态都是影响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对而言,天赋、年龄、棋龄都是更重要的参考指标。

小于6岁开始学习,语言文字逻辑能力尚不成熟,以后平缓期可能很长。从8岁开始,记忆理解能力明显提高,进步速度会更快。12岁左右通常会有爆发期。

 chessyin

不同风格的学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         金丝猴:反应快,喜欢抢答,走棋快。专注度一般,手部小动作多,需要加强自我控制。平时喜欢自行下棋(不建议经常比赛)

2.         狮子:进攻犀利,耐力不足。不喜欢防守。(不建议经常比赛)

3.         孔雀:冲动,容易被挑衅。追求华丽复杂的下法,背后功夫不足。(不建议经常比赛)

4.         长颈鹿:有长远规划,看到危险早早回避,不喜欢冒险。(建议适当多比赛)

5.         熊猫:聪明,综合能力强,如果逼急了力量惊人。但很容易走神,打瞌睡。(建议适当多比赛)

 

以下类型可以看情况,选择比赛频率。

6.         老鹰:计算准确,速度快。解题能力突出,超过对弈水平。可能不大喜欢参赛或者对弈。

7.         吉娃娃:幼年比较凶猛,在同级中有优势,成长后优势反而缩小。

8.         猎豹:速度力量耐力都属上乘,有较强的进攻性,是理想的棋手类型之一。

9.         大象:记忆力佳,各方面均衡,防守反击型,是理想的棋手类型之一。

 

建议参加升级赛之前与教练多沟通,找到合适的赛事和节奏,稳步提高学员的水平和成绩。

为了达到棋协大师,鼓励学员在各个级别都以获奖进入前8名为目标。五级以下擦线过关晋级,名列中游,越往上台阶越大,后期会十分辛苦。

如果把握好参赛时间和节奏,精心准备,扬长避短,等级赛的成绩可能从“通过”变为“获奖”,有利于保持信心和兴趣,缩短瓶颈期,走得更长远、更顺畅。

chessyin

国际象棋等级赛注意事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