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野玄斗的"反推式学习法"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在2021年7月1日读完河野玄斗的书以后记下的读书笔记. 在这两年内对我产生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时隔两年重新翻开这份笔记, 惊喜地发现我几乎完全做到了这些点, 而且在讲座中时不时向大家传达这些观点. 当年阅读的时候还有很多困惑和不理解, 再读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一高度. 非常欣喜, 所以分享给大家. 笔记一字未改, 是21年7月1日的我整理的原文.

河野玄斗的学习:有方法论,有普适性,极有效率,喜欢学习
任何时候,一个人做不好一件事不是脑子不好,而是方法不对
方法错误的话,人会陷入负面的连锁效应,即方法不对→学习不好→否定自己→不会修改方法→方法不对
念书的原动力是「乐在学习中」,也就是把学习当成游戏,以玩乐的心情面对
家庭环境:母亲的称赞和父亲的「好好享受吧」以及「这个学习就是用在这种时候」
写这本书的目的:分享学习的乐趣,分享自己热爱的事物;获得好的反馈;内心感到兴奋;传递兴奋;给读者传递学习是有趣的思想;帮助每一位读者振翅高飞
书的定位:详细记载学习所需的所有重点,解决众多人遇到的问题
对于读者的期待:轻松的态度
对于读者的保证:根据本书的内容花时间用功,则一定会懂得如何念书,也会了解学习的乐趣;介绍学习中能够获得的东西,以及如何学习来获得这些东西,而且会补充很多可以立即使用,而且重复使用的学习法
书的结构
总体设计
时间规划
具体方法
学习的意义
为了达成一个具体的目的
学习是性价比最高的游戏
金钱、思考方式、逻辑思考力
利益和软实力
学习是回馈很大的娱乐。处于可学习的环境中,也是人生中的一种奢侈
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可以运用在学习外的所有领域
数学中强调推广和应用
数学的学习是精准和简化的逻辑推导,从公理到定义到定理的证明
复杂的应用可以用简单的理论和思想覆盖
可以落实到每天面对的各种问题与课题的普遍思考方式
可以通过数学的学习来锻炼
为人生的幸福极大化助上一臂之力
问题:如何有效率分配有限的时间,并将人生的幸福极大化?
世界公理
学习或做任何事情都是从零起步的
严肃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好
没有实践,理论其实没用
开心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在每个领域做到顶尖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投入教育事业/宣传事业的愿望/趋势
在每个领域做到顶尖的人,一定是热爱这项事业的
因为内心的自卑,人体现出外在的傲慢
学习所得到的乐趣更有助于加速学习
讨厌念书≈念不好书
没有目标,就做不好事情
越有道理的话,听起来越像废话
在喜欢的事物上发挥专长,人生才会充实而快乐
势利和快乐是矛盾的
学问没有捷径
重点:读完这本书以后,立即以正确的方式开始学习
假如彻底学会感觉合理的正确方法,就要对这个方法有信心并且立即实践
Chapter 0 我的愿望与学习的意义
01 成功与失败
司法考试同等学力鉴定考试和司法考试
大二秋天开始准备
八个月准备,一次成功(鉴定考试),几个月以后,正式的司法考试也一次通过
「失败」和棘手的状况
失败经验多不胜数
不会一味地为失败感到后悔,而是把这些失败经验转化为成长的资源
把本书当成PDCA的出发点
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评价
Act改善
example
计划如何准备定期测验Plan
根据计划用功读书Do
确认,评价考试分数Check
检讨下次提高分数的改善方案Act
以最快的速度重复执行PDCA循环,就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没必要执行的循环』:前人已经执行过的PDCA循环
原则:最有效率的做法× 尽最大的努力
练习是骗不了人的,不过不用头脑联系,通常都是骗人的
02 学习的意义
增加未来的选项
尽管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但是先学着,未来的选项就会增加
扩大可能性
遇到优秀的人才
为了证明别人的不好,自己先得比别人优秀,超过别人
丰富未来的人生
不经意间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
为了与优秀人才对等交锋,自己也只好成为优秀人才
通过学习,能了解自己的快乐与不快乐,擅长与不擅长
不是只针对未来想做的事情而念书,而是通过念书决定未来想做的事
为了将来从事自己真正觉得开心的工作,也请持续不断地用功学习
通过学习,培养生存能力
思考力
对事物的看法
处理工作的能力
增加自信(可以带来快乐)
适用于「通过认真学习,已达成某件事的人」
准备司法考试时,从来没有产生放弃的念头。因为他有大学入学考试的成功体验,因此他充满自信,觉得「只要认真投入就一定会成功」
「我更了解自己可以用功到这样的程度,就算落榜,收获也很多」
Chapter 1 把学习效率极大化的动机课程
00 动机也会提高吸收率
动机的重要性:学习要持续进行才能获得成果,但是若想持续进行,就必须持续维持着一定的动机
动机不足,质和量逐渐同时下降
「因为喜欢,学习才会进步」
自己主动学习的吸收率远远高于被迫学习的吸收率
保持高度的动机的三个重点
自己真正觉得「有利」的时候
自己真正觉得「有意义」的时候
只是单纯觉得做这件事很快乐的时候
01 维持高度动机的重点①学习的好处
「用功读书将可运用到念书以外的各种场合」
强制性一句「快去念书」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还会造成反效果
要让小朋友念书的家长与老师,要让小朋友知道念书的好处,并让他们确实理解这点
02 维持高度动机的重点②学习的意义
培养任何时候都拥有目的·目标的习惯(为什么)
正因为有目的·目标,所以会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否则感到痛苦的时候,就会无法坚持下去
光是针对目的行动,人生就会改变
游戏是人生中必要的时间,可以有计划地尽情玩乐
不知不觉玩过头了,考虑到原因,下次要好好的运用,就不会影响后面学习的心情
如果平常带着目的行动,就算结果不理想,也能够自我肯定。还有,从过程中可以学习很多,以整体的人生来看,还是有正面的收获
每次带着目的行动(plan+do),就是进行一次PDCA循环
「带着目的采取行动不知会产生动机,完成行动时,也会获得自我肯定」
任何事都可以是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多多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魅力
「想让对方理你」或者「想让拒绝自己的对方回头」是明确且强烈的动机,如果不善加利用这样的动机,那就太可惜了
「为了充实自己,认真努力的姿态」本身就很酷,相比那样的样貌一定会吸引很多人
用功读书的人,就是「很酷」
「专心投入某件事时的样貌显得很酷」
问题:觉得什么样的人很酷?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自信地说出「认真投入的人好酷哦,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研究者
音乐家
竞技运动员
做任何事情非常热爱,非常喜欢,做的非常好的人,很酷很酷,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是有自信的人,不过我不骄傲,也不会鄙视他人,专心一意地付出努力。我的自信不是觉得『自己好厉害』的自信,而是『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吧。只要努力,做任何事都会成功』。而这样的自信是我做任何事的原动力。」
未必要追求高大上的理想,满足小小的愿望也可以顺利地从内心激发念书干劲
一开始抱着世俗的目标念书,不过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崇高的目的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
目的是逐渐明确的
最具代表性:工作与金钱,结婚与恋爱,受欢迎的程度
因为想跟朋友玩,所以来用功吧
为了受到邀请时可以不用拒绝对方,在没有行程的日子里专心完成课业就好了
通过玩乐的目的提高念书效率,玩乐时也可以尽情玩乐
学习的动机绝对不需要是世间大多数人称赞的耀眼事情。只要结果对自己产生正向作用,又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那就不是什么坏事
就算学习的目标是「对欲望忠实」也ok
从身边简单易懂的幸福思考欲望的具体案例
世俗的目的会在念书过程中升华为崇高的目的
一步步靠近自己觉得「好酷」的理想样貌
失恋咨询
放大自己的目标(怎么做)
只要自我暗示「目前做的事是为谁而做」
首先,切身感受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做
同时,也特意表明为他人而做的正当理由
通过这样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彻底成为第三位师傅
需要看清自己的个性,也要花时间来提高能力,所以现在就必须要用功才行
如果不只为了自己,还为了他人,那么动机的层级不就更高了吗
「第三位师傅」:「我在建造可成为许多信众心灵寄托的『大教堂』。」
为了自己 vs. 为了他人(对立统一)
先锁定目标之后,才会开始接近目标
成为「建造大教堂的第三位师傅」
自我暗示自己是第三位师傅
负面目的之应注意的重点
负面目的可以成为原动力
如果坚持负面的目的,那么就算达到目的,也极可能不会觉得幸福
遭受挫折时,负面目的具有「我怎么能认识」的强大推动力,但是负面的原动力是有限的
要利用负面的原动力,而不是被负面的想法耍的团团转
03 维持高度动机的重点③学习的乐趣
我们本来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心地完成与念书相同本质的事物
「乐在学习」的诀窍
学习本身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乐在其中的
在知识或逻辑等宽广的领域中探险的兴奋感,以及当你把原以为不相干的事物串联起来的瞬间,全身仿佛被电流穿过的感觉,这些都是难以取代的珍贵体验
领悟的境界:「因为学习是有趣的,所以觉得有趣」
通过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而变得乐在学习(对知识好奇的意义)
只凭一个想法就能产生好奇心(怎么对知识好奇)
对任何事穷追到底就成为学习
时时追问「这是什么呢?」像这样主动对某件事感兴趣
面对感兴趣的事或觉得有疑问的事,一旦搞清楚或理解了,我们的大脑就会感到「快乐」。利用这样的机制就能对学习本身感到快乐
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作者对话,不断给予自己反馈
这样可以防止思维僵化,激励自己不断思考
深入觉得喜欢的事物——如绘画、运动或美食,最终就是学习
当你深究某件事情,你就会自动产生目标与疑问,而必须跨领域了解更广泛的知识
「做得到的循环」与「做不到的循环」
执行「做得到的循环」的方法
因为做不到所以不开心→因为不开心所以不愿意做→因为不愿意做,所以更做不到→因为做不到所以更觉得不开心
逐渐陷入无法用功念书的循环。一旦开始启动「做不到的循环」,无论如何就很难跳脱出来
例子:正确解答问题,考试考高分,有疑问的事情得到领悟,付出的努力获得旁人认同
得到的乐趣→因为开心所以愿意学习→因为学习所以更做得到→因为做得到所以更愿意学习
「做得到的循环」
「做不到的循环」
若想持续学习并通过考试,如何执行「做得到的循环」就成为关键重点
时间竞速
分数
确认清单
在短时间完成任务的方法
设定简单易懂的目标
如何能够取得高分
注意别太在意记录变差,A都考90分→B都考30分,实际上是从A 90分,B 0分到A 90分 B 30分
如果浪费,才真的是浪费了前面花费的所有时间
这个方法始终只是「把自己努力的进度具象化」,而非「把自己做不到的进度具象化」
要勉励自己「今天已经从零的状态做了那么多功课了」,像这样累积「做得到」的经验。这样做的话,你就会爱上学习,每天能完成的工作量也会逐渐增加
如果一天要背一百个单词,可以细分为十个单词一组,把确认清单分为更小的细项,
由于做记号的频率提高,就会放大「进度不断推进的感觉」,而这样
设立一个上限,不能做太多的事情,做到就够了
一天开始建立To Do List,列出「今天要念这个、这个跟这个!」,每完成一项,就在To Do List上做记号。这个做记号的感觉就如同收集所有的称号、勋章一样会带来快感
更有效率运用确认清单的重点,就是「细分作业项目」
就算没有全部完成,也不用太在意
难易度适当,记不太简单也不太难
游戏的启发:让刚开始玩游戏的人也能够执行「做得到的循环」而乐在游戏中
如果难度太高,会累积无谓的经验,而成为讨厌学习的理由。
对于不擅长的科目,特意回到过去自己觉得做得到的范围,重新学习的话,则顺利执行「做得到的循环」并且开心学习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例如:准备各种教学,或是调整游戏的难易度,并在游戏的进行中逐渐提高难易度
千万不要有「正因为做不到,所以要设定更高的目标,克服学习的难关」这样的想法,超过自己实力或能力太多的学习应该避免才对
Chapter 4 说明
针对目标,并以适当的方式学习
配合自己的程度学习
把学习当成游戏:特意设计成如游戏一样,设计觉得学习「有趣」的重点
乐在学习的第一个要素:「做得到的循环」
乐在学习的第二个要素:「对知识好奇」
学习本身就是愉快的
04 何谓「幸福极大化」
因失败而感觉颓废时的指标
用未来的成功来提供当前经历失败的必要性
尝试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火苗
幸福是接近「自己最终想成为的人」
无法达成目标——特别是为了该目标付出许多时间、精力等努力时,那样的悲伤是难以衡量的
人意识到生命的长度,就会自动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搞砸了。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呢?」(活在当下)
意识着「幸福极大化」就不害怕失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意识到「幸福极大化」,决定做事情的优先顺序
例子:虽然必须准备大学入学考试,但还是很想玩乐,怎么办?
快乐会边际递减
把将来的幸福作为激励现在学习的动机/指导方针
如何兼顾多项事物?
「兼顾两者」与「两件事都全力投入」是不同的概念
不必要的科目,「及格就行」
优先顺位不停变动
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修改计划
反推式学习法的建议事项
从目的开始回推,设计最快速的学习步骤
定义:从终点往回推,详细列出考试之前应做到的事项,然后落实到时间表,并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作业。
方法的核心要义:具象化要做的事情,搞清楚状况再开始做事
01 重视最高效率的「反推学习法」
三点
订立目标
分析目标后,针对目标制作概略的时间表
把概略的时间表详细切割,拟定基本功课与一天的目标
三点 e.g.
6月15日的考试要拿满分
要考p30-p90,离考试还有7天,一天10页,6天看完,最后一天做题
必须花一星期的时间念完这些,每天就念这些
明明很用功读书,但成绩却不进步的原因:「不知不觉投入与目标无关的事物」
原则:「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成果」
对象:「困难目标」
达成目标的条件
有多努力(时间)
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努力的内容朝着目标前进)
首先要知道「目标是什么」,然后拟定时间表
02 反推学习法的具体方法
步骤
首先要「向他人请教」
请教比自己了解里程碑的人,可以大幅缩短时间,获得信赖程度高的资讯,「让熟门熟路的人指导你,瞬间就可知道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向有资质和水平的前辈请教
结合多项资讯来源进行综合判断
不要囫囵吞枣地全盘接受所有意见,参考自己理解的部分再彻底执行
原则:「比起必须取得的最低分数,要设定不会造成过度负担且游刃有余的目标值」
最重要的是准备时间,就是deadline
了解范围,知道掌握整体大致的准备量
浏览考古题,了解自己到里程碑的距离,综合考量在何时之前必须达到那样的程度,设定最符合自己的目标值
目标值可以随机应变做适当的调整,因此不同过度在意目标值
「脑中经常意识着自己的目的,根据目的采取行动」
知道目标并设定具体里程碑(最大的关键)
决定达成里程碑之前想做的事
把应做的事情落实到时间表上
实践
定期确认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