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笑范进,人人都是范进”——写在省考出成绩的前夕
人人皆笑范进
初学《范进中举》这一课文时,只觉得范进可笑又可怜,竟然为了一场考试赌上半生,又因为得知中举而痴癫。现如今,再读范进,终于明白所有的寓言都是现实,社会的本质也未曾改变。

纵观范进的一生,前大半生生活极度困苦,从二十多岁开始一直考到五十四岁才考中举人,科举之路异常坎坷。在此期间,他忍辱负重,却意志坚定。用「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来形容范进中举前的人生再合适不过。
在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试中,终于迎来三十五年的希望和期盼成真,他喜极而疯,这是原文对范进中举之时的描述:
「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看似荒唐的过程,不过是一个压抑到顶点的人终于得以撕下憋闷的伪装,放下背负的苦闷,尽情释放了自己的心情。范进只不过是个偏执的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范进以「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心态坚持了半生,你说这种执着是为了什么?我想更多的是不甘心吧,带着“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的信念,在一次次失败后又站起来安慰自己。试问当下,这种坚持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人人都是范进
其实在考公的圈子里,流行一句话“人人皆笑范进,人人都是范进”。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人在年轻时,往往心高气傲,总觉得未来并不是只有考公这条路。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后,才能明白范进的执着与疯癫。
社会残酷和人性的冷漠我们都必须经历,或许一时之间我们在逃避想要一分安宁,或许终其一生都在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受到鄙夷,但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卧薪尝胆,在功成名就之时对酒当歌。 当下,有千千万万个范进,或是处于中举之前的贫苦、困顿中;或是处于中举之时的喜极而疯中;或许处于中举之后,变得圆滑世故。
我也没想到,我也会为了一个考试耗尽心力,甚至觉得赌上了自己的未来,内心备受煎熬。此时的我,若你告诉我上岸了,我会像范进那样满脸疑惑,不敢相信,甚至喜极而疯;若你告诉我又一次落榜了,我只觉得这好像是必然的结果,会郁郁寡欢,带着不甘心,必定还会再来一次。
你若问我到底追求的什么生活,其实我又不似范进那般追求功名,我想要的生活不过是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是人间。
可当下的我,好像是自己把自己困住,眼下除了这一条路走到黑,我似乎找不到破局之法,若是这棋子未能落定,这棋局便不能全盘谋划,而我将一直处于这个困境之中,这寒来暑往的更替,我好似不曾存在过一般,让我不得不相信,这就是宿命吗?
眼下,我想成为范进。
最后,我想说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愿你千山暮雪海棠依旧,不为岁月惊扰平添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