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句话,勾勒正念冥想全景,句句戳中要点,句句值得玩味
我们从以往在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发布的几十篇文章中,提炼出30句话,来勾勒一下正念冥想的要点、难点、容易困惑的点,希望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正念冥想。
这篇文章也是曼谛悟思出品的《踏上觉醒之路——正念冥想9周入门课程》的配套阅读材料。
————
1. 正念冥想超越了语言的边界。虽然我们试着用语言描述正念冥想,但语言是有局限的,去理解冥想,需要结合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经历。
2. 冥想是清空想法,放掉过去,熄灭自我。想法和过去,归根结底都源于自我。
自我是一切精神冲突的唯一来源。冥想就是要深度觉察自我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显现,让内心回归平静、和谐、有序。
3. 冥想没有固定的形式,观呼吸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每种形式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本质上都一样。
如果执着于某一种形式,这种执着会带来精神冲突和排斥,反而影响正念。
4. 在呼吸冥想中,我们的心理动作是很简单的:关注呼吸,走神,意识到走神,回到呼吸上来,不要自责,接受这种状态。
冥想中,始终把呼吸当做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事业、家庭、学习等等,这些想法都不重要。
5. 在呼吸冥想中,要觉察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呼吸带来的感觉,同时意识到呼吸的循环,吸气,停顿,呼气,停顿,这样一个循环;二是觉察想法的出现,当想法来的时候,不理睬想法,继续关注呼吸,这便是在培养对想法的觉察。
6. 在你不耐心的瞬间,觉察到这种不耐心,你就耐心了;
在你要愤怒的瞬间,觉察到这种愤怒,你就息怒了。
7. 在冥想当中,你是一个行动派,只有一个行动,那就是关注呼吸。要臣服于冥想的体验,臣服于「呼吸是最重要的」的体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臣服是用一种完全开放、接纳、不判断、不抵抗的心态来做呼吸冥想。你有抵抗,就会遇到痛苦和矛盾。
8. 为什么我们很难臣服于一些体验?因为自我的警觉性、防御性在阻挠。不臣服,我们体验的只是想法;臣服,我们体验的是冥想。
9. 观察,是在此时此刻,去看,放掉过去的知识、经验、阐述,不带有任何评判,用一颗新鲜的、空白的心,去看。没有解释,没有演绎。
10. 大脑非常狡猾,总是用语言来解释和演绎内心发生的事情,正是这种解释和演绎扭曲了内心世界,使其成为各种精神问题的温床。
▸
11. 正念是一整套思维轨道的集合,在这套大的轨道上,包含很多小的轨道,比如不判断,在当下,接受,感恩,初心,不执着,爱和友善,不期待,不介怀,无我,行动等等。
这里的轨道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习惯。正念是一整套思维习惯的集合,是心灵整体的一种状态。
12. 判断是一种思维习惯。当你在判断的轨道里,你判断一切,判断别人,也判断自己;不判断是另一条轨道,当你不判断的时候,你对什么都不判断。
13. 不执着一切 ,对冥想也不执着。冥想之后,你可能会有一种平静、愉悦或放松的感觉,但若为了追求这种感觉而去冥想,就偏离了冥想的要义。
好比你喜欢吃糖,然后不断吃糖,不断吃糖,如果你以同样的心态来做冥想,那它和吃糖没什么差别。所以,冥想的时候,也需要正念。
14. 不介怀一切,对想法也不介怀。我们在冥想中通过关注呼吸,逐渐戒断总和想法交互的习惯。
但这不是避免想法,也不是拒绝,亦不是接受,而是保持对想法的觉察,觉察到想法的出现。任它来,任它在,任它去。
15. 无论什么想法出现,不介怀,不在意,不往心里去。你不理它,它也不来烦你。
16. 不反应。冥想的时候,对声音或打扰也不反应。安静是很主观的体验,安静与否,不取决于外界环境,而跟你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有关系。
你对声音不反应,哪里都安静;你对打扰不反应,谁来打扰都没问题。
17. 不期待。很多人在正念之后,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对正念的期待,认为自己应该要正念,应该活在当下,应该心无杂念……一旦有了「应该是什么」,便有了努力、挣扎。
放下任何的「应该是什么」,接受「是什么」。这个接受,不仅是在意识上知道,而是在意识之外,神经元层面能够不起反应。
18. 我们要在大脑里唤起合适的神经回路,并让它们保持运转,比如友善,耐心,不判断,等等;同时,我们要让那些不合适的神经回路息止,比如自我、欲望、执着,等等。
一切无常,一切都在变化,合适神经回路的唤起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正念需要时常练习,觉察需要时常唤起。
19. 大脑内部运行的神经回路,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竞争性」意味着一些回路的运行,会阻碍其他回路的运行。
随着生活的进行,某些影响可能会冲击正念的回路。如果你愿意被正念影响,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去探索精神世界,加强这些回路,捍卫这些回路。
20. 冥想,是在观察中感悟内心的规律,让想法和行为基于内心规律运转,真实而自然,不被各种想法和影响左右。
▸
21. 人的内心困扰都来自想法。要想恢复内心的平静、自由、感受力,就要走出想法,看到内心的全貌,让想法回到它原本的位置。
什么是想法?通过冥想练习,你会自己证悟到这一点。
22. 想法只是神经元的活动,忽生忽灭,是空的,一点都不重要,却让整个人类深陷其中。
23. 大多人总是活在想法中,社会的各种心理构架,比如职业、身份、名誉,历史传统、社会风俗、科学文化、政治经济制度、游戏娱乐,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想法,运行在人的意识中。
24. 当人们陷在某种思维框架里,内心就失去了自由;各种规则、条框、限制,带来各种内心的冲突、情绪和反应,完全支配了一个人。
25. 不自觉地跟想法打交道,从想法中找乐子,从想法中吃尽苦头,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26. 能否彻底否认想法的重要性?不是说不想,而是深刻意识到想法一点都不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何时去想,何时不想,如何想。
27. 能否身在游戏里,心在游戏外?
28. 冥想,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从一开始,大家就要独立去找到适合你的姿势、场景、时间,等等,别人怎么说没用。
慎重对待所谓的老师、书本或其他权威的建议。正念路上,就你一个人。
29. 内心的宁静将会开启内心的自由。
30. 内心探索之旅,好比登山,山顶就是觉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径爬到山顶,这些路径包括了不同的冥想方式、话语体系和派别等。
只要我们摆脱对这些名字和形式的执着,去观察内心,去看清内心的真相,便可以在山顶会和。
分享者Cico,内心探索者,禅者,正念冥想传播者,曼谛悟思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