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1 贩卖虚假希望万恶得很
贩卖虚假的希望比贩卖焦虑要万恶数倍! 当下处于经济周期的缓慢转向期间 ,各个地方都多了很多“卖课”,他们的套路是先“贩卖焦虑”让你对未来充满迷茫和焦虑;然后趁机推出“课程”,好一点的卖课是推出各种考证的课程,恶心的就是“三句话男人为我花了十八万”式的。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有忧患意识,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提前储备是很好的选择。但是焦虑过渡了也是不可取的。 当下太多贩卖虚假的希望,以弥补普通人被焦虑掏空的内心,实在是太恶心了!!!啊,呸! 比如考了一级建造师挂证年入10万,考了注册消防工程师年入20万,注册会计师年入20万,注册造价师年入20万这些给太多人注入虚假信息了。 要明确以下三点 第一点.证书挂靠是违法违规的,很大一部分需要证书的企业并不是足够的正规,你的证书可能被用于签字盖章。现在签字盖章的资料都是终身追责,特别是工程方面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要分级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点,各类证书只是个人能力的证明的一部分,如果高级工程师创造的效益不如普通工人,那还能获得高额收益吗? 现在很多事务所证书多,不如业务多,能力强不如业务广。 第三点,就是当下某些行业缺少一些证书,当你用三五年考下来后,这些行业还缺证书吗?比如建筑业的二级建造师,现在市场行情仅仅是帮你交纳社保。行业的突然萎缩带来的是需求减少供应增加,比如前几年很火的注册消防工程师现在甚至没什么单位需要这样的证书了,最后这些证书就是过眼云烟了。 我在此说这些事,并不是为了阻止大家考证提升自己,而是要合理规划。现实中考取行业前三的证书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时间成本,它也不是九阳神功,一朝练成,天下我有的模式。大概率会给你带来失望。 就像现在经常能看到的话题“下辈子别入土木”“打死不学会计”“别来学医”等等等等,就是很多人开始后悔,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当行业发展到一个阶段,人才供应大于需求后自然就,投入产出比就会下降。 从1990年-2020年开始的大基建发展,需求了大量土木行业的人才,70后80后应该很清楚当时身边总有一个亲戚是跟工程相关的,在2013年前投身土木行业的人,其实混的并不会太差。只是行业周期发生了变化,就像现在的计算机行业一样,从2000年-2030年的爆发式增长过后必然会有休息。 行业发展的周期是经济规律,必须要遵守的。经济冷到温到热到烫,最后回归冷。我们个人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个人的周期点。 考证学习提升自己没有毛病,这也是那些“卖课”者得意的地方,就算没用也不会有坏的嘛?实际情况却是你损失了大量的时间,时间成本就变成了沉没成本了。比如某些财务BP课程几千甚至上万,等你学习后,实际去年薪30万的工作时,一点机会都没有! 更有甚者拿着注册会计师证书,找个小会计师事务所随便签字盖章,为了一份报告那三五百的提成,把自己的未来贱卖。现在某些地方出审计报告甚至几百元一份。 当你付出大量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后,面对的是什么?是 付出100分,面对50分的回报,心里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感。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确实要努力奋斗,更多的是要合理规划,不要一味觉得练就了葵花宝典即可无敌于天下了?(即便如此,也要付出极大代价)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对于考试的证书一定要以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切入,自己的工作也是证书的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