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保持平衡真的是未解之谜吗?【差评君】
2022-01-14 13:10 作者:元气少女SX-Lucky | 我要投稿

课代表来啦!
本篇道理:科学是为了“求真”,不光“有用”

一、陀螺效应
最早论文:1869年英国🇬🇧力学家 工程师兰金William John Macquorn Rankine 发表《自行车运动的动力学原理》

1899年英国数学家惠普尔Francis John Welsh Whipple建立模型(25种复杂参数+两个二阶微分方程)

1910年在惠普尔的数据基础上
德国🇩🇪物理学家 索末菲 和 数学家 克莱因提出“陀螺效应”(打水漂-旋转速度 自行车 飞盘)

02:52
1.定轴性
2.进动性
高速旋转物体➡️角动量

1.定轴性:高速旋转一定有方向➡️用右手判断➡️角动量方向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难以转弯➡️要施加足够大的力才能对抗车轮的角动量

二、前轮尾迹
04:42

1970年 英国化学家琼斯

前轮尾迹➡️自行车前叉的延长线跟前轮中心垂直线的距离

汽车“主销后倾”

三、得出结论
06:14

无陀螺效应 无前轮尾迹⬆️ 靠质量分布

07:46
必要条件:车身质量分布(五个研究者得出
道理:科学是为了“求真”,不光“有用”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