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旗“五德”象征之解读
1.仁(恻隐之心)——红色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悲人。”
子曰:“仁远乎裁?我欲仁,斯仁重矣。”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仁之内涵:
爱: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觉:为仁由己。
公:天下为公;讥世卿;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直:直道而行,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生:生生不已曰仁。
通:亲亲、仁民、爱物;上下与天地同流
2.义(羞恶之心)——黄色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
义者,天理之所宜。——朱子】
义之内涵:
客观:理、宜、利之和(外在之规则)
主观:心之所同然、心安之处(内在之标准)
*仁义之关系
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董仲舒: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3.礼(恭敬之心)——蓝色
礼之内涵:
礼之义:礼俗、礼仪、礼制
礼之本:天道、天理、人情
礼之用:和人之情、防民之欲、达国之治
4.智(是非之心)——白色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5.勇(一说“信”)——黑色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
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