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05

2022-05-06 08:46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五.解放战争:(1945.8—1949.9)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⑴国共的理论斗争:

中共七大:号召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国民党六大:坚持独裁,准备内战,拒绝建立联合政府。

⑵国共的实践斗争:

1945.8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1946.1政协会议:否定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①全面进攻:1946.6蒋介石进军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的标志)。

②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①开始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盛转衰,中共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

②结果:1948年秋,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军,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

作用: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胜利打下基础。

⑷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北平谈判;渡江战役;1949.4.23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国统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统治结束;追歼残敌。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2.意义:对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双半社会的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障碍,开辟新的道路。

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理论上: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依据、结果?

(1)关系: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两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始终存在。

⑵演变历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同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

   依据: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矛盾是主要矛盾。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政治基础。

   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北伐战争胜利,基本打垮北洋军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②依据?人民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影响?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②依据?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影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依据?中国人民与美将反动派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⑶原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0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