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扬雄,口吃少年逆袭汉赋大家,还被刘禹锡写进陋室铭

一口气看完扬雄
他是百科全书,是西汉末年的学术巨星,是追星成功的小迷弟,是才华横溢却穷得叮当响的口吃少年。本期文章让我们一口气看完扬雄的一生,扬雄是谁呢?或许你不知道他,但一定从别人嘴里听到过他,王安石说: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杨升庵也写过:何时一棹穿巴峡,得就扬雄问太玄,刘禹锡的陋室铭更是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么一看是不是有点熟悉了?公元前53年,扬雄出生于蜀郡郫县,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扬雄家里是务农的,靠种地养蚕为生,可想而知,他也是比较穷的,没啥钱,而且他家还是5代单传,5代都是一根独苗,蜀中就他这一家姓扬的,扬雄小时候也是个别人家的孩子,很爱读书,而且他还很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口吃,所以不太爱说话,经常一个人呆着看书,扬雄也非常的清心寡欲,穷就穷点吧,他也没有那些世俗的愿望,《汉书•杨雄传》中扬雄的自序就有说: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他对什么事都是一个随便、都行、无所谓的态度,除了读书,尤其是读辞赋,他是丝毫不将就,他还有一个心中神一般的偶像,就是咱们熟悉的司马相如,扬雄每次作赋都拿他当模仿对象,扬雄年轻的时候没啥好说的,他过着兜里没钱的读书生活,穷得叮当响,但是也自得其乐。
后来在15岁的时候,更是拜了严君平为师,一学就是好几年,公元前21年,33岁的扬雄坐上了由成都去往长安的硬座,来到京城,在老乡杨庄的助攻下,扬雄在侍中王音府的府上做门下使,这段时间扬雄比较闲,就开始方言的调查和整理,来自全国各地的使臣说着听不懂的“异语”,扬雄就一个一个的记录,这个事儿他坚持了27年,晚年的时候,才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方言研究著作《方言》,你要说扬雄是怎么见上皇上开始仕途的,这还跟他的偶像司马相如有点相似。
当年汉武帝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很喜欢,蜀人杨得意就借机助攻推荐了司马相如,之后,刚过不惑之年的司马相如就坐上了由成都去往长安的影座,在京城贴吧里趁热打铁发表了上林赋,顿时名满京城。扬雄也走了司马相如的老路。
公元前13年扬雄40出头的时候,有人给汉成帝推荐了扬雄说他的文章近于司马相如,成帝一看,呦,还真是,于是汉成帝让他做了自己的文学侍从侍诏,汉成帝是出了名的酒色皇帝,正事是啥也不干,整天沉迷于美酒女色之中,喜欢跑去外面玩,扬雄做的事就是跟在皇帝屁股后面写一堆赋劝皇帝,公元前11年正月,42岁的扬雄跟着汉成帝去了甘泉宫,成帝这不带扬雄去都没啥,带他去了他可就不客气了,扬雄借此机会献上了《甘泉赋》,《甘泉赋》把汉成帝郊祀甘泉泰畤的全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还写了像成帝去了一趟仙境一样,很奢侈浪费,还朝后奏上,以讽谏游幸奢侈。公元前11年3月,成帝带着一大堆人东渡大河,祭祀后土祠,游历河东,扬雄也没闲着写了《河东赋》,在赋的最后又对着大汉圣皇的丰功伟业大夸特夸,实际上是明里暗里都在告诫汉成帝,你得向唐尧禹舜学学好,争点气啊。
公元前11年12月,扬雄又跟着成帝去打猎了,他又担心打猎占了百姓种粮食的土地,搞得很奢侈,不能吸取历史的教训,就写了《校猎赋》讽谏,这个时候扬雄当上了黄门郎,和王莽、刘歆一起工作,公元前10年秋,汉成帝又开始作妖,搞了个捕兽活动,发动许多百姓入南山捕捉各种动物,耽误了百姓秋收,扬雄也看不惯,又写了《长杨赋》讽谏,可以说扬雄真的是很喜欢辞赋,我吃过的饭都没人家读过的辞赋多,扬雄的好朋友桓谭在《新论》转述扬雄的话也说:“能读千首赋,则善为之矣。”意思就是说哥们赋写得好,主打的就是一个努力,靠的就是读的多,后来大家觉得扬雄的辞赋成就可以媲美司马相如,所以给俩人取了个CP名:“扬马”,追星追到和偶像齐名,简直就是我梦一般的人生啊。扬雄写的这四赋都以劝谏为主题,劝诫汉成帝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踏踏实实上班当皇帝,结果是根本没用,汉成帝根本无动于衷,或许是因为劝诫失败,又或许是因为之前太沉迷于搞辞赋,扬雄后来就对它不感兴趣了,甚至觉得辞赋是:“雕虫篆刻为,壮夫不为”,转身就去搞哲学了,后来扬雄仿《易经》做《太玄》,仿《论语》做《法言》,提出以“玄”是宇宙万物根源这一学说,有人说他学术搞得好没啥用,没得升官还没钱,扬雄就写了《解嘲》,说自己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争名求利,《解嘲》中写道: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宛吞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可见扬雄对当时的环境还是非常失望不满的,不过人家说的也没错,扬雄一心搞研究搞学术,却一直是个公司四百石的小官,人家皇帝都换了三个,他是一点都没动,在核心圈千米之外徘徊,官职一直很低微,所以他还是很穷,屋子里只有一堆书和一张床,为此,他还以戏谑的手法写了篇《逐贫赋》: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这么一看还有黑色幽默那味儿,后来王莽称帝后,扬雄教书于天禄阁,公元9年,扬雄62岁,那一年他有点倒霉和刘歆的长子刘棻关系好,联系比较密切,受到朝廷风波的影响,汉平帝派人抓了扬雄,扬雄一心想跑,便从天禄阁上跳了下去,摔断了一条腿,王莽本来就没打算除掉扬雄,所以后来招扬雄为大夫,不过扬雄晚年非常贫困,他晚年喜欢喝酒,嗜酒但没钱买酒,门庭也是很冷落,没什么人关心他。公元18年,扬雄去世,终年71岁,文学巨星的生命就此落幕,扬雄和司马相如一样,口吃都是他们天生的生理缺陷,但他们也都默契地接受了缺陷,并没有因此对生活丧失希望,意志消沉,而是把不能说的言语付诸在手中的笔杆上,用手中的笔绘出精彩绝伦,流芳千古的文学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