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秦张仪曹刿蔺相如两小儿辩日的事,论一个优秀辩手的意志品质
首先,
他是不分年龄段的。
不相信的话,请参照两小儿辩日。
其次,他有学养,如邹忌。
不过,重要的一条,
他是有勇气站出来说话的。
老百姓的话:不怂。
有时候,面临质疑,他有一说一,
实事求是,
即便是对手,哪怕是敌人,
也相信他一直在讲道理,
周总理就是这样的人。
下面举几个秦、仪、蔺、刿也就是我们先人的例子:
一,苏秦出山,一入咸阳,秦不信他,他一看竟然瞧不起我?马上毁掉准备奉献给秦王的竹简。苏秦毁书抗议,秦王闹了一个大不痛快,不过,秦人没有杀了他。
姑且不去讨论。
二,秦张仪在没有出使楚国时,他在秦魏已经两次免职。士林中对他很有非议。后来,接受了秦的委托,张仪出使楚国了。他在郢都有所作为,但是成果不大;几个月过去,楚人陪同他回秦国,又过了三个月,才做出来了。最终,楚绝齐,两次。齐王受辱,怒斩符节,和楚断交,联盟于秦。最终楚被削弱。
在耐心等待的张仪。
三,赵蔺相如在渑池见到秦王撺掇赵王表演才艺,如此用心不良,于是以武力威慑他,让他也给赵王敲瓦盆儿。
讲国格的蔺相如。
四,长勺之战的前夜,鲁曹刿受命进入鲁庄公的殿堂,并没说明怎么打,只问:“君有什么理由打仗?”
五,
两个小孩子在路口玩儿,孔丘路过,他们听说是大名鼎鼎的夫子,就问他了“为什么日出大而苍苍凉凉,日中反而小,却热如探汤?” 大气折射的问题,孔子被问得哑口无言。
小孩子说了:谁说的你有知识啊!
综上几个例子,
我们看得出,一个优秀的辩手,
往往就像那两个热爱真知的小孩子,
他们勇敢发问,
偶尔会问错,不必深怪。
难道要跟童真一般见识吗?
一个优秀的辩手,
有时如张仪,
那么有自己的风格,
韬略渊渊。
大多数时候,
一个优秀的辩手他是讲国格的,
他有强烈的自尊心,
平时看不到的。
苏秦就是刚出山,
在学识受到轻视的时候,
做出了过激的举动,
这是生涩的,也是可敬的。
而蔺相如的威秦行为则显得成熟、有力,维护了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