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感染分析-白细胞(WBC)_c反应蛋白(CRP)_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目录
0.前言
1.白细胞(WBC)
2. c反应蛋白(CRP)
3.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
4.血常规检验机器学习模型
0.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感冒过,看医生时,少不了血常规检验。那边血常规检验到底是啥?我在国内最大医药数据中心工作过,在此抛砖引玉,希望临床科研经验丰富的同仁可以关注这个话题。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疾病初步信息收集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血常规化验在不同疾病有不同解读和应用。因此血常规化验看似只有一张纸,实际包含大量统计学知识,很多医生也会误判。
在抗生素滥用时代,血常规检验尤其重要。如果是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仅没有作用,反而破坏人体免疫力和造成耐药菌繁殖(备注:医生为防止术后感染,有时会预防性用抗生素)。

因此我们通过解读血常规检验判断自己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还是细菌病毒混合感染非常关键,是下一步如何用药的决策依据之一。
本文重点阐述血常规中判断感染源解读,包括下面三个重要指标:白细胞(WBC)_c反应蛋白(CRP)_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白细胞(WBC)
白细胞 (WBC) 计数是一种测量体内白细胞数量的测试。该测试通常包括在全血细胞计数 (CBC) 中。术语“白细胞计数”也更广泛地用于指代您体内的白细胞数量。
有几种类型的白细胞,您的血液通常含有每种类型的百分比。但是,有时您的白细胞计数可能会下降或上升到健康范围之外。
白细胞是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指标,一般情况下白细胞计数需要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配合起来检查,可以增大白细胞的应用价值、扩大它的应用的范围。白细胞及其分类的计数在临床感染中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感染、鉴别感染、指导抗感染治疗和对预后的判断等方面。
总的来说,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
白细胞总数升高合并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病毒感染;
白细胞升高合并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寄生虫感染。
感染可以发生身体的任何部位,白细胞在不同部位的感染其数值结果的价值也不一样。
WBC 计数的目的
白细胞数量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状况。
WBC 计数可以检测您体内隐藏的感染,并提醒医生注意未确诊的医疗状况,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和血液疾病。
此测试还有助于医生监控的有效性化疗或放射治疗在人们与癌症。
白细胞的类型
WBC,也称为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细胞通过攻击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和病菌来帮助抵抗感染。
白细胞起源于骨髓,但在整个血流中循环。有五种主要类型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正常的 WBC 计数
婴儿出生时的 WBC 数量通常要高得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平衡。
根据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 (UMRC) 的数据,这些是每微升血液 (mcL) 的正常白细胞范围:
年龄范围WBC 计数(每微升血液)新生儿9,000 至 30,0002岁以下儿童6,200 至 17,000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5,000 至 10,000
这些正常范围可能因实验室而异。血液体积的另一种常见测量方法是立方毫米或 mm3。一微升和立方毫米等于相同的量。
构成 WBC 的细胞类型通常在您的 WBC 总计数的正常百分比范围内。
根据白血病和淋巴瘤协会 (LLS) 的数据,总体计数中 WBC 类型的正常百分比通常在以下范围

WBC 计数异常的症状
WBC 计数低的症状包括:
身体疼痛
发热
发冷
头痛
高 WBC 计数通常不会引起症状,尽管导致高计数的潜在疾病可能会导致其自身的症状。
WBC 计数低的症状可能会促使您的医生推荐 WBC 计数。医生在年度体检期间订购 CBC 并检查您的 WBC 计数也是正常的。
对 WBC 计数有什么期望
医疗保健提供者或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抽血来检查您的 WBC 计数。该血液样本取自您手臂的静脉或手背的静脉。抽血只需几分钟,您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
医疗保健提供者首先清洁针头部位以杀死任何细菌,然后在您的手臂上部系上一根松紧带。这条松紧带有助于血液填充您的静脉,从而更容易抽取血液。
医疗保健提供者缓慢地将针头插入您的手臂或手,并在连接的管中收集血液。然后提供者从您的手臂上取下松紧带并慢慢取下针头。最后,技术人员将纱布敷在针头部位以止血。
医疗保健提供者在从幼儿和婴儿身上抽血时使用不同的技术:提供者首先用刺血针(刺针)刺破皮肤,然后使用试纸或小瓶收集血液。
结果被发送到实验室进行审查。
了解 WBC 计数的结果
异常测试结果按高于或低于您年龄正常范围的数字进行分类。
WBC 计数偏低或偏高可能表明存在血液疾病或其他医疗状况。为了确定 WBC 计数偏高或偏低的确切原因,您的医生会考虑几个因素,例如您当前的药物清单、症状和病史。
白细胞减少症是用于描述低 WBC 计数的医学术语。低数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触发:
艾滋病病毒
自身免疫性疾病
骨髓疾病或损伤
淋巴瘤
严重感染
肝脏和脾脏的疾病
狼疮
放射治疗
一些药物,如抗生素
白细胞增多症是用于描述高 WBC 计数的医学术语。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触发:
抽烟
感染,如肺结核
骨髓中的肿瘤
白血病
炎症,如关节炎和肠病
压力
锻炼
软组织挫伤
怀孕
过敏
哮喘
一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
在诊断出 WBC 计数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并推荐治疗计划后,您的医生会定期重新检查您的 WBC。
如果您的 WBC 计数保持高或低,这可能表明您的病情恶化。您的医生可能会调整您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的 WBC 计数显示正常范围,这通常表明治疗有效。
白细胞WBC在不同领域应用
⑴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其分在可以发挥鉴别感染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及辅助诊断的作用。在就诊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表现下,白细胞计数≥10×109/L,常提示为感染性疾病,而当白细胞≥15×109/L且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比例>5%(核左移),更可提示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细菌引起。在临床还不能明确疾病性质及病原体类型的情况下,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和比例对疾病的预测可以指引临床医生的经验性治疗,还可以帮助寻找疾病的发生部位及病原体提供参考。
⑵消化道感染:常见的肠道感染主要包括由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炎、 病毒性腹泻等疾病。白细胞及其分类可以辅助对肠道感染的诊断。在出现腹泻等消化道感染的情况下,患者出现血清白蛋白结果<30g/L和白细胞计数≥15×109/L,表明患者已经从轻重度感染发展到了重度感染;而在艰难梭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时,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35×109/L或≤2×109/L表明患者目前的已经处于复杂性的重度感染。这些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对于临床医生调整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起到非常大的提示作用,临床医生根据白细胞计数的结果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病情恶化发生的可能。
⑶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根据结构可分为上下泌尿道感染,根据感染情况又可分为单纯性感染、复杂性感染和尿毒血症。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和比例可以辅助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尿液中白细胞数量>1×104/L(非离心尿,尿沉渣计数仪检测)或>1-2个/高倍视野(离心尿,手工镜检),结合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即可诊断为尿路感染;离心尿液中白细胞数量>5个/高倍视野,即可诊断为脓尿。

⑷指导抗生素治疗:白细胞作为人体内抵抗炎症的细胞,负责对体内外来病原体的监测和吞噬的作用,当病原体进入机体时白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和吞噬。可当人体本身白细胞数量很少时,白细胞的这种保护功能就会降低。当血液中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0.5×109/L时,为中性粒细胞缺乏;当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0.1×109/L时,为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由于白细胞严重缺乏,机体对外界病原的抵抗能力变得很低,对于这种高危情况,有指南建议:当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0.5×109/L时便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数量>0.5×109/L时才可以停止预防用药。
引用资料
《发热伴肺部阴影鉴别诊断专家共识》2016
《肠道感染性疾病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2016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2017
《WST489/2016尿路感染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
2. 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是“炎症指标”。换句话说,外周血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较为强烈的炎症反应。因此,C反应蛋白常常用于很多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CRP是一种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结合,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以非共价键聚集形成的环状五聚体蛋白,分子量为115 KD,半衰期为19 h,多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分子刺激肝脏细胞合成。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极微。
CRP是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受到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CRP常于疾病初发的 6-8 小时开始升高,24-48 小时达到高峰,升高幅度与感染或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CRP 正常值范围:<10 mg/L。
病毒感染:血清 CRP 的水平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细菌感染:当细菌感染时,88%~94% 的患者 CRP 超过 50 mg/L,80% 的患者 CRP 超过 100 mg/L。当 CRP 水平为 10~99 mg/L 时多提示局灶性或浅表性感染,≥100 mg/L 时多提示脓毒症或侵袭性感染。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 CRP 水平的变化可辅助判断疗效,CRP 下降至正常可作为停药的指标之一。
CRP缺 点
虽然 CRP 较白细胞计数变化更具特异性,但 CRP 的特异性并不高,在许多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手术、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也可显著升高。
如果一个人平时的C反应蛋白水平很高,将来发生心血脑管事件的风险也越高。也就是说,C反应蛋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
普通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区别
2008年,Paul M Ridker领衔的JUPITER研究(N Engl J Med. 2008359(21):2195-2207.)公布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发现:首先,他们发现他汀类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这个发现进一步强化了炎症反应学说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机制的关系,同时也不得不使人们去反思,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原因到底是“降脂”还是“抗炎”;其次,他们发现如果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2mg/l),即使LDL-C正常(<130mg/L),患者仍然可以从他汀类治疗中获益。
当然,后来还有一些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JUPITER研究的结果,说到底就是一句话:高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risk factor)”,更是治疗的“监测标志物(monitor)”。相关的研究和评论在Lancet,NEJM, JAMA, Annual of Internal Medicine, BMJ, Circulation, JACC, ClinicalChemistry上都有报道,大家可以参考下,版面上也有很多讨论,在此不一一赘述,仅列举出相关链接。
如果一个患者有明确的感染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倾向,建议查普通C反应蛋白。如果一个人只是健康查体,或者评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建议查高敏C反应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相对昂贵。其次,以往研究C反应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价值大多采用的是普通C反应蛋白,其结论是否适合高敏C反应蛋白还不明确。
第三,如果一个人的炎症反应很强烈,高敏C反应蛋白会超过线性范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不同的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上限差异很大,绝大部分在60mg/l以内。
总之,高敏C反应蛋白与普通C反应蛋白的关系好比狙击。
普通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参考范围不同:
第一,既然检测方法不同,参考范围当然不同;第二,这类指标的参考范围意思不大,最重要的应该是合适范围!现在化验单上列绝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参考范围,理论上讲,都是合适范围。请各位看官正确理解参考范围和合适范围的概念!!!因为我最近在一个聚会上听说某医院搞15189认可的时候,性能验证里面有一项内容就是验证血脂和血糖的参考范围,评审专家看了以后还不停地点头,说这个参考范围的验证做得很好,真让人唏嘘不已。参考范围说明的问题是:病人的这项指标和大部分人是否一样,合适范围强调的是:如果你的这项指标超过了这个界限,就应该采取措施来降低他了.

WBC和CRP相互关系

白细胞增高虽可提示感染,但在局部感染和无菌性炎症时不敏感,在白细胞减少和感染的患者中,白细胞计数没有价值,并且白细胞升高的影响因素颇多如强烈的体力活动等。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组织损伤有关,与感染的程度有关,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升高最明显,病毒感染引起的CRP升高最轻,但其他炎症和机体组织损伤也会引起CRP升高,需综合考虑。
病毒感染:WBC轻微升高,CRP不升高。
影响因素:WBC易受年龄、日间变化、妊娠与分娩、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而CRP不受生理、免疫状态、药物治疗等影响。
正常人群中由于WBC的生理变化,特别是年幼儿童的白细胞变化大,白细胞大于10×109/L,而CRP阴性,属健康范围。
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差,感染后白细胞总数不能相应增高,而CRP却超出正常范围呈阳性,可协助临床诊断。
WBC基础水平:有些患者原本白细胞基数低,平时(4-5)×109/L,感染时上升到10×109/L,尚属正常范围,而CRP却升高超出正常范围(阳性),有助于诊断。
感染时反应速度:WBC升高较慢,治疗后变化缓慢;而CRP变化较快,几小时可见升高,随着治愈,1周内恢复正常。
相关疾病的活动性:WBC量的变化不能反应疾病的活动性;而CRP量的动态变化能反应疾病的活动性。可根据变化调整药物的使用。
综上所述,WBC与CRP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应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分析原因。两者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起着协同诊断作用,但CRP比WBC更加敏感,对炎症和组织损伤在诊断、预后、疗效观察和部分筛选方面有均作为一个明确和敏感的指标。
3.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是一种正向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载脂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异质类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为12 000。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SAA 的作用与 C 反应蛋白相似,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灵敏度指标,其临床意义是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的类型,通过检测其含量可以评估炎症的发生及发病过程,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
SAA 在炎症防御、免疫应答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许多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评价。
=======================================================
SAA在人体中含有 4 种编码基因,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组成 SAA 家族。
发生炎症反应时,在糖皮质激素调控下,肝zang中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使IL-6分泌增加,刺激肝细胞产生A-SAA。
======================================================
3.1 SAA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鉴别诊断患者是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主要通过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的分类联合检测 。
作为炎症及进展性疾病辅助诊断最为传统的指标之一,白细胞计数是临床医师初步诊断是否为感染性疾病的指标之一,但其特异性不强。相关文献显示,发热患者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仅为34.3%, 65.7% 的白细胞计数为阴性,无法诊断是否存在感染 。
C 反应蛋白作为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指标,灵敏性高,半衰期短,在人体发生炎症后6~8h明显升高,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有关。
当患者病情好转时,C 反应蛋白迅速恢复正常。因此,C 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感染情况,但当发生病毒感染时,病毒在细胞内进行复制,细胞膜受体破坏,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暴露磷脂蛋白质,无法触发组织产生 C 反应蛋白 。
当人体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后,gan脏分泌大量的 SAA 进入血液,5~6 h 后SAA 水平可升高1000倍 ,且 SAA 半衰期短(约50 min),因此,SAA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诊断指标。
SAA 灵敏度高于 C 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迅速升高,而在细菌感染中,SAA 相比其他正向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最先升高。因此,SAA 诊断感染疾病活动期的灵敏性优于 C 反应蛋白,能够为临床提gong更好的参考价值 。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SAA、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感染患者病因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正确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同时可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
3.2 SAA 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引起心肌坏死,血管内皮细胞接触损伤细胞,人体的炎症细胞浸润,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反应。
CHD 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炎症反应程度与粥样板块的硬化密切相关 。
SAA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与评估 CHD 严重程度的 Gensini 评分系统成正相关,SAA 水平与 CHD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正比关系,因此,SAA 可作为 CHD 发生及预后情况的预测指标 。
3.3 SAA 在肿瘤中的应用
SAA 与肿瘤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目前尚不明确肿瘤患者血清中 SAA 水平升高是由肿瘤相关性炎症引起,还是副肿瘤综合征的结果,但是 SAA 水平是多种肿瘤非常敏感的血清标志物 。SAA 水平与肿瘤的浸润程度、转移及复发等具有一定相关性 。
3.4.SAA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的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研究表明 ,RA 患者血清中 SAA 水平升高,而使用改善患者病情的药物后,SAA 水平下降,这说明 SAA 参与RA 的炎症反应过程; SAA 水平与 RA 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估计 RA 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很好的血清学指标 。
SAA与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相比,SAA 对于判断 RA 的活动性和预后情况更敏感。
3.5.其他疾病
SAA 对于移植排斥反应、2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SAA的参考区间
SAA水平不受性别和年龄影响。血清SAA参考区间为<10mg/L,全血与血清样本参考区间一致,当血液SAA水平≥10mg/L提示病理状态的可能。
建议1:SAA 的检测推荐采用定量的方法,血液中SAA<10 mg/L时,提示感染的风险不高;血液中SAA≥10 mg/L 时,提示感染事件风险增加。
SAA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建议2:检测SAA对于辅助诊断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动态观察SAA水平变化,12~24小时复检,SAA水平持续高于10 mg/L而低于100 mg/L,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建议3:SAA在细菌感染急性期的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急性期,SAA水平持续高于100 mg/L对于细菌感染的急性期具有较强的提示性作用。SAA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建议4:SAA升高时需结合临床信息,以区别真菌、支原体等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建议5:SAA可作为独立的因素对细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及炎症进行严重程度判断,大于500mg/L提示病情严重;在预后评估方面,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下降30%可判断治疗有效,下降幅度越大,提示预后良好。

建议6: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SAA联合CRP检测可对病毒和细菌感染进行早期识别:当SAA与CRP同时升高,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如果SAA升高而CRP不升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临床疗效评估需动态监测。

当前,作为新第一代感染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 A,联合 C 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测(3合1)在中国诸多三级医院逐步深入开展,并得到临床科室的广泛认可,并有相应的研究文章在媒体上大量发表。
在细菌感染时,CRP 很敏感;
在病毒感染时,SAA 很敏感;
在混合感染时,CRP 和 SAA 都很敏感,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但是血常规的结果却很不敏感,很难为临床提供诊断疾病的有力依据。并且,我们只需要抽取“1 管血+1 台设备+ 1 个科室”就能实现“3 合 1”的快速检测。既能满足临床科对临床多参数测试的要求,也能让检验科在 2 分钟内提供高质量的结果报告。
SAA在感染急性期3~6h内迅速升高,并且在疾病的恢复期迅速下降;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SAA显著升高,CRP不升高;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SAA的敏感性高于CRP,上升早、幅度大。
随着对SAA蛋白结构、生物活性的了解、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作为一个近期以炎症标志物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指标,SAA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分层、治疗监测、预后评价等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价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蛋白水平可能有助于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
血液学和生化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 (WBC)、C 反应蛋白 (CRP) 和其他急性期反应物,已被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然而,医生对这种做法在儿童中的价值存在争议。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确诊急性阑尾炎儿童的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蛋白 (SAA) 水平,并比较该炎症标志物与 WBC 和 CRP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 60 名因腹痛入院的儿童,以排除阑尾炎。其中42例接受了手术治疗,18例入院24小时内自发好转的患儿未进行手术并作为对照组。术前获得 WBC 和血清 SAA 和 CRP 水平。分析物的血清浓度用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阑尾炎患者的 WBC、SAA 和 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没有阑尾炎患者SAA值正常,21.4%的患者CRP值在正常范围内。每个测试的性能是通过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来衡量的。WBC 的曲线下面积 (AUC) 值为 0.849,CRP 为 0.868,SAA 为 0.964。这些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 WBC>10.0 x 10(9) /L 分别为 76% 和 75%,对于 CRP>10 mg/L 为 62% 和 94%,对于 SAA >45.0 mg/L 为 86% 和 83% , 分别。在评估儿童急性阑尾炎时,循环 SAA 水平比 WBC 或 CRP 具有更好的鉴别价值。因此,在诊断这种情况时,该测试似乎比当前的护理标准具有更高的价值。
血常规检查项目很多,远不止这WBC,CRP,SAA三项,其它项目有各自重要参考价值。这里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说了。我详细通过统计分析,其它血常规检验项和WBC,CRP,SAA可能存在相关性。
4.血常规检验机器学习模型
血常规检验机器学习模型可量化分析白细胞(WBC)_c反应蛋白(CRP)_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并预存疾病概率。这一点欧美日比我们做的更好。我们国内医生积累大量血常规临床经验,如果能模仿欧美用机器学习模型加以升华,量化预存疾病概率,这将是一次重要临床革命,大大降低医生预存疾病时间和误判概率。
我在医药大数据中心工作多年,有丰富机器学习建模经验。如果有此意向科研医生可以和我合作,提供临床经验,我方可以快速机器学习建模。


欢迎学习更多相关知识《python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

参考:
白细胞(WBC)及其分类结果数值在临床诊疗
“高敏C反应蛋白”与“常规C反应蛋白”的关系:两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的关系,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感染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个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