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篮球瞎扯淡系列二——一些毫无参考依据却莫名有影响力的数据标准》

2018-01-09 20:30 作者:中二傻才Zescai  | 我要投稿

可能看我这个专栏的人不多,但凡是来看的观众我得先在这里声明:该系列第一集是我去年生日时候做的视频,当时叫《篮球随口谈》,考虑到做视频太过于麻烦,因此以后都以专栏方式进行创作,喜欢的人不妨投个硬币支持支持,虽然我也不能保证高产23333333。


那么我们进入正题吧:说到篮球比赛,决定比赛结果的自然是双方总得分,而得分多的人往往被捧为英雄。因此,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第一个不靠谱参考数据:优质得分手的分数线标准——场均20分。

场均得分20分边界线(截图时间2018.01.09)

虽然如图中好些球员场均得分在接近20分的水平,但数据冲击感来说,20分这一条线就如同期末考试的及格线一样,没越过总让人觉得距离优质得分手总差了一些火候。当然,这其中也会有很多 不确定因素,如球队交易带来的适应与磨合,或者个人已经打出成绩但球队很烂于是狂刷数据,亦或者球队处于重建边缘队内氛围不稳定的情况:适应新队友的如甜瓜,处于38位场均17.6分;而重建队伍中只能疯狂个人输出的如德文布克处于联盟第9场均24.9分;而处于重建边缘的如上赛季的尼克斯,上赛季波尔津吉斯一度场均20分,随着队内不和谐的爆发,全队整体发挥状态都下滑了,而“波神”本人也随之降到了场均18分水平,到了本赛季,球队经过交易,整体目标明确了,波尔津吉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场均20+先生。

虽然并不算非常靠谱,但能够达到并持续留着这个标准范围的球员确实在那个赛季里是一名会让对方报以足够多重视的危险分子。

接下来第二个不靠谱数据标准:优秀的组织者标准——场均7助攻。

场均助攻7次边界线(截图时间2018.01.09)‍

图中保罗、沃尔、朗多、鲍尔之类这些比较纯一些的控卫并不让我们吃惊,但威少遥遥领先这一点或许会让某些“威黑”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刷”出来的。其实不然,比赛中创造队友得分机会有两种:

一种是调度球队移动走位,然后将球转移到机会最好的队友的手上,这也是最为传统的控卫的做法,这类后卫场均得分很难突破20分,能够达到15分水平就已经是传统控卫里的佼佼者了,因为对于这类球员来说,盘活全队进攻是个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个人攻击。

而第二种则是利用自己的个人冲击力来逼迫对方围剿硬性创造队友的得分机会转移球形成助攻,有时候会有些“刷”的错觉,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结果上来看确确实实为队友制造了出手机会,也非常符合现在提速篮球中强力外围的球场定位。自然而然的,这类制造队友机会的强度也会由球员个人大局观、以及个人攻击能力决定效果。所以,威少的助攻、得分数据某种程度来看,真的有点控卫版本的科比+詹姆斯的味道。

第三个并不靠谱数据标准:生涯常规赛总得分20000分的球员已经预定了名人堂的席位


生涯总得分20000分边界线(截图时间2018.01.09)‍‍

20000分里程碑意味着很多,如:曾经拥有出众的得分爆炸力、并不短暂的生涯长度、危险的对面得分手……

当然,并非得分手中没达到20000分的选手就不能进入名人堂,前人气超星特雷西·麦格雷迪今年就成功步入名人堂,而他最大的个人荣誉就是“得分王”,也可以理解,毕竟作为得分手,得分王的名号可以说是最好的个人标签。而对应的20000分先生里,都无一例外是有头有脸的人。

在这边缘的球员贾米森、钱伯斯、约翰逊、加索尔都未进入名人堂但这其中约翰逊与加索尔都是现役球员,贾米森与钱伯斯均满足进入名人堂的时间标准了,进入名人堂只会是时间问题。这里就不得不说进入名人堂的不同,有的人是刚满足退役时长就进入了名人堂,有的人则是熬了很长时间资历才得以进驻名人堂,熬资历越短,说明该球员在短时间里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从所谓“篮球贡献”来说自然越大。虽然就入选人选来说经常会有争议,会有遗珠,但该来的总会到来。比如目前图中的汤姆-钱伯斯和贾米森一样,作为联盟第18位20000分先生,哪怕经常被忘记,相信不久,在哪一届没有那么多巨星的名人堂入选年,他们会成为名人堂的一员。

这里一不小心就浪了1600+字数了,暂时写到这里,似乎没什么干货,看的人应该不会很多,这个随口瞎说的系列以后还会持续不定期更新。

喜欢的朋友们点个关注,投个币吧,我们下期再见~

(下图折腾一个用来做封面的)



《篮球瞎扯淡系列二——一些毫无参考依据却莫名有影响力的数据标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