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晚年胡适谈到了郭沫若、冯友兰的另一面孔,以前还从未听说过

2022-09-24 00:55 作者:七哥皮卡丘  | 我要投稿

1958年,胡适在蒋介石的邀请下回到了台湾,代替朱家骅成为中央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原本就对于做官不感冒的胡适,鉴于对得起老前辈和老朋友和学术公器,胡适也只能上任。

胡适在南港住所前

这时,曾是胡适先生中国公学时的学生胡颂平开始担任晚年胡适的秘书,有心的他,记录了胡适先生晚年的一言一行,一个人不经意间的流露出来的言行,却往往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反应。胡颂平有机会完整的观察和记录了胡适先生晚年的一言一行,后来他写了《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记录》和《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篇初稿》,成为研究胡适先生思想的最可贵的证据。


始终微笑的胡适

胡适晚年常同他谈到一些历史、文化、人物,胡颂平都记在《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一书里,他曾经想让胡适看这些记录,但胡适最后还是没看,胡适说「你还是当作我不知道的记下去,不要给我看」。胡适这份胸怀,学人能有几比肩?


而胡颂平本来是来监视胡适的,但他却被胡适的德行所感化,最终成为胡适的坚定拥护者。说来也是有意思的很。


在胡颂平先生《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这本书中,晚年胡适谈到了郭沫若、冯友兰和钱穆。这是我们以往很难见到的文字。


谈郭沫若


胡适说:“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九年之间,我从北平回到上海,徐志摩请我吃饭,还请郭沫若作陪。吃饭的中间,徐志摩说:‘沫若,你的那篇文章(是谈古代思想问题,题目忘了),胡先生很赏识。’郭沫若听到我赏识他的一篇文章,他跑到上座来,抱住我,在我脸上吻了一下,我恭维了他一句,他就跳起来了。”


胡适对郭沫若印象不好,可能和郭沫若后来发动对胡适的批判有关。


说冯友兰


胡适谈道:“在天主教办的一个刊物上,知道冯友兰在那边认过一百三十次的错,自己承认是无可救药的资产阶级。他本来是个会打算的人,在北平买了不少的房地产,一九五零年在檀香山买了三个很大的冰箱带回去,冰箱里都装满东西,带到大陆去做买卖,预备大赚一笔的。他平日留起长胡子,也是不肯花剃胡子的钱……”(169页)


这段时间有人提出了疑异,可以有待参考。但冯友兰在后来的岁月中的自残自贱行为,也却是失尽知识分子的风骨。知识分子一旦丧失其独立性,悲剧也就注定了,这个只是早晚而已。


胡适也对胡颂平也谈到了留在大陆的学人:听说翁文灏已经死了,李四光也病了,也谈到陈寅恪,又谈到姜立夫,钱端升、朱光潜、沈从文。他也谈到了自己的儿子胡思杜。说思杜在47年后半年就已经没来信了。胡适到去世也不知道儿子胡思杜早已经被逼自尽了。

晚年胡适谈到了郭沫若、冯友兰的另一面孔,以前还从未听说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