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Lund·Plants (1)


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只生活在溪边。一些常见青藓的分生组织颜色很浅,相对来说不难辨认。

我学植物学的时候,老师在课上讲,金发藓是苔藓类的模式生物之一。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有点明白了,它大,手糙的人也能用。
中文名可能与叶子顶端的长尾尖有关。

鳞毛蕨在国内和欧洲都是让人头疼的类群,不过这边比较冷,蕨类不算太多,感觉比国内简单。
也许是当地最常见的蕨类。

广受欢迎的绿篱,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门口栽一圈,一般来说,比国内的柏树绿篱高。
木材有香气,但应该没有人会砍自家绿篱。

很漂亮的灌木,叶子比国内的刺柏宽。对儿童来说不够安全,所以不常用作绿篱。
跟蓝莓没什么关系,最好不要吃。

在国内一般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在这里,你甚至可以在平原看到。
这东西在野外有点碍事,我想要蹲下的时候,经常被它扎到屁股,很怒。

千里光我见过不少,没有舌状花的种类还是第一次见。欧洲这些千里光的设计思路比宫崎英高的脑洞还要神秘。

花形奇特的风铃草,原产塞尔维亚,当地人用来观赏。理论上可以在国内某些花市找到。

当地常见的风铃草。我至今搞不太明白风铃草和沙参两个属的区别。国内的风铃草跟沙参完全不是一回事,这边的所谓风铃草很像沙参,但文献上没有记录沙参属。

紫草科植物,有浓密的毛发,可以用来抵御敌害,保暖性能也不错。据英国人的研究,这个种的花蜜产量很高。
虽然写着药用两个字,但实际上跟中医没关系,甚至在中国没有自然分布。

极其常见的大型十字花科植物,质地粗粝,不能当荠菜吃。
国内见于新疆。

石竹科也是当地比较优势的类群,本种也比较常见。
在北美洲,本种是归化植物,类似入侵种,但实际上仍然有天敌来控制,所以不像野葛那样生猛。
国内见于新疆。

不知道是从哪里搞出来的杂交品系,怪哦。

石竹科的另一位奇葩,国内有引入个体,但目前没有泛滥成灾。
含有皂苷,与糖连接的基团是脂溶性的,所以真的可以用来当肥皂。实际上,属名就有肥皂的意思,种名则可以直译为硬点。

我一开始甚至没想到这居然是石竹科,看到合生的花柱才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
分布广泛,但长得太不明显,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国内见于新疆,但其他地区有近似种。

虽然把何首乌选育成观赏植物有些思路清奇,但有一说一,这东西长得还不错,如果让我自己在家养一盆,我不反对。
当然,吃是不可能吃的,进口何首乌也是何首乌。


两种常见的酸模,形态与国内常见种颇有差异,要不是看到了花,还真不一定能认出来。
有酸味,但酸味的来源大概是草酸。草酸不是一种安全的酸味来源,所以最好不要真的去吃它。

忍冬科,毛核木属。本种可能是当地最常见的观赏植物,其果实可以在整个冬天保持白色,不愧是忍冬科。
国内没有自然分布,部分地区栽培。

忍冬科草本植物,在当地有一些近缘种,但不算特别常见。
这一类植物在东亚几乎没有分布,与国内忍冬科差距极大。如果硬要从国内种类中找到比较相似的,我觉得川续断也许还有点像。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