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的历史
牛顿330、微分的历史
微分(百度百科):
…微、分、微分:见《牛顿321~329》…
微分在数学中的定义:由函数B=f(A),得到A、B两个数集,在A中当dx靠近自己时,函数在dx处的极限叫作函数在dx处的微分。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欧几里得》:小说名…)
…定、义、定义:见《欧几里得28》…
…函、数、函数:见《欧几里得52》…
…集:见《欧几里得31》…
…d:differential(微分)首字母…
[differential(英语):n.(名词)差别;差额;差价;(尤指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工资级差。
adj.(形容词)差别的;以差别而定的;有区别的。
——《牛顿321》
dx什么意思??——网友提问
2019-09-07,想玩游戏的猫:d(x)代表对x求微分。
dy/dx 中的d是“微小的增量”的意思,也就是指微小的增量y除以微小的增量x。在函数中是,微分的意思。
dx就是对x的微分,是把增量细微化,dx就是很小很小的一个x。
——《牛顿3》]
…极、限、极限:见《欧几里得202~321》…



微分的中心思想是无穷分割。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无、穷、无穷:见《牛顿136》…

发展历史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说名…)
…历、史、历史:见《欧几里得111》…
1、萌芽时期
早在希腊时期,人类已经开始讨论「无穷」、「极限」以及「无穷分割」等概念。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这些都是微积分的中心思想。
虽然这些讨论从现代的观点看有很多漏洞,有时现代人甚至觉得这些讨论的论证和结论都很荒谬,但无可否认,这些讨论是人类发展微积分的第一步。
…观、点、观点:见《欧几里得50、51》…
…论、证、论证:见《欧几里得149》…
…结、论、结论:见《欧几里得66》…
例如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德谟(mó)克利特(Democritus)提出原子论: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极细的原子构成。
…论:见《欧几里得3》…

在中国,《庄子·天下篇》中所言的「一尺之棰(chuí),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亦指0是无穷小量。
…棰:形声。从木,垂声。本义:短木棍…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无、穷、无穷,小,无穷小,量,无穷小量:见《牛顿280》…
这些都是最早期人类对无穷、极限等概念的原始的描述。
…描、述、描述:见《伽利略34》…
其它关于无穷、极限的论述,还包括芝诺(Zeno)几个著名的悖(bèi)论:其中一个悖论说一个人永远都追不上一只乌龟,因为当那人追到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已经向前爬行了一小段路,当他再追完这一小段,乌龟又已经再向前爬行了一小段路。
…芝诺(古希腊哲学家,约前490-前425):见《牛顿224~230》…


芝诺说这样一追一赶的永远重复下去,任何人都总追不上一只最慢的乌龟--当然,从现代的观点看,芝诺说的实在荒谬;他混淆了「无限」和「无限可分」的概念。
人追乌龟经过的那段路纵然无限可分,其长度却是有限的;所以人仍然可以以有限的时间,走完这一段路。
…时、间、时间:见《伽利略10》…
然而这些荒谬的论述,开启了人类对无穷、极限等概念的探讨,对后世发展微积分有深远的历史意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腊时代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已经懂得用无穷分割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一些面积,这跟现代积分的观念已经很相似。
…方、法、方法:见《欧几里得2、3》…
…正、确、正确:见《欧几里得13》…
…计、算、计算:见《欧几里得157》…
…面、积、面积:见《牛顿261》…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积分观念的形成比微分还要早——这跟课程上往往先讨论微分再讨论积分刚好相反。
2、十七世纪的大发展,牛顿和莱布尼茨(cí)的贡献
中世纪时期,欧洲科学发展停滞(zhì)不前,人类对无穷、极限和积分等观念的想法都没有什么突破。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中世纪以后,欧洲数学和科学急速发展,微积分的观念也于此时趋于成熟。
在积分方面,1615年,开普勒(Kepler)把酒桶看作一个由无数圆薄片积累而成的物件,从而求出其体积。
…开普勒:见《牛顿24》…
而伽利略(Galileo)的学生卡瓦列里(Cavalieri)即认为一条线由无穷多个点构成;一个面由无穷多条线构成;一个立体由无穷多个面构成。
…伽利略:见《伽利略》…
…卡瓦列里(Cavalieri,Francesco Bonaventura 1598~1647):意大利数学家,积分学先驱者之一…

这些想法都是积分法的前驱。
在微分方面,十七世纪人类也有很大的突破。费马(Fermat)在一封给罗贝瓦尔(Roberval)的信中,提及计算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步骤,而这实际上已相当于现代微分学中所用“设函数导数为0,然后求出函数极点”的方法。
…费马:见《牛顿267~269》…
…罗贝瓦尔:见《牛顿272》…
…导、数、导数:见《牛顿288~294》…

另外,巴罗(Barrow)亦已经懂得透过「微分三角形」(相当于以dx、dy、ds为边的三角形)求出切线的方程,这和现今微分学中用导数求切线的方法是一样的。
…切、线、切线:见《牛顿288》…
…方、程、方程:见《伽利略53》…
由此可见,人类在十七世纪已经掌握了微分的要领。
然而,直至十七世纪中叶,人类仍然认为微分和积分是两个独立的观念。
就在这个时候,牛顿和莱布尼茨将微分及积分两个貌似不相关的问题,透过「微积分基本定理」(或「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联系起来,说明求积分基本上是求微分之逆,求微分也是求积分之逆。
…基、本、基本:见《欧几里得2》…
…定、理、定理:见《欧几里得2》…
…说、明、说明:见《欧几里得149》…

这是微积分理论中的基石,是微积分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理、论、理论:见《欧几里得5》…
“一元微积分是一元微分和一元积分的统称,其中元指的是自变量的个数,一元就表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函数f(x)。
请看下集《牛顿331、什么是一元微积分?》”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