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上刘备借荆州的经过

2023-03-04 17:51 作者:宅魔小南  | 我要投稿

历史上刘备借荆州的经过是什么样的呢?

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荆州的所在位置、管辖区划,以及原先的土地归属权。

在汉末荆州分七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刘表治荆州期间,多析置出了一个襄阳郡,故称“荆州八郡”。这里就以原先汉朝区域规划的荆州七郡来讨论。

从法理上来说,荆州的土地归属权归东汉刘氏皇帝。但已经到了末年乱世,是强权社会,属军阀割据时代,土地归属权归土地的实际控制者。

荆州七郡地处长江中游,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就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呼?在襄阳呼?抑荆州呼?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坐据荆州,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向北可以进逼中原。

可惜的是,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虽据有七郡,却无四方之志,没有什么作为。

刘表死,荆州归刘表的儿子刘琮支配。

曹操南下,先占据荆州北方三郡;刘琮震慑,举荆州南部四郡投降曹操。刘琦则在江夏郡的夏口,刘备当阳败走后就投靠了刘琦。而孙吴集团占据着江夏郡江南大部。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三国志·武帝纪》

即在这一短暂时间内,荆州七郡大部分都归曹操。

为了对抗曹操,孙刘联结,发起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但仍然保有北面的南阳郡、南郡及部分江夏郡土地。

孙权认为,只要从曹操手里抢到这三郡,就可以切断南方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与曹魏的联系,进而传檄而定该南方四郡。彼时,将是全据荆州之地,尽得长江之险,不但可拱卫下游整个东吴地区的安全,还可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威慑中原;当然也可以向西占据巴蜀、汉中,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为此,周瑜逆江西进,占领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门户夷陵),倾全力攻取南郡治所江陵,与曹仁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阵),会流矢中右肋,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阵)。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三国志·周瑜传》

刘备于是趁着周瑜无暇南顾,率部南下抢占四郡地盘。曹操北撤,并不甘心荆南四郡就此丢失,专门派了刘巴去游说各郡太守抵抗。但周瑜、孙权军已经封锁了江夏郡到华容县一带地区,曹操对南四郡有心无力。由此,刘备轻松夺取了四郡。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三国志·先主传》

但是刘备夺取荆南四郡并不代表这四郡的土地都归刘备了。赤壁之战后孙权也派遣了黄盖,周泰等将领参与荆南的争夺。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三国志·黄盖传》

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武陵郡岑县)。---《三国志·周泰传》

所以此时荆南的局势应该是刘备孙权各自占有地盘,四郡不是完全属于一方。

刘备虽然得到了荆南的地盘,但其战略意义完全不能与南郡相提并论,为了将来的发展,必须拥有南郡。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12月,刘备冒着生命危险去见孙权,要求管理南郡。

周瑜已制订好了攻蜀方案,建议孙权趁此机会扣留刘备,以绝后患。但孙权不同意。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8]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猝)制,故不纳。----《三国志·周瑜传》

这年年底,周瑜病死,继任者鲁肃却是亲刘派,主张同意刘备的要求,将南郡借给刘备。东吴东西难于兼顾,迫切要缩短战线。孙权于是就采纳鲁肃的建议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借出了南郡。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鲁肃传》

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令程普领南郡太守。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资治通鉴

 刘备得到南郡后,又以安民为借口,又从孙权手里借得东吴在荆南的地盘,此时刘备得到了完全的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以及南郡大部,江夏的夏口地区。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江表传

不久,曹操改变了南下策略,转兵西北。不过,之前周瑜制订的攻蜀方案却没法实施了。

原本,孙瑜的大军已经从丹阳(原驻防地)开进到了长江中游一带,由于刘备是准备自己独占益州的,就以那些众所周知的理由拒绝了孙权,并威胁要“被发入山”,同时派部队阻挡不准孙瑜军通过。孙权被迫改变独家攻蜀的方案,写信给刘备,建议两家共同出兵攻蜀。

但刘备的目标就是要“跨拒荆益二州”,断然拒绝了孙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干脆利落地消灭了刘璋,得到了益州之地,实力得到空前的增长。

孙权得知刘备已得益州,遣使告诉刘备,希望刘备归还荆州的土地,但刘备以得到凉州就还孙权荆州为由搪塞过去。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三国志·先主传》

“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谨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三国志·吴主传》

孙权无法容忍自己被戏耍,派出官吏前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毫无意外,这些官吏遭到了关羽的驱逐。

孙权怒极,打破了孙刘赤壁以来的良好关系,派遣吕蒙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关羽知道后果断率军南下,但是在益阳被鲁肃和甘宁所阻,不得寸进,吕蒙趁机完全打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而当时正值曹操平定汉中,刘备不想两面开战,担心益州失守,就与东吴和谈, 重新厘定边界。孙权割让吕蒙刚刚打下的零陵郡给刘备,刘备割让江夏郡的夏口地区给孙权。双方以湘水为界,史称湘水划界。(令有一说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士,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蒙移书二郡,望 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而备自蜀亲至公安,遣羽争三郡。权时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而飞书召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蒙留(孙河),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刘备请盟, 权乃归普等。割湘水,以零陵还之。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三国志 吕蒙传》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三国志 甘宁传》 

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三国志 吴主传》

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三国志 先主传》 

至此刘备借荆州一事告一段落,后人根据此事编成一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意思是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比喻当别人要借自己的东西,自己要经过大脑思考,不然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历史上刘备借荆州的经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