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茶帮带你追溯源头看一下茶的发展
可可、咖啡、茶,这三类是世界三大饮料,而在茶的故乡中国,茶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多人的争论中茶的起源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说法,先秦、西汉、三国,但翻阅史料进行具体的考究之后你会发现,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之久的部落时期。今天就由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从源头看一下茶的漫长发展史。

在讲究“饮食同宗”的我国,茶最初是以药物的身份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远古时期的人们从野生茶树上将枝条砍下,采集嫩芽,用以生嚼以此来清新口气去除异味。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见是神农最早先认识了茶,并以茶为药。

其后在神医华佗《食论》中也记载:茶味苦,但经常食用有利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明代顾元在《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解渴、消食、利尿、明目益思,人不可一日无茶。除了这些记载外在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带还流传着一句“宁可三日不吃粮,不可一日不饮茶”的俗语。

早期的茶除了作为一种药物之外,还被人们采摘食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以茶做成的菜肴,《晏子春秋》中就记载着晏子就将茶作为一种下饭的配菜进行食用。除了古人记载中的以茶做茶之外,流传至今的还有湖南、浙江一带的“擂茶”,江南一带的“豆子茶”,还有颇具现代风格的“姜盐豆子茶”。
除了药用和食用之外大家最熟悉的就饮用了,据记载在秦汉时期的巴蜀一带饮茶就已经开始兴起,甚至当时还做为贡品上贡给周天子,当时巴蜀一带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秦汉时期,饮茶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在世家之中已经出现专门的饮茶工具。到了三国时期,饮茶作为“阳春白雪”成为王公贵族的专享,民间很少饮用。到了西晋时期“衣冠南渡”,皇族和世家在江南一带侨居,因为上层的喜好,饮茶之风在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开始兴起,由此茶开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如果大家在茶领域还有其他想了解的知识欢迎在下方留言,小编将及时为大家做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