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欧国家因不掌握密码放弃3772枚核弹,没想到解锁超级简单

在冷战高峰年代,苏联和美国为了争夺全球霸权,不断地想用核优势压倒对手,结果双方的核武器数量都开始快速上升。生产足够数量核武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武器级浓缩铀,美苏都是国土面积庞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铀矿的储量都不少,因此这两个大国不需要从国外大批量进口铀矿石,仅仅靠自身开发的天然铀矿数量,就足够大规模提炼武器级浓缩铀;真正限制武器级浓缩铀总产量的其实是电力消耗的问题。而美苏都是冷战时代的发电大国,长期占据当时全球发电量的前两位;而且铀矿石本身就可以制造反应堆发电产生电力,然后用足够的电力反过来再用离心机提炼浓缩铀。因此武器级浓缩铀的生产可以靠本身的能量来源来实现自循环。后来美国方面承认,在整个冷战时代,曾经拿出全国电力的至少六分之一,来秘密提炼浓缩铀。最终不但生产了6万多枚核武器,

而且到冷战结束,美国方面仍然保留着数百吨以上的武器级浓缩铀还没有使用。这些保留的浓缩铀足够再生产数万枚核弹。当然美国生产过的6万枚核弹的早期版本质保期都比较短,因此到冷战结束,当时的美国实际上还保留有2万多枚核弹。并且在此后30年逐步裁减。苏联的核武库一向比美国还要庞大,苏联曾经制造过超过7万枚弹头。到冷战结束,存留的核弹头数量还能压美国一头,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苏联方面提炼浓缩铀消耗的电力只可能比美国更多而不会更少。到冷战结束后,苏联存留的还没有使用的浓缩铀数量仍然比美国多数百吨。到后来还有一个“百万美元换百万千瓦”的计划,就是美方出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苏联方面出口的武器级浓缩铀。当然这些浓缩铀都提前掺入了同位素,已经不能再做弹头,只能用来发电。

通过这个计划,原苏联方面保留的武器级浓缩铀的总量减少了至少一半。由此可见,冷战高峰年代双方的核武竞赛是如何的疯狂和不惜代价,如果当时就爆发全球性核战,数万枚核弹一起爆炸,就算不会直接毁灭地球,也足够全人类好好喝一壶的。好在这个危险已经过去了。苏联时代常年装备的接近3万枚核弹头,基本是分布在苏联全境的各大基地中。而欧洲方向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首要地区,因此苏联欧洲部分曾经部署了70%以上的核弹头。当时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因为天然的战略地理位置和二战中乌克兰全境被对手占领的惨痛教训,让苏联方面一直在乌境内部署有重兵,同时也是战略核力量部署的重点地区之一。到苏联解体时,乌境内被认为至少还保留有1272枚洲际导弹携带的战略弹头,以及超过2500枚准备通过飞机投掷,或者其他方式发射的战术弹头。

因此全乌境内当时居然还保留有3772枚核武器,总数接近4000枚。这个数量相当可观,因为4000枚核弹头的拥有量,可以让独立后的该国迅速成为在美俄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战略武器拥有国。那么该国在全球的地位将举足轻重。不过乌方却最终没有保留任何一枚弹头,把纸面上开列的3772枚弹头全部送回了北方。到后来局势变化,就有不少该国的人对当年一枚没剩地放弃了全部弹头表示后悔,认为哪怕该国保留当时全部4000弹头的哪怕十分之一,也不会落得一个如此落魄的现实。当然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该国放弃全部弹头,原因也是很复杂的。首先最大的压力来自超级大国。这是因为苏联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突然,解体前后的苏联已经陷入了系统性的混乱。虽然最后统计乌境内有1272枚洲际导弹弹头,这个数字是相对可靠的。但是所谓还有2500枚战术弹头的数字却不是那么可信。

因此2500枚战术弹头的说法,和事实很可能有高达数百枚的偏差。按照某位乌中将后来的说法,最终运回北方的全部弹头实际上超过4000枚。因此很大程度上在苏联解体后,乌境内到底还有多少弹头其实是一笔糊涂账。而超级大国认为这个状态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最终数量不清楚,就非常容易在重金诱惑之下,出现核弹头的走私流失。于是超级大国出了一部分资金,并派人监视着乌方运走了全部弹头,同时将发射工具和轰炸机等全部销毁。另外一个没有对外特别强调的原因。在于虽然这4000枚上下的弹头都部署在乌境内,但实际上乌方到苏联解体,也没有任何乌方人员知道这些弹头的解锁密码。所有密码都由北方掌握。而没有解锁密码的任何弹头都是无用的累赘。最终也只能放弃。苏联时代设置所有核弹头的解锁密码是统一的八位数。解锁期间只能尝试有限的几次,如果密码错误并且输入次数超标,那么弹头就会永久锁住。

实际上所有核弹头在爆炸前会有至少6重密码。这6重密码会通过秘密通讯分别下发。但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八位数的密码。一旦掌握了这个8位数的密码,那么其他的5重密码都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破解,甚至有传说这6重密码其实都是一样的。结果在苏联解体大约20年后,这个8位数的秘密终于公开了。原来密码就是8个0。主要是当时掌握这个密码的极少数人年龄都不小了,生怕记错了引发全苏的所有核弹头失效;于是就设置成最简单的数字。早知道如此,还放弃那4000个弹头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