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65 美國制憲會議
2021-02-27 02:38 作者:tkchenhaha | 我要投稿
上一集節目羅胖強調「妥協」的重要性,第六十五集節目羅胖認為美國制憲會議政治是妥協成功的例子。記得國中課本寫的美國歷史一定會提到美國獨立戰爭美國脫離英國,接下來就跳到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建國之後還有一段影響全人類的重大歷史事件「美國費城制憲會議」。
影片
罗辑思维 65 开会是个技术活
革命容易治國難
美國獨立成功趕走英國人之後,沒有演變成帝制,美國獨立戰爭的目標是公平的世界,美國人可以像英國人一樣不受奴役過生活。華盛頓等開國元勳各自解散,回到自己的家鄉過生活。
此時美國像是實施邦聯制度的國家。過了幾年之後,有識之士發現苗頭不對,「革命容易治國難」戰爭完之後有軍人欠薪餉的問題,美國國會沒有權利徵稅,發生軍人陳情抗議的情況,美國到處呈現無政府狀態,也出現經濟危機。
為了解決各地的亂象,美國各州代表在費城舉行美國制憲會議。
各種矛盾衝突
會議上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利益,大州與小州、農業與商業、有奴隸州與無奴隸州,充滿各種矛盾衝突。
最後達成三個妥協
商業妥協
3/5妥協
大小州妥協
開會要成功需要四種人
權威
班長
班花
反對者
羅胖有個妙喻用同學會來比喻開會成功需要哪四種人,權威 、班長與班花都很容易理解,有權威人士才能避免有人故意鬧場讓會議無法進行,有班長才能真正推動會議運作,有班花才會有魅力吸引更多人來參加開會。
成功的會議又需要有人當烏鴉扮演反對者,我的理解是如同劉邦封雍齒為侯一樣的道理。開會就是要解決問題,最怕參加會議的人怕得罪人不敢發言,有個反對者說出不同的意見,會讓參加會議的人比較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
節目最後羅胖談到民主,民主不是單純的少數服從多數,開會的目的反而是要避免多數暴力。民主是一個技術活,好產品要有好的工匠與設計者。美國獨立與法國革命是明顯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