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叶文洁,从理性走向黑暗森林
可能标题应该叫:从理性走向人类。会更准确些。
很多人会把叶文洁个人经历中的苦难作为《三体》中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源,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说要么是想的太少,要么是装作自己看完了《三体》。
没错,绍琳、白沐霖、程丽华等人所展现出来的那些淋漓尽致的恶毒、钻营甚至是背叛的确很下作、很无耻、很丑恶,但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新鲜。这种人和事在历史的角落里其实遍地都是,而它们不是历史的全部。
叶文洁个人所遭受的苦难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引子,她对于人类失望乃至绝望的真正思想根源其实在红岸6这一章中写的很清楚。
她对于人类恶的一面的理性思考,从《寂静的春天》开始,到通过杨卫宁获取大量的外文的哲学和历史经典著作,(大刘虽然没有明写,但我认为她得到了一个大胡子老人曾经发现的事情)——物质生活关系之非理性的本质。“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情”而她认为这个非理性的本质是错误且需要被修正的,所以她理所当然的得到了下一个结论——人类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叶文洁这个人最底层的思想,她认为理性是优于感性的。所以她才能在接触到足够的三体人信息之前就执着的笃信三体人一定愿意并且一定能够解决人类文明已无力解决的问题。
并且她为何执着的笃信更高的科技水平就必然等于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准这一毫无科学性的结论也就可以解释了(她认为理性优于感性,且科学本身与感性无关),尽管从人类本身的历史(尤其是殖民时代的历史)来看这个结论明显就是扯淡。
当叶文洁切实的接触到大量三体世界的信息之后,她幼稚的幻想也随之被粉碎。她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或者说文明,1/就是具有这样一个非理性的本质,且2/文明与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科技水平的高低完全无关。
理所当然的,只要叶文洁继续思考,她就会得到下面这个结论。
当具有非理性本质的双方发生接触,利益的冲突达到顶峰,唯有相信彼此具有确保互相摧毁的疯狂才是保证彼此存续的筹码。(这件事情后来被罗辑以及计划的执行者们一同实现了,而更后来的新人类和程心们显然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不感谢罗辑甚至仇恨和唾弃罗辑,所以澳大利亚就成为他们的归宿。)
也正因为认识到以上的事实和结论,在《三体》2的开篇中才会有叶文洁耐心且小心翼翼的引导和暗示罗辑,要他把天文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搞一个宇宙社会学的研究。
这也许算是她的悔过和赎罪吧。
对了,那个大胡子老人的名字叫做卡尔·马克思。
引几段原文吧,都来自红岸6这一章。
/其实,叶文洁对人类恶的一面的理性思考,从她看到《寂静的春天》那天就开始了。随着与杨卫宁关系的日益密切,叶文洁通过他,以收集技术资料的名义,购进了许多外文的哲学和历史经典著作。斑斑血迹装饰着的人类历史令她不寒而栗,而那些思想家的卓越思考,将她引向人性的最本质也是最隐秘之处。/
/作为天体物理学家,叶文洁对核武器十分敏感。她知道这是恒星才具有的力量,她更清楚,宇宙中还有更可怕的力量,有黑洞,有反物质等等,与那些力量相比,热核炸弹不过是一根温柔的蜻烛。如果人类得到了那些力量中的一种,世界可能在瞬间被汽化,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
/对人类本质的思考,使叶文洁陷入了深重的精神危机。她首先面临的,是一种奉献目标的缺失。她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需要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一个伟大的目标。现在却发现,自己以前做的一切全无意义,以后也不可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追求。这种心态发展下去,她渐渐觉得这个世界是那样的陌生。她不属于这里,这种精神上的流浪感残酷地折磨着她。在组成家庭后,她的心灵反而无家可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