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ice to Meet You》(Jessie J自传)-第一章

2023-06-17 12:53 作者:平手与白日夢大師  | 我要投稿


译者注上图配文:“第一章 妈妈最懂

‘妈妈最懂我的苦日子有多糟//老爸也总讲笑话逗我笑//我不开心时妈妈总知道//她总把安全感带到……’

《妈妈最懂(Mamma Knows Best)》【1】”

【1译者注:后续大部分章节的封面都是取自JJ歌曲中的某段歌词。《妈妈最懂(Mamma Knows Best)》,由Jessie J演唱,收录在Jessie J的专辑《Who You Are》中

第一章:妈妈最懂

 

自打我出生在床头柜旁,到学唱“一闪一闪亮晶晶”,童年之初便已充满冒险与欢乐,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我亲爱的家人们。


重新自我介绍

 

哈喽,我是Jessica。很高兴见面咯……

1988年3月27日,我出生在爸妈家的床头柜旁。我是上午9:27出生的,就出生在家里,我一直在这个家和我妈妈、爸爸还有两个姐姐一起住,直到十四岁。这栋房子在埃塞克斯郡(Essex)【2】的七王镇(Seven Kings)【3】——就在七王车站附近,沿路还有条可怕的小巷。偶尔就会有“墩墩墩”的动静。我常跟别人说起这个。

【2译者注:埃塞克斯郡(Essex)在英国东英格兰大区,位于英国东南部,面积3670平方千米,人口140万(2011年)】

【3译者注:小型城镇,在伦敦外部,隶属于埃塞克斯郡(Essex)】

我出生时,被脐带死死缠住了脖子,因而我诞生之初被勒得像个紫薯。我的两个个姐姐,汉娜(Hannah)和瑞秋(Rachel)也都在场——这是我家头一次“大团圆”。我出生时瑞秋(Rachel)五岁,汉娜(Hannah)七岁,她俩都在卧室等着看我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毕竟爸妈事先也不知道我的性别。

爸妈决定在家里生下我,因为我的两个姐姐都是在医院出生的,我想我爸只是想让我妈在家里生我的时候能舒服点儿。家里还有我出生瞬间的那张照片,不过我猜,要是我敢放进这本书里,我妈肯定饶不了我!

我的全名叫杰西卡·艾伦·科尼什(Jessica Ellen Cornish)——“杰西卡(Jessica)”是我姑奶奶的名字,“艾伦(Ellen)”嘛估计只是我爸妈喜欢这个单词吧。我妈妈的中间名是“杰西(Jessie)”,所以我用它做了我的艺名,能用这么个和家庭有渊源的词做艺名还是挺不错的。老实说,艺名后面的那个“J”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每当我这么说,总能成功让别人失望到)。毕竟人们总爱问这个字母到底代表什么,但原因大概每天都不一样。今天可能是“Jessie·‘J’oker”,因为我刚和朋友煲电话粥时把她逗笑了,*创意多端*。选这个字母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读音听起来顺耳,而且也算朗朗上口吧。现在“杰西卡·科尼什(Jessica Cornish)”是我作为词曲作者时的专用名,而“Jessie·J”是舞台演出时专属【4】。

【4译者注:JJ曾在采访中透露过,“J”也可能是代表Jazzhands——是一种爵士舞形体动作,致自己的学舞生涯,的确是每天的意义都不一样】

我的朋友和家人都习惯叫我“杰西卡(Jessica)”,不过我还得多多习惯别人叫我杰西(Jessie)。

我之前听家里人说我的籍贯其实是红桥查德维尔希斯的布莱顿(Redbridge,ChadwellHeath,Brighton……)【5】,……不过我确实是在七王区(Seven Kings)长大。瞧瞧我:第一章开始就把老底全揭了。BOOM!

【5译者注:Redbridg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布莱顿是英格兰南部海滨城市】

我非常喜欢爸妈那所房子。那是一栋带阁楼的独立四居室房子。姐姐们住在上面那种LOFT复式阁楼里。小时候我总是很嫉妒,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她们就像住在城堡的顶端一样。我对这所房子有着如此强烈的情感,也是因为我的童年记忆都在那里,毕竟那是我的出生地。所以后来当我的姐姐们搬出去后,突然感觉房子太空旷了,只有我和爸妈三个人,根本住不下。

我估计大家在孩童时期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搬家的那一天吧,我也是。幸运的是我们搬家的时候,不需要给我换学校,我仍然可以见到我的朋友们,所以我只需要习惯新家和新地方就好。但我们搬家那天我哭得很厉害,我记得很清楚。我每个房间都进去一遍,哭着和每个屋子告别。还挺有戏剧性的感觉。我当时还穿了一身全黑的。好怪。

我最早的记忆是和父母还有姐姐们外出享受家庭假日的日子。我爸爸会带我和姐姐们游泳,然后我们总是去温比(Wimpy)【6】那家店吃薯条和奶昔。直到现在,我每次游泳还是想吃薯条和奶昔。的确算是度过了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如果让我回想小时候,我会想到的是——下了雨还在外面到处跑,舞蹈学校,女生之夜,伦敦大冒险,在花园里露营什么的,当然还有去康沃尔郡(Cornwall)玩【7】。不必说,这些确实坚实地维系着我们的生活。

【6译者注:温比(Wimpy)由美国人爱德华·金(Edward Gold)于1934年创立,第一家店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布鲁明顿,后成为跨国快餐店连锁品牌,1950s起就已经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快餐店之一】

【7译者注:康沃尔郡(Cornwall)是英格兰西南的一个郡,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53万,盛产锡矿,有2000多年的采锡历史,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产锡区之一】

每年复活节,康沃尔郡(Cornwall)都是我们度假的必达之地。我想起我妈把那些亮黄色的反光贴纸贴在我们的外套上,这样我们就不会被车子撞到或者跑丢了——我们看起来就像几根大号荧光笔。我爸老是搞恶作剧,让我们笑得喘不上气。当然也落不下蝴蝶屋(butterfly houses)【8】和弗拉巴德公园(Flambard’s)玩(世上最棒的主题公园)【9】。

【8译者注:康沃尔郡(Cornwall)存在一些稀有蝴蝶品种,受当地政府及环保组织定期观察和保护】

【9译者注:弗拉巴德公园(Flambard’s)位于康沃尔郡(Cornwall),是游乐园和战争主题博物馆混搭风格的旅游场所】

有很多人会在外过夜;我爸妈也时常让我朋友们留在我家过夜。我对此都习以为常了。星期六晚上,我大多会和朋友们在一起过夜。可现在我长大了,才意识到我的父母是多么慷慨;他们对我所有的朋友都是很友爱且慷慨。虽说我家没有大富大贵,我们也没有什么名牌或者时髦衣服,不过我从来不在意这些,因为爸妈已经尽己所能来带给我们最好的生活了。

我们大概每五年出国玩一次,去科孚岛【10】或马略卡岛【11】,但我们每年都会去康沃尔郡(Cornwall),住在大篷车。我记得七个小时的汽车旅行还挺憋屈的,随身听也是充满了电才走;我超级喜欢我的单词搜索书,我们还讨论关于复活节帽子游行(Easter bonnet parade)【12】的点子。真的是当成一个特别严肃的事儿在认真讨论*严肃脸*。

【10译者注:科孚岛(Corfu)是属希腊克基拉州的一个岛屿,面积580平方公里,是爱奥尼亚群岛中第二大岛屿】

【11译者注:马略卡岛(Mallorca)是西班牙一处旅游胜地,位于地中海,面积3640平方公里】

【12译者注:复活节帽子游行(Easter bonnet parade)是复活节的习俗之一,人们带着自己做的稀奇古怪的帽子参与巡游。只有部分地区有这个习俗】

译者注上图配文:“我在康沃尔郡(Cornwall)的马利恩(Mullion)【13】唱歌。”

【13译者注:马利恩(Mullion)是康沃尔海岸外的一个旅游景观岛,是大型黑背鸥和鲱鱼鸥的筑巢地】


我的第一次芭蕾考试


白羊座大冒险

    我人生中吐出第一个词语是“果酱热”(jam hot),来自Beats International【14】的歌曲“Dub Be Good To Me”【15】的一个词组。那时我才一岁多。姐姐会不断地给我唱,所以我只选择了其中最简单的一个词来唱。

【14译者注:由来自布莱顿(Brighton)的英国歌手诺曼·库克(Norman Cook)创建,成员有6人,1988年成立,1992年解散,只 发行了两张专辑】

【15译者注:发行于1990年】

“果果果果酱酱酱酱热!!!!!!”

虽然我小时候喜欢唱歌和跳舞,但艺术表演才是我最初的主要爱好。我喜欢创作和绘画,即使现在这两样也依然能让我很放松。坐下画点儿什么——很有助于我集中注意力,并且还能让我暂时从很多事情中逃离出来一会儿。我喜欢表演,喜欢扮演个什么角色。我很喜欢扮演另一个角色,可以让我暂时进入新鲜的世界,让我所有的压抑都消失,暂时成为另一个人。尤其是当我小时候,总是身体不舒服,这会帮助我忘记痛苦。表演这个事情,直到现在仍然让我着迷——电影、戏剧和人物塑造。我总是唱歌跳舞,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这种娱乐方式,还能让别人也快乐。我喜欢看家庭视频,四处疯跑,发出鲸鱼的声音,假装是电视……你说普通小孩的娱乐活动?不啦谢谢。

我简直是个话痨,因为我有两个姐姐,所以她们嘴里蹦出的新鲜词汇总是催着我尽快学习。我总是急于赶上她们——“我要早熟!”我曾经这么告诉爸妈。我的姐姐们过去经常给我弄额外的“家庭作业”,所以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可以一周里好几天都只用法语交流。每个6岁的孩子都得能做到吧?LOL【16】。

【16译者注:Laughing Out Loud,英美网络流行语,其实就是“哈哈”或者“大笑”的意思】

我唱歌停不下来——随地大小唱。我第一次演出是在我三岁的时候,我在康沃尔(Cornwall)的一个房车公园用录像机录唱了《一闪一闪亮晶晶(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然后用这个参加比赛。我当时穿一件紫色针织套衫、一条碎花紧腿裤和一双洋娃娃鞋——看来是跟我现在风格没啥太大不同。姐姐们帮我录的,结果我还是砸锅啦,即便当时才3岁,也够尴尬了。我知道我搞砸了。

最后我这个作品输给一个唱《红衣女郎(Lady in Red)》【17】的6岁男孩。不过他肯定做不到好几天都用法语说话,哼!

【17译者注:此处可能是指英国歌手克里斯·蒂伯(Chris De Burgh,1948年10月15日—)发行于1986年的《红衣女郎(Lady in Red)》】

我们仨还有个绰号叫“康沃尔肉夹馍三人组(The Three Cornish Pasties)”:我唱歌,瑞秋(Rachel)吹长号,汉娜(Hannah)弹钢琴。我们的成名曲是“我们是康沃尔肉夹馍1、2、3!”哦耶,我们酷毙了。

周六下午,我们一般会在客厅里给爸妈表演,直到我们后来有了更大的舞台——比如爸妈的花园,在那儿给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唱歌。我们仨穿着高腰牛仔裤、黑色T恤衫和雷朋牌太阳镜(RayBans)【18】——现在想想,我的着装风格感觉真是从未改变。谁知道呢,没准儿有一天我们三个还能重新组个组合?我的姐姐们可以在我的巡演中当当龙套。是我的话我绝对花钱买票去看她俩表演。

【18译者注:雷朋牌太阳镜(RayBans)是美国太阳镜品牌,由博士伦公司于1930年推出】

我还留着我在康沃尔(Cornwall)的房车公园里扮成“海鸥希德(Sid the Seagull)”【19】的照片。我举着希德的神奇火炬,其实是我妈帮我用卫生纸做的。我小时候真是什么秘密都没有。我一直很诚实,这绝对是我从未变过的品质,我一直都直抒胸臆,但我现在是个保守秘密的专家了。

【19译者注:此处应该是指布莱顿足球俱乐部【Brighton & Hove Albion F.C.】

的吉祥物Gully——一个长着橘黄色头发和黄色喙、穿着蓝白条纹球衣的白色海鸥,这个俱乐部成立于1901年6月24日】

在康沃尔(Cornwall),你要么站“海鸥希德”队,要么站“蜥蜴利兹”队。我们从始至终都是希德队。我爱希德,虽然那时我不知道它其实是个18岁穿着海鸥皮套的演员,但当时只觉得它很神奇。我大约14岁的时候,我们回到康沃尔那里度过了最后一个家庭假期,结果我们居然被塞进了“蜥蜴利兹”那一队*震惊*,真不爽……开玩笑啦。整个假期,这事儿成了一个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的笑话。即使现在,如果有啥不如意,我们也会怪利兹。老天保佑利兹。我父母在康沃尔(Cornwall)度了蜜月,所以我们对这个地方真的是太熟了,从彭赞斯(Penzance)【20】、卢伊湾(Looe Bay)【21】到马利恩(Mullion)。爸妈总会给我们讲很多他们俩一路走来的各种见闻。

【20译者注:彭赞斯(Penzance)属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郡,距离伦敦约490公里,离普利茅斯约125公里】

【21译者注:卢伊湾(Looe Bay)位于康沃尔郡南部海岸】

康沃尔(Cornwall)仍然是我世界上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它有一种单纯的美。对我们一家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度假玩得很开心。那时候大家都是“苦中作乐”,乐趣都是自己找的,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脑游戏、黑莓(Black Berrys)【22】或Sky+【23】。我们会假装把一棵树当成一座城堡,树枝是蛇,试图谋害我们,而爸爸是怪兽。爸妈在这方面真的都很棒,总是鼓励我们发挥想象力,玩耍、唱歌、跳舞和画画方面也是。

【22译者注:黑莓系统是加拿大黑莓公司为手机端研制的操作系统,外国比较常见。】

【23译者注:Sky+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卡带式游戏机】

我和姐姐们很亲。不过她俩年龄比我大挺多,我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有次看她俩还化完妆去看《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Show)》【24】或夜店泡一宿,小时候我真的很嫉妒她俩能去这两个地方而我不能。她俩可以比我睡得晚很多,可以看《流行语(Catchphrase)》【25】综艺,而且我记得那个节目是在晚上六点一刻播的啊,这都不让我看,可见那时候我睡的真是够早。

【24译者注:《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Show)》是一部喜剧歌舞电影,于1975年8月14日在美国上映,时长100分钟】

【25译者注:《流行语(Catchphrase)》是一档综艺节目,选手通过看图抢答竞猜来为自己支持的慈善机构筹款】
瑞秋(Rachel)和我有个袋子,上面画着像《哈利·波特》里面的那种月亮和星星的图案。我们瞒着汉娜(Hannah)把糖果藏在里面,还把它藏在衣柜里。现在看来很卑鄙,我们俩也是最近才向她坦白这件事。搞笑的是她并不介意。我们俩当时几乎是所有的零花钱和时间精力都拿来搞糖果和巧克力,然后藏起来,悄悄大快朵颐。小时候干的事情真是奇特又古怪。我记得我们以前会把随便什么东西倒在碗里,放在散热器上,看看一晚上会发生什么。对我来说这太有科学实验的味儿了,而且碗里连牙膏和草皮等等啥都有。

我四岁时,父母告诉我,可以送我去附近的舞蹈学校上芭蕾舞课。我激动死了。当时有家文恩舞蹈学校(Wenn Stage School)在我们住的街道尽头(沿着那条可怕的小巷),在七王区(Seven Kings)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每周都去上几次课,直到我十二三岁。我是从芭蕾舞开始学起,后来又学踢踏舞和现代舞。真是在那里消磨了不少时间,包括学戏剧、唱歌和爵士乐等等。我也真是够幸运的了,有一对能支持我追求兴趣的爸妈。

我在文恩舞蹈学校(Wenn Stage School)的时候,加入了克拉克斯儿童剧团(Krackers Kids Theatrical Agency),通过剧团的关系,我在Nickelodeon【26】的广告“你在吗(Are you in)”中获得了角色。不知道还有人记得那个广告不?我后来又在《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27】中得到了“布拉特(Brat)”这个角色,这部剧是我连续两年担任儿童主角之一的戏剧。在学校学业和业余表演之间进行切换还挺难得,但我很喜欢。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表演生涯。那时我都是九岁的大人了,所以我是认真的。哈哈!

【26译者注:尼克国际儿童频道,是美国1977年上线的一个有线电视频道,内容主要面向少儿群体】

【27译者注: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是Mary Hayley Bell的小说,曾经被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和作词家Jim Steinman合作改编为音乐剧】

我还参加了英国艺术奖赛事(The BRITish Arts Awards),这是一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舞蹈学校在不同类别才艺中进行比拼的赛事。我参加了很多类别,表演和唱歌就是其中的两个项目。我有一次当着鞋店店员跳芭蕾,还顺便演了一个角色,绝对够尬。我应该找找当时那个视频把它传网上,肯定尴尬至极。我记得文恩舞蹈学校(Wenn Stage School)在YouTube【28】上发布了一些我小时候表演的视频。其中有个我演的“阿拉丁(Aladdin)”,那个绝对经典。*害pia*。

 【28译者注:视频网站,2005年注册于美国加州,隔年被Google收购】


家庭纽带

我们是个大家庭。我妈有四个兄弟,我爸有三个兄弟,
所以有很多叔叔婶婶和表亲,还有很多孙辈。

我姥爷在我三岁左右时去世了,我还记得他的笑容,他以前经常和我还有姐姐们一起玩。我仍然有我们一起玩儿的照片。我妈妈的妈妈,就是我姥姥,她超酷,她也使我对星座、长指甲和绿色物件着迷。

我三岁时,我奶奶也去世了——我跟她的相像程度简直惊掉你下巴。我最近看了一张照片,我们的眉毛和笑容都如出一辙。我爸爸的爸爸,我爷爷,和我爸爸一样诙谐讨喜,爷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鼓手,他妻子也就是我奶奶,总是让我帮她梳头发和化妆,还给我糖吃。

我妈妈,罗斯(Rose),年轻时是跳芭蕾舞的,看着老照片,感觉我们俩的身材完全一样。我妈现在是一名小学教师,已经做老师将近二十年了。我爸爸,史蒂夫(Steve),一直想做喜剧演员,他是我认识的人里最有趣的。他干了二十五年的社会工作者。我的两个姐姐——以前都想当演员,因为她们喜欢戏剧。不过我姐姐汉娜(Hannah)现在是专业摄影师,和姐夫与卡勒姆(Calum)婚后生了2个漂亮的小孩。瑞秋(Rachel)是一个诗人,嫁给了皮特(Pete),有个可爱的儿子。

我的姐夫,卡勒姆(Calum)和皮特(Pete),已经像是我兄弟一样亲了,他俩很有安全感。我们聊汽车、音乐和电影。全是男生领域。吼吼吼。

不得不说有件事儿还挺尴尬的,就是我们过去常常在周六下午举行“家庭会议”,或者如果我们吵架了的话,爸妈会让我们坐下来,问我们“到底怎么啦?你有啥想唠唠的吗?”所以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和坦诚的家庭,小时候大人教导我们说,一定要与爱你和关心你的人坦白你的问题和感受,这样家庭才能健康长久。

其实我从不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直到现在都是这么想,我爸妈总说,“把噩梦都清走,把美梦摆出来。”我们总是坐下来一聊就是个把小时,聊的都是我们觉得有必然唠唠的事儿,然后放上一些我们喜欢的音乐,让我们所有人都嗨起来。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29】、疯克德里克乐队(Funkadelic)【30】、D.Train【31】、琼·艾玛崔汀(Joan Armatrading)【32】、鲍勃·马利(Bob Marley)【33】和特蕾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34】。这些都是能直击灵魂的funk音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9译者注: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1933年5月3日—2006年12月25日,美国歌手,被誉为美国灵魂乐教父,说唱、嘻哈和迪斯科等音乐类型的奠基人】

【30译者注:疯克德里克乐队(Funkadelic),美国乐队】

【31译者注:D.Train,二人乐队组合】

【32译者注:琼·艾玛崔汀(Joan Armatrading),1950年12月9日—,英国词曲作家、英国创作歌手和吉他手,曾获格莱美奖三次提名、英国音乐奖最佳女艺人提名】

【33译者注:鲍勃·马利(Bob Marley),1945年2月6日—1981年5月11日,牙买加唱作歌手,雷鬼乐鼻祖】

【34译者注:特蕾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1964年—,美国女歌手】

当我探索自己的音乐口味时,我发现了TLC【35】和辣妹乐队(Spice Girls)【36】。我一直想成为Posh,可惜大部分时候不得不当Sporty【37】。我姐瑞秋(Rachel)超迷彼得·安德烈【38】,以及老牌说唱,比如“奔跑DMC(Run-D.M.C.)”【39】。汉娜(Hannah)喜欢“接招合唱团(Take That)”【40】。我记得有一年她吃了一整块Take That蛋糕。现在我甚至能跟盖瑞·巴洛(Gary Barlow)说上话了【41】,汉娜(Hannah)还是觉得神奇。不过可惜这些都不是我那时最喜欢的乐队;至于我嘛,5ive乐队【42】才是我的一切。音乐始终是我们家庭生活的主线,是家里人共享天伦共同欢乐的桥梁。

【35译者注:TLC,美国女子乐队,三名成员,成立于1991年,原名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

【36译者注:辣妹乐队,也叫辣妹合唱团(Spice Girls),英国女子组合,成立于1996年。五名成员,包括爱玛·伯顿(Emma Bunton)、杰瑞·哈利维尔(Geri Halliwell)、梅兰妮·布朗(Mel B)、玫兰妮·切斯霍姆(Melanie C)和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 Beckham)】

【37译者注:辣妹乐队的五位队员人设各异,像五种味道,其中梅兰妮·布朗(Mel B)象征奇特搞怪(Scary),杰瑞·哈利维尔(Geri Halliwell)象征性感红发(Ginger),爱玛·伯顿(Emma Bunton)象征可爱宝贝(Baby),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 Beckham)象征典雅高贵(Posh),玫兰妮·切斯霍姆(Melanie C)象征时尚运动(Sporty)】

【38译者注:彼得·安德鲁(Peter Andre),1973年2月27日-,澳洲男歌手】

【39译者注:奔跑DMC(Run-D.M.C.),美国著名说唱乐队,东海岸嘻哈派代表】

【40译者注:Take that,也叫接招合唱团。是英国男子流行演唱组合,成立于1990年】

【41译者注:盖瑞·巴洛(Gary Barlow),1971年1月20日-,接招乐队队长级人物,负责大部分词曲创作和主唱】

【42译者注:5ive乐队是一个英国乐队组合,成员5位:Scott、Rich、Abs、J和Sean。1997年出道,2001年9月解散】

我和姐姐们去参加家族婚礼。不得不去!


校园

后来我上了古德梅斯(Goodmayes)小学,我妈妈也在古德梅斯(Goodmayes)的幼儿园当老师。姐姐们也都在,那也的确是所挺棒的学校。挺有意思的,因为我故地重游的时候总觉得这个学校怎么那么小,但我小时候又觉得那儿真是太大了,就像一座无尽乐趣的迷宫。我妈妈在那里当老师,这就很酷。不过她也有唯一一次给我丢人了,是在红鼻子节(Red Nose Day)【43】。她拎着一个迪西(Dipsy)(就是绿的那只天线宝宝)【44】的包包,自己戴着个大红鼻子,然后就这么走过学校操场。我只能说,“那个真的巨尴尬。”不过直到现在,我的朋友们依然觉得她是他们那儿有史以来最好的老师之一——她总是体贴周到,总是先人后己。

【43译者注:红鼻子日(Red Nose Day)是英国节日,1988年由喜剧救济基金会发起,每两年举行一次,节日目的大多以慈善为出发点】

【44译者注:《天线宝宝》(Teletubbies)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与Rag Doll公司合作的幼儿节目,发行于1997年到2001年,主要受众是一到四岁的儿童。天线宝宝共4个,分别是红、黄、绿、紫四种颜色,都是演员戴皮套扮的】

每个老师打的评价都是:“杰西卡(Jessica)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孩子,前提是她别老上课接下茬,或者扰乱别的小朋友的注意力。”老实说,现在再对我评估的话,内容估计也是差不多,我是很专业,但我投入的时候就很爱傻钻牛角尖。

我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我假装生病,这样我就可以逃课回家啦。我当时嚼烂了一些小饼干,然后又当众吐出来,我记得当时我在想:‘哈哈哈,我做到了,我真是瞒天过海!”然后我妈妈过来,简单说了句:“你刚刚嚼了一块消化饼干是吧?”尴尬,因为我为了逃课真是下足了辛苦,甚至搞出这么大动静,然而……老妈一下就猜到了。看来真是只有妈妈们才能一眼看破。

我小学的时候单簧管学得很差。如果我不努力的话,妈妈就不给我买新簧片。所以当我在学校集会上表演时,吹得稀稀拉拉吱吱作响,听着就跟某种单簧管混音似的。

我们会做一个叫“Show and Tell”的活动,每个人必须带一些东西来向全班展示,讲一个故事,或者表演一首歌或舞蹈。我和我朋友汉娜(Hannah)本来打算跳踢踏舞,但塔芙老师(Mrs Taffe)把我俩给忘了。于是我们穿着紧身衣和踢踏鞋坐在最后面,所有人都看着我们,我俩冻得要命。那首歌我记不得了,但我还记得那支舞。我现在还会跳!

我在学校时,跳舞比唱歌多。我喜欢在长椅上琢磨舞蹈动作。我真是把这些当成正经事在做,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趣。我和朋友霍莉(Holly)——她现在仍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俩还排了MN8【45】的《送你一个小玩意儿(I’ve Got A Little Something For You)》的舞蹈,表演的时候,她腿踢得很高,结果一脚踢在自己鼻子上,简直了,霍莉(Holly)经典名场面。

【45译者注:MN8,一个乐队】

我还记得在乡村舞蹈俱乐部和去布朗尼店(Brownies)【46】,我喜欢那个收集徽章的活动,好像我收集徽章的那个挎包还在家里不知道哪儿搁着呢。当时有个布朗尼徽章的任务是沏茶,沏茶就能得会长。听起来很简单,但我把茶水打翻了,还把自己烫伤了,不得不被带到A&E【47】去买烫伤膏和特大号的粘连绷带,唉看来我是不配得徽章。不过也挺尽兴了,而且我还有了能在“Show and Tell”活动里跟大家分享的素材。虽然最后我也没拿到徽章,欢迎在座的各位尽情嘲笑。

【46译者注:布朗尼(Chocolate Brownie)是一种美国蛋糕,发源于美国19世纪末】

【47译者注:急救室,Accident & Emergency】

我是和一个叫哈希米(Hashmi)的女孩一起长大的。她住在我家对面那条街,我们一起干了很多事,包括布朗尼店里那些事儿。我们穿同样的衣服,一起度过了所有的童年时光。我记得有次下雪,我们都步行上学,都戴了帽子。那会儿大约七岁,在街上疯跑,摇着头,让帽子上的线球来回乱跳。即使现在,当我戴那种线球帽子时,我也会这么玩儿。很有趣的是,这些记忆和物件一直伴随着你成长。我们致力于搞终极挚友的那一套——什么我俩专属的盘子啦、杯子、衣服和午餐盒什么,都是友情限定标配小玩意儿。

哈希米(Hashmi)教我古吉拉特语(Gujarat)【48】。我小时候经常说些古吉拉特语,我希望现在还能记得一些。她教我那儿的歌和单词,你看她爆笑不止的时候,肯定是因为她教我对她的家人说粗鲁用语,然后我成功惹上了麻烦。网上还有我用古吉拉特语唱歌的视频。

【48译者注: 古吉拉特邦(Gujarat)是位于印度最西部的一个邦】

小学时候我就是个吵闹的傻帽;不过其实和其他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只是想融入团体。我喜欢拽着攀爬架,假装荡秋千,我总穿一件亮橙绿色的Ellesse运动服【49】。我有几次穿得很假小子;我只喜欢编舞蹈套路,但踢足球或做运动一类的倒也没问题。我记得有一次我逼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椰菜娃娃玩具(Cabbage Patch Kids doll)【50】,因为每个人都有。可当我去和其他玩娃娃的女孩一起玩时,她们就只是嘲笑我。说到底,我其实更喜欢精灵宝可梦(Pokémon)【51】、弹钢珠(marbles)和康克(conkers)【52】。

【49译者注:Ellesse是意大利高级运动服品牌】

【50译者注: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Kids doll)是一个美国的玩具系列,类似洋娃娃,还有配套动画片】

【51译者注:宝可梦(ポケモン)(Pokémon)是日本系列游戏,早期在游戏机端,后改编为系列动画,衍生体系非常庞大。中国习惯叫“神奇宝贝”或“宠物小精灵”,其中有著名卡通形象皮卡丘】

【52译者注:七叶树果(conkers),这里是指一种儿童游戏,双方用系在绳上的七叶果轮流互击,以击破对方的七叶果的一方为胜】

生日派对是我父母经常要大搞一番的特别是像。我们会在外过夜,看魔术表演(魔术师说话时口水四溅,我永远记得他。可惜他又不是迪纳摩(Dynamo)【53】,我们会去儿童乐园,艾尔娱乐屋(Al’s fun house)(我还在那儿弄丢了我的蓝色丝绸钱包,里面有60英镑呢。我不小心掉在停车场了,当我们回去找时,它居然还在。我还记得那天我穿着阿迪达斯慢跑裤,有静电的那种)。我十三岁时参加了一个70年代主题生日派对,我穿了一件金色的裙子。我请一个男孩跳舞,他说:“我对金色过敏。”我很伤心,毕竟我比所有的男孩都高。融入群体从来都不容易。LOL笑哭。

【53译者注:史蒂芬·弗拉伊内(Steven Frayne),又名迪纳摩(Dynamo),英国著名魔术师,1982年12月17日—】

有一年我去参加一个高尔斯布鲁克派对(Gorsebrook party)(那是一个休闲中心)【54】,我记得当时天气很热,霍莉(Holly)和我在外面跳舞——我穿着蓝色的喇叭裤。(现在的穿搭更水)十岁的年纪,我和霍莉(Holly)到处乱转,我们在休闲中心旁边发现一个吸毒昏迷的人。他的狗趴在地上,一直舔他的脸。我以自己的极速跑去找大人帮忙,后来救护人员说我们俩可能救了他的命。

【54译者注:是西米德兰兹郡下辖城市,位于英国伍尔弗汉普顿】

我和哈希米(Hashmi)在小学
我在《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 on The West End)试镜时撞到头


心跳“动乱”

人生中第一场大病是在我七岁的时候。我心跳不规律。我爸爸患有沃尔夫-帕金森-怀特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55】,所以他总是很会解释我发病时的种种原因和感受。

【55译者注:沃尔夫-帕金森-怀特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心脏在一段时间内异常快速跳动。 病理原因是心脏中的额外电连接导致心跳异常】

说到健康,我最不喜欢被蒙在鼓里。如果我病了,请直白点儿告诉我。如果你有病还要和我相处,也请直说。如果我的检查结果不正常,麻烦直接告诉我;从我小时候起,我就喜欢知道真相,这样我就可以为了应对困难而提前做好准备并坚强起来,无论这个困难是大是小,保持积极的态度总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的健康状况没有以前那么糟了。当然也不是痊愈了,还是有一点病根留着。但我必须确保自己状态还行,我得能照顾好自己,不要太累过头。我必须自己认清现实。我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紧,所以待两年就得淡出一段时间。就像其他人一样,我必须时不时地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休息。

身体头回出问题是我们在艾坪森林(Epping Forest)玩儿的那次【56】。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每当我想起那天,第一印象就是Wotsit【57】!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因为我吃了一包这个薯片还是什么,反正我对那天最清晰的记忆是一包Wotsit薯片。

【56译者注:艾坪森林(Epping Forest)位于英格兰东南方,在大伦敦东北方和埃塞克斯郡的边界,曾是皇家森林,现在伦敦市法团管辖】

【57译者注:Wotsit是英国Walkers食品公司旗下的一款薯片食品】

当时我们出去了一整天,之后正要回车上,我爸爸说,“想赛跑不”,于是我们开始跑步,但我摔倒了。毕竟我总是搞怪和扮傻,所以即使是回到过去,我爸可能依然会觉得我在捣乱恶作剧。但我当时动都动不了,甚至无法呼吸,我爸这才意识到很严重,于是他赶紧开车把我送去了医院。我既害怕又困惑。奇怪的是,当你觉得自己状态很好的时候,却突然发生这种意外,自己根本想不透,感觉也真的可怕。

当你有心脏问题时,最糟糕的反倒是当你刚开始做恢复训练时,当时只允许穿着胸罩进行跑步测试。听起来很搞笑,但我之前觉得这个比任何事都紧张。
    小时候有很多医生都会为了检查而用手戳你,摁你,那时候的尴尬超过了恐惧。虽然有时只是很痛,但做回声扫描确实会弄痛我。现在我做扫描和心电图时都会笑出来,因为怕痒。
    我爸妈从未让我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我只是没法像其他人一样跑得那么快。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候都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基本上可以帮你心脏进入正常节律的药,但副作用是低血压。我记得我经常崩溃和癫痫。后来我开始变成医院的常客。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Bugsy Malone》中扮演Blousey【58】。他们让我白天出院排练,但我必须连夜赶回医院。这感觉就很奇怪:就像是在医院“蹲监狱”,因为有人一直监控我。把一些监视器之类的东西挂在我身上——以便在我发病时报警。我父母从未为此恐惧或担忧,他们试图将这些事情变成我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因此我没有什么异常的体验和感觉。也是因为我父母的原因,心脏病成了件没啥大不了的小事,至少对我来说很稀松平常。我的朋友们也很棒,他们大概都忘了我有这个毛病,这种态度正是每个人小时候想要的,只是想被别人接纳。

【58译者注:一出音乐剧,主旨是讲小孩子战胜黑帮的故事】

我想我可能是那种三岁看不大的孩子,没人会料到我将来长大能干啥职业。因为那时候我就只是一个体弱多病、瘦骨嶙峋的女孩,皮肤老带着淡淡的青紫色,快把医院当家了。

我一般表现很正常,可突然就不行了。每到这种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我是个病人。我觉得自己很擅长掩饰,我知道现在都很擅长。

从八岁到十四岁,我每几个月就去埃塞克斯郡的圣乔治医院(King George Hospital)【59】复查一次。那儿一般都能进行常规测试和监控。他们给了我24盘磁带,然后把心电感应片贴在我的皮肤上。我倒是喜欢粘在我腰带上的小按钮,每次我心跳不规律时,我都会按下按钮,让它在磁带上标记出来。然后他们会查看我的实际心跳,看看当我按下按钮的瞬间我的心脏是哪里不对劲,感觉是种很惊人的医疗技术。

【59译者注: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院(King George Hospital)创立于1733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医院之一】

虽然我经常住院,周围总有不少病情比我更严重的孩子。幸运的是,我从没在医院住太久,起码还能正常交朋友和上学。

我总是很害羞;现在还是。信不信由你,我时常还是独处,不太出去疯。我喜欢到处观察,这就是我在医院干的事。我过去喜欢坐着玩猜字(crosswords)【60】,我会画点素描或者油画。写歌、写诗、画画就是我在医院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了。

【60译者注:就是纵横字谜,常见于报纸游戏板块,横向和纵向填入字母,可以组成词汇,类似拼字成语】
     我爸妈每天都在那陪我,跟我聊足球或者天气什么的,跟我一起玩猜字,或者就只是让我有点事儿可做。其实我生病的时候记忆最深的还是父母为我付出了多少,反倒不怎么记得我如何难受什么的。

11岁时我不得不做个消融(ablation)【61】,当时我被送往大奥蒙德街医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62】。消融(ablation)是一种手术,他们在你的腹股沟和肩膀上植金属丝,这样就能让你的心脏进入规律的跳动节奏。术后我从麻醉中醒来,赶紧问:“手术成功没?”爸爸回答道:“没呀,你腾云驾雾跑了十万八千里结果啥用没有。”这一下就把我逗乐了,这就是为什么幽默对我来说是一种如此强大的力量。我觉得如果你沉浸在怀疑和消极中,这对你真是没有丝毫帮助。只有笑,才能把良好的能量和积极的想法注入体内,笑才有益健康。

【61译者注:消融手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频率将组织从体内清除的医学技术,用于治疗许多不同的医学问题,其中包括心脏消融】

【62译者注: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简称GOSH)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于1852年成立,专门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时至今日我依然很迷熔岩灯(lava lamps)【63】的原因之一,就是GOSH里有一间放松室里就有这个灯,手术后我会进去坐着,我躺在地板的床垫上。我一直想要个有这种房间的屋子!

【63译者注:熔岩灯(Lava lite、Lava lamp)又称为蜡灯、水母灯、岩浆灯,由英国工程师克雷文·渥克(CRAVEN WALKER)发明,名字源于其内不定形状蜡滴的缓慢流动会让人联想到熔岩的流动】

虽然大多数小朋友对我都很好,但也有一些孩子很可怕。在小学时,β受体阻滞剂确实搞得我皮肤变青绿了,这是主要副作用之一。而且我整个人看起来病殃殃的:眼睛凹陷,牙齿宽大,刘海粗大。我的马尾辫大约就四缕头发,因为我的刘海太大了。真是段悲伤日子。有几个小孩还真挺卑鄙。

译者注上图配文:“我第一次生病时,最好的朋友霍莉(Holly)陪我去哈姆雷斯(Hamleys)玩【64】”

【64译者注:哈姆雷斯(Hamleys)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玩具店,创立于1760年,坐落于伦敦摄政街,已有超过260年的历史。】


后来“校园霸凌”这个主题也成了我觉得有必要为之赋曲一首的素材。《现在谁笑了?(Who’s Laughing Now)》【65】歌词里说的其实都是亲身经历,当时别的小孩真的把我的椅子从我身下抽走,也确实朝我脑袋扔石头。《爷们般做事(Do It Like A Dude)》【66】出来后,某些人开始在脸书上给我发信息,想找我出去玩,于是我说:“噢你是那个谁来着?就那个趁我放学路上朝我扔石头的那个吧?”不过现在再成功,也弥补不了以前的痛,过去已成定局。

【65译者注:《现在谁笑了?(Who’s Laughing Now)》 ,由Astasio Pebworth Abrahams作词作曲,Jessie J演唱,收录在Jessie J的专辑《Who You Are》】

【66译者注:《爷们般做事(Do It Like A Dude)》,由Jessica Cornish、The Invisible Men、Parker James作词,Jessie J演唱,收录在Jessie J的专辑《Who You Are》中】

欺凌从来都不可怕;起码我还没受过什么殴打之类的,不过有时候话语反倒更伤人。小时候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这样热衷于伤害他人。但起码我有最棒的父母和家人,我可以回家寻求温暖。可惜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好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很想让那些同样遭受过这些的人明白,他们并不孤独。我现在收到的这方面的粉丝来信多得数不胜数,我也挺高兴,起码自己切身经历过了所有的欺凌和疾病,至少我可以写一首歌出来给大家听,总有一天能慰藉到别人。

人生路真奇妙,不过我相信有些事情就是冥冥之中受到指引的。不过嘛,世界末日的时候,又是谁在笑呢?


《Nice to Meet You》(Jessie J自传)-第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