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力发展常规潜艇,“蘑菇型”围壳039入役,充当航母杀手
近日,中国海军在报道海军某潜艇大队强军建设发展时,背景墙上出现了一艘围壳相当科幻的潜艇,该潜艇悬挂彩旗,已经正式装备服役。外界认为,这是中国列装的039C型AIP潜艇。
据悉,039C应该就是海军现役039B型AIP潜艇的深度改进型号,换装了更先进的大尺寸可变距声呐系统、和输出功率更强劲的AIP系统。早在去年7月,就已经有网友拍到了这款潜艇试航的珍贵画面,当时其“蘑菇型”围壳就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世界上只有瑞典的A26型潜艇也采用“蘑菇头”的围壳,但是等中国039C已经入役了,瑞典人的A26型潜艇还在铺设龙骨。一不小心,又领先了西方。
“蘑菇型”围壳有几个好处:利用其特殊的流体力学设计,降低航行阻力和航行噪音;其顶部的盖帽能够很好的勾住水流,能够进一步水下机动性;围壳上部有尺寸更大的内部空间,方便装配必要的电子设备。
在武器装备上,039C拥有六具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鹰击-18B反舰导弹以及新型电动鱼雷,尤其是携带的鹰击-18B反舰导弹能够攻击500公里外的水面舰艇目标,可以在敌方航母反潜火力网之外发动远程攻击,充当航母杀手。
看来,中国在发展常规潜艇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甚至有可能追上了日本苍龙级。现在的问题是:美军已经实现潜艇的全核动力化,俄罗斯军队的更重要发展核潜艇,为何中国军队依然以常规动力潜艇为主呢?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国大量建造常规动力潜艇并不等于不重视核动力潜艇,而是中国本来就需要拥有大量常规动力潜艇来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而且我们制造的常规潜艇厂家多,技术实力强横,能在竞争中击败西方强国拿下泰国和巴基斯坦的订单就能证明这一点。中国至少有三家常规潜艇生产企业,生产将会常规潜艇的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在潜艇发展上走自己独特的道路,还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常规潜艇的性能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通常来说,潜艇的静性性能是最重要的。而常规潜艇的静音性能比同等水平的核潜艇要好,这属于先天性的问题,因为核潜艇不能关闭核反应堆。常规潜艇过去的主要短板就是水下持续活动时间短,如今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AIP技术的成熟,常规潜艇的性能也获得了极大提升,甚至能持续活动一个月以上。
二、中国海军并非全球部署,常规潜艇在潜海区活动仍然拥有独特优势,有助于提升海军装备配置的层次性。美军追求全球作战能力,所以发展常规潜艇用不上,只能追求大续航力的特点,必须拥有较高的航速,否则难以实现在全球任何地点作战的能力。对中国来说,常规动力潜艇的续航能力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
常规潜艇的航行速度仍然比不了核潜艇,但是更适合在浅海活动,而中国周边的浅海面积又特别大。一个军事强国,其海军实力和武器装备一定要有层次性,攻击型核潜艇虽好,也要装备常规性核潜艇,这样才能在进攻、防御方面进行更有层次的配置。
三、提高军费使用效率,常规潜艇的建造成本在远远低于核潜艇。从中国对泰国出口潜艇的报价来看,一艘常规动力潜艇价格在3到5亿美元。美军采购一艘核潜艇的价格在20亿美元左右,像海狼级和哥伦比亚级,单艇造价可能要上百亿美元。如果不是玩军备竞赛,这种花销就要非常谨慎,对中国来说,能满足本国军事战略安全的需要就够了。
四、中国海军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周边海域的权益,常规潜艇更适用。也可以理解为,攻击核潜艇是一种远洋进攻性水下作战平台,而常规潜艇更适合于防守,中国当前需要大量常规潜艇来夺取水下战场的控制权。
与水面舰艇不同,常规潜艇是一种作战时非常难对付的非对称武器。从外部因素看,中国周边可是有日本这样的常规潜艇强国。所以,中国肯定会大力发展核攻击潜艇,也会维持一支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部队,这也是避免让日本人赌国运的重要筹码,也是遏制美军核潜艇威胁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