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视频下面评论区群魔乱舞,反驳一个人有多累?

2022-04-15 22:15 作者:辅助最棒别打他  | 我要投稿

        我做这个韩国高二历史教材视频的作用在于,全网都没有韩国历史课本的转述,当我们知道了他们是如何学习历史后,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基本知识储藏。

        以两个极端的例子为例,第一个是有营销号说孔子是韩国人,这个前几年挺火的。后面也韩国up主发视频去大马路上问韩国人孔子是哪国人,韩国人无一例外全部说是中国人。为什么和网上说的不一样呢?因为历史教科书里面,孔子的出现是在中国史的部分。 

        还有一个是前段时间又火起来的,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底是哪国。这里面就牵扯到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三个东西。知网上是有学者的论文来论证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是归中国所有,即便韩国人说是他们的,退一步说就算是有争议。韩国人表演了金属活字印刷术,那么我们可以说他没确定的东西,居然被摆到了台面上【年轻人,不讲武德】,我们要予以谴责。

        然而到部分营销号嘴里,就变成了韩国人发明了印刷术,或者说韩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颠倒是非的文章就纯粹智商税了。因为在这本历史教材里面也是有介绍印刷术的,明明白白写着是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之前的视频下面真的引发了特别多的争议,各路小将对我重拳出击,有意思的是,对于古朝鲜和高句丽起源问题评论区中还分为了几个说法不一的数个学派。他们总会抛出非常泛的概念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然而我想说要去反驳这些概念是很累的。历史学是很严谨的,每一个小概念可能都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并且我也不是历史学硕士,不要要求这么高了。

        举个例子吧也是一个跟历史有关的话题,这是某个视频原话:

        他们几乎西方大部分的高等数学基础都来源于咱们中华,咱们从甲骨文开始就已经有了从一到千到万到亿的表示数值的文字,出现了十进位制,而他们西方到了中世纪才有了十进制,而且他们西方自己也承认这个十进制来源于古印度,那古印度来源于谁呀,都是从咱们汉朝的九章算法,先是传到了古印度,再有古印度传到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传到他们西方。而那时正好就赶上了欧洲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咱们天天说的这个阿拉伯数字,其实就是咱们中国数字的一种变形,而现在计算机在使用的这个莱布尼兹二进制也是来源于咱们的易经,是在1658年,先是有一个意大利传教士叫卫匡国在德国出版的《中国上考古》一书中写到的易经,然后在1679年这个莱布尼茨才撰写了二进制算书。 至于这个西方几何数学更是完完全全使用咱们中华文明的东西,他们牛顿 鲁菲尼他们所谓的数学发明家那些个微积分几乎全部埋源于明朝的数学家王文素的导数。明朝王文素在算学宝鉴一书解高次方程的这个方法比牛顿拉夫森早了超过三百年。

        看的非常振奋人心,非常唬人。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么说和偷文化也没什么区别。他的观点是:西方大部分的高等数学基础都来源于中华、以及西方几何数学更是完完全全使用咱们中华文明的东西。剩下都是他的论据。

        第一个观点的论据部分分为十进制、二进制、阿拉伯数字。高等数学基础,我写一个很基础的高等数学很基础的三个概念,导数——x'=1,微分——y'=f(x,y),积分——fxdx=1/2x^2。哪个都和十进制、二进制、阿拉伯数字不沾边。根本不能成为论据。

        第二个观点和论据也是完全不沾边。解析几何的发明和中国就没关系。论据中也是错误百出,移花接木,用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实来作为论据。说微积分来源于明朝的导数,借用b站用户scarse的结论,明朝王文素连导数的定义都没提出来,所以根本就不成立。明朝王文素解高次方程比西方早了三百年也是对的,这也是一种数值解法,但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综上所述,门外汉就不要瞎逼逼。不是专业人士就不要乱下结论。我提供的材料是给人以一种角度来思考,而不是引起争论。以后的视频下面但凡出现告谈大论的无关内容或者谩骂的内容我全部拉黑,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何意见。


视频下面评论区群魔乱舞,反驳一个人有多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