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宋魂

2023-06-29 12:43 作者:谢惊秋  | 我要投稿

“我们……会死吗?” 早春天气仍然料峭,夜色朦胧里海面一路连缀开万盏灯火,月光还在兀自凄寒,那层层幽凉的薄雾就已悄然将这明灭摇曳的灯火尽数笼罩成黯淡模糊的团影。 他站在船头,仰望北向,周身夜色更加清寒。朦朦胧胧间月光抚过他的衣角,却不曾照亮他的眼眸,他此刻若是一尊隐于寂静夜色里的雕像,那一定是无悲无喜,有着沉默至天荒地老的愿望——如果没有这一声突兀地撕开沉寂的童音。 船头上那身影闻言一顿,平添几分活气,却仍未曾回头。只是目光更加悠远,仿佛要穿过这重重海雾茫茫夜色直抵岁月远方——抵达另一片海晏河清的人间。 他平静道“臣等会拼死护卫陛下周全。” 话音落了许久,没有回复。只是随着踉跄的脚步声,船舱阴影处踏出一个人来,稍嫌大的玉玺挂在身前,明黄龙袍,却是垂髫小儿模样,走动时似是对头上那顶冠冕都有些撑不住的吃力。这被称陛下的孩童一直走到他身旁,夜色迷雾里不见人,远看去只是两团朦胧阴影并肩凝望着海面里无数绰绰灯火倒影。 “可祖母,母妃都被金人掳去,皇兄亡故于数日前,朕匆忙即位,金人来势汹汹,将领四散,我军已退至海边……”幼帝低声着,仿佛在竭力控制情绪,但还未说完,语调已经压不住的变形颤抖“万一……” “陛下!”他喝止小皇帝接下来的话,眉间积聚起薄怒“如今我宋兵力二十万,军舰百艘,太皇太后,皇太后皆健在,我大宋血脉未绝,何能轻易妄自菲薄!” “可是……” “陛下如今处于军舰正中,安全自然无虞,您如今背负国本重任,复兴之望,当沉稳自恃,为诸君统率!”他深深望着波澜不惊的海面,身形朗朗如竹,力图对他已是末路的君主藏起血淋淋的现实——毕竟真正情况如此不堪——宋皇室仅剩这一星血脉,元朝又誓要赶尽杀绝。从扬州一路败至广东海面,国土尽失,群臣早已有欲散之意,将领也竟然叛为敌军主帅,小小朝廷摇摇欲坠。再所谓二十万兵力,一半为宫女,太监,侍卫等闲散人员,另一半在海上被迫饮海水的士兵,几乎全军上吐下泻,加之粮草被元封锁,海上苦寒气候的侵袭。这军队战斗力如何,他不愿细想——那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说着空泛无力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话语。 幼帝欲言又止半晌,只能讷讷回复“左丞相所言极是。”他当然听出帝王音节中哽咽,沉默片刻“陛下可知这数十万子民为何愿随陛下逃亡,至海不弃吗?”“为……为何?”“因我辈身为中华民族,为国家,为民族,为祖宗血脉,至死不渝,宁折不弯!” 幼帝一时失语,没了声响。长时间里只见那月光似融化在雾里,染出大片惨淡苍白。 良久,他才闻得身侧一句稚气里犹带凝噎的话“风大,丞相早些回去罢,本王……朕先回了。” 听着那稳定许多的脚步声渐弱,他脸上才终于压不住严厉神色,仰头视月,一滴泪无声砸在甲板上——如烟火辉煌,炸开满天苦涩。然他快速拭去眼角泪痕,再望那愈加黑暗的海面时,目光已如火焰明亮——明知不可为之,不过以身殉国,国灭身死,有何不舍! 次日晨光破晓时分,海雾浓厚到了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船与船之间更是不可辨别。他皱着眉看着海面,指挥军队列阵时还要安抚君王——小皇帝自从起来就若心有所感,在他身侧细细发抖。 白帆破雾,一支小船向正中龙舟驶来,那是他的部下,察觉天气异样,欲接幼帝前往边缘的船上,做好突围的准备——元军已经步步紧逼,成包围之势。“不可,万一有伏该如何?”他看着焦急的部下“不可冒险。” “可是丞相,元军此番倾巢出动,怕是……凶多吉少!”部下几乎恳求,不惜吐露出最不堪的实情。 话音未落,他感到身侧幼小的帝王轻轻瑟缩了片刻。 但他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毕竟这已经是南宋最后之希望,如何能冒险,如何敢冒险?只能让部下悻悻而返。 然而渐至正午,元军还未动作。也许是长时间提心吊胆的严阵以待耗费了太多精力,士兵逐渐松懈。 元军也或许是发现无机可乘,竟然奏起乐来,乐声欢快,传到海上“他们想必是宴饮取乐了,我们不若先休息。”他处在船队正中央,茫茫海雾里只能闻到乐声,下意识如此反应,便扶着君王进了船舱。 将领休整,宋军也稍松懈。只余船队最外一周士兵仍在浓厚海雾里四下放矢,力图让元军在矢雨中无法偷袭。 而此时,元军派出的小船已悄然盖好了厚实白布,在浓雾中悄然而至。重重雾色里,如何能辨认这白布下的船和士兵? 数声惨呼拉开了这场凄烈之战的序幕。 宋船阵几乎瞬间毁去七八只前锋战舰,桅杆 倾倒,船帆燃烧,元军船队如入无人之境,雾色里信息流通不便,后方尚不知军情紧张,前方就已经告急,一时间手忙脚乱,队列涣散——宋军气势一泻千里,将领砍断维系船队的锁链四散奔逃,海水红得浓稠,烧干了生命和希望。 不过片刻。无论他在甲板上如何高喊发令,除了惨叫声,都没有了回复。看着周围一派慌乱惶恐的船队和困于正中逃脱渺茫的王船,他心知这一刻终是来到。 他俯下身去,对眼前突遭变乱,正满脸茫然的君主郑重大礼叩拜“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叩下头那一刻不知为何,明明耳畔金戈相接惨叫不绝,明明血腥之气扑面令人窒息,他却忆起那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过的大宋繁荣图景了。 海晏河清,太平盛世啊,多令人向往。 可是越来越近的士兵惨呼声惊醒了他。他起身欲背起帝王,本以为一直颤抖着的幼帝会挣扎,但这八岁的帝王没有,他很顺从的挂好玉玺,努力爬上了他的背——他才八岁,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君王才是八岁的孩子,他什么都没有做错,如今却要承担祖先的罪责。 他竟然也犹豫片刻“陛下,若是您……”“不。在此,朕先代大宋多谢左相。”这好像总是长不大的稚儿此刻终于明白过来,仍坚定地伏在他背上。目光在生与死之间,在使命的压迫之下终于有了独属帝王的从容。现在,不像君主的君主正向着背着他的臣子微笑“国破,留此身亦无用。” 海水灌满口鼻,充斥进肺部,冰凉刺痛。 他想,他马上要尽到对国家最大的责任了——与国共死。然而下一刻,在昏昏沉沉间他已模糊的眼透过暗红的水体看见了颜色各异的无数人影在毫不犹豫的纵身,接近,扑入,沉没在海里,在他周围——意识纵使不清醒,他也瞬间意识到了那些人是谁。 是宁折不弯的华夏子民——原来不只是君臣要以死维护一个国家的尊严,也是一个民族要以死来抗争异族入侵,保全民族气节。原有船上数十万人,不论是宫女,内侍,大臣,士卒……——抛却身份,身体里淌过的都是一样的民族血脉——尽数随君王跳海自尽,共赴国难。 民族的颂歌在大海唱响,悲壮慷慨,回荡在华夏大地上,千年不朽。 第二日,日出雾散。朝阳温柔溢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这平静之所无人哭泣,没有战火,也没有了国家——除了海水红遍,十万浮尸遍布外,一切如常。

宋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