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00
如何思考?动脑筋?仔细琢磨?从哪些地方入手或许能达到仔细动脑的目的?我从小就知道了去思考很重要,但据我的观察,很多人都不会仔细思考。。大多数人都只是简单思索一下,朝着某个朦胧的方向前进,却很少仔细思考,或是不常常这么去做。很多事都是想几遍就过去了,之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采取经验主义一般论的做法,像上一次做的那样去做。嗯,凡事都做好准备,大多事情有个应对之法,之后就能做到遇事冷静了(这还是富兰克林在自传里说的:凡事应对冷静)但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某个事物之后往往都不会采取令人信服的做法,之后也并不会主动去学习更进。。(人在一个地狱里面,怎么会察觉他在那个地狱里面呢?)
我就在想,我会不会也有这个问题?我会不会对某些问题熟视无睹?不察觉到出了问题?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就好像一家三口,爸、妈和小小红(电锯人上头)在厨房里吃早餐。过了一会儿,妈妈站起身子,走到水槽边。这时,爸爸飞了起来。。小小红(假设她还很小)坐在那里看到了一切。。她会比较惊讶,但程度还没那么大。当然,她所理解的很多事情都是初体验,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惊讶是正常的。好了,现在轮到妈妈了。。她转过身来,看到了像没事人一般正在飞翔的爸爸(自由!)你猜她会有什么反应?
我想她大概会吓得果酱瓶子都摔掉在地上,并且高声尖叫。甚至,有可能会直接昏过去。。
为何妈妈和小小红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这完全与世界观有关。妈妈已经知道了人是不能随便飞的(不随便就可以飞吗?!平行宇宙,请)而小小红不一样。她还不确定在这个世界上人能做些什么或不能做些什么。
我想,因为身边事物都是变化着的,世界日日更新换代,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东西都会变化吧。我们长大了会养成一个固定的世界观,会认为1就是1,2就是2(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虽然有一定好处,但不是总是好的。我们成长时,不仅习惯了有地心引力这件事,同时也很快地习惯了这世上所有的一切。我们在成长的规程中,似乎失去了对着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指仔细思考)
对于孩子们而言,世上的种种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对于大人们可能则不然。大多数成人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所以,往往我看待take for granted都是贬义的。。)
所以,是选择当一个还没有被世界磨掉好奇心的孩子,还是一个永远不会如此的老顽童?
是还是不是,这是个问题。选择前面的选择,就意味着选择异类,就意味着选择对抗世界。(好中二的说法。。)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在成年之际,要做出这个选择。(所以说这是个隐藏选项!)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来的一只小白兔一样。只是这只兔子何其巨大,因此这个把戏要数十亿年才可能变的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龄愈长,也就越深入这个兔子的皮毛,并且待了下来。他们觉得那儿非常舒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勇闯高峰。(这些引自《苏菲的世界》!心愿达成了!我一直想用这个比喻来着,可惜好难用上。。)
现在,我已经建立起属于我的三观了。。我想要回过头来好好想想建立起我的世界观的东西(乘现在不忙。。)我不想当哲学家(原谅我没有远大的理想。。)但去爬那兔毛应该没有毛病吧?就算不爬到那脆弱的顶峰,中间的景观也一定会让我震撼。
我会参考前人们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像太史公的那样?)其次,不做深入的研究,只是粗浅的有所了解罢了。但当涉猎,有所略耳。找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嗯,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附:括号里的内容有附加说明,但好多都是我的吐槽。。我也知道有些时候我太话痨了,但很难忍住不吐槽啊。。吐槽简直就像我的灵魂!嗯,自己吐槽自己爱吐槽的我是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