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记十:纯原古法柴烧茶壶茶杯,淳朴的外表和怀念复古的味儿

好久没有更新柴烧茶具的文章了,在解封后也是第一时间手作了一些柴烧的茶具,下面不妨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一、柴烧茶壶
茶壶是柴烧瓷器分类里最常见的一个器具,作为茶水分离器的茶壶,在纯手工拉坯的过程相当的需要技术,楼主在手工拉坯一天也就做5个茶壶,差不多要花10小时左右,然产量是挺低的。不过是纯手工的那肯定是得好好制作了吧。

1.1柴烧茶壶款式差异化
柴烧出来的茶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一件的茶具都不一样,这表现在几个方面:釉面、器型大小、器型规则、落灰、火痕等等。

造成柴烧的茶具差异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涉及到原材料瓷土、炉窑温度、烧制周期、瓷胎摆放位置等,有一点差距,那么就会导致柴烧的茶具表里不一、表面任何细节的变化。
1.2柴烧茶壶的实用性
不管如何,茶具总是要用来使用的,那么不管是柴烧、气烧、电烧出来的茶具,目的就是作为茶水分离器,让人使用的,而且使用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实实用性。

柴烧茶壶说实在的因人而异,而实用性考虑到的是多方面,比如茶壶的手感好不好,出水是否流畅,把手位置拿捏,会不会烫手。
当然基于实用性,楼主还是会考虑到的,为此在纯手工拉坯的时候就设计好了的一些器型,例如在茶壶内部装置的是球型过滤孔,把手设计的直径会大一些等,以至于在使用的时候方便而且不烫手。


1.3柴烧的特性
其实大家喜欢柴烧的茶具目的都比较明确那就是想养茶具,而养茶具是一个过程,然而着重点还是在于柴烧的复古和朴素,我们平时看到的柴烧都会讨论:落灰、火痕、翠底、窑泪等几方面的特性,其实也没错,在柴烧的瓷器这方面特性主要是评价一个柴烧瓷器价值。
然茶壶作为茶水分离器,没有附釉的前提下,在柴窑里通过灰烬和瓷土产品的反应,形成薄薄的一层类似玻璃的自生釉,这也给了手艺师的一个挑战,那就是柴烧的瓷器无法判断效果如何,一切都要等出窑看的结果。
二、柴烧主人杯茶杯
2.1柴烧禅定茶杯
看过楼主以往的文章应该有介绍过林开阳工艺大师的柴烧茶杯了吧。柴烧的瓷器即使器型在入窑前一模一样,可是在出窑后确实千差万别,这点在上面也提到过,因为这就是柴烧的魅力。

这款柴烧的茶杯是来自于林开阳纯手工的陶瓷茶杯,茶杯多个款式,其中:有带“静”字、不带字、有“竹子
纹和禅”字,以及是否需要带杯碟。以上陶瓷茶杯和杯碟都是柴烧柴窑的。

关于这款茶杯的规格如下:
商品毛重:91.5克;
高:5.5cm;
杯口直径:4.8cm;
底足直径:4cm;
容纳茶水:45ml;

如果组合6个的话,把柴烧的茶杯弄成一组茶具套装,相信很多人也是挺喜欢的吧
2.2柴烧手足杯
这款茶杯就比较的特别吧,作为林开阳工艺大师在“东钱湖”的定制款,加上柴烧的效果,形成了具有一定特性的价值存在。

这是楼主自己组的一套柴烧手足杯,现在摆放在一起,整体的色泽感不一,因为柴烧的因素每个茶杯的釉面不一样,而且还伴随有柴烧的特性,用来泡茶简直是首选!

三、综合
柴烧的特性就是朴实和朴素,以及带有的复古之感,而它的价值往往是在不可预期的柴窑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