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设计了北大校徽
1917年,鲁迅37岁,在文学上的名声还没有大噪。
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邀请他设计校徽: “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
鲁迅问蔡,设计logo您有什么要求?
蔡答:“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意思就是:我没有要求,你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我相信你。
鲁迅一愣,吞咽了一下便利索答道:好的,我试试看。
没多久,鲁迅便顺利完成了这一校徽设计。
刘半农看到了,戏称:“哭脸校徽”。
8月7日,鲁迅将设计稿寄给了蔡:“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
于是,就有了北大校徽。

鲁迅先生之设计,其造型是中国传统瓦当形象,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两字为主体,上下排列,左右对称,构成一个圆形。
上面的“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下面的“大”字则构成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这样就形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也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鲁迅设计的这枚诞生在动荡年代的校徽,用它的“哭脸”时刻提醒着所有北大学子,作为一个生长在苦难深重的国家中的知识分子,永远不要失去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所肩负的沉重历史使命!
2007年,北京大学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修正和规范,在原有校徽外圈增添了套环,外环上方是大写的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下方是建校时间“1898”字样,并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且将其命名为“北大红”。

这里是「写给设计」-写给喜欢设计的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来源:
1.https://www.takefoto.cn/viewnews-889877.html
2.https://cul.qq.com/a/20150204/021051.htm
3.http://ip.people.com.cn/n1/2018/0704/c179663-30124794.html
4.https://www.163.com/dy/article/DAA8DJGR05149I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