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四十四)---钱王射潮

2020-04-03 14:00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钱塘江潮乃是天下奇景,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观赏,而文人墨客们也纷纷为这一奇景吟诗作词。罗隐在观赏钱江潮后,曾在《钱塘江潮》中写下“怒潮汹汹势悠悠,罗刹江(钱塘江)边地欲浮”。苏轼更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佳句。


为何杭州钱塘有如此盛景?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由此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同时浙江沿海夏秋之际大都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同样助长了潮势。


但凡美丽壮观的东西背后,总会有其凶猛可怕的一面,每逢钱江潮展现其天下奇景的时候,那么也就是杭州城附近百姓们痛苦遭受水患之时。眼看百姓受潮灾之苦,钱王决心整治江塘,以控制这汹涌不羁的钱江潮。


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有人兴筑片段的海塘了。郦道元的《水经注》曾引《钱塘记》里的话说:“防海大塘,在县(指钱塘)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名钱塘。”


但是时人海塘多是泥土修筑,大潮来时很容易就会冲垮。钱王在实地考察之后就萌生了修筑石塘的想法,于是写了《筑塘疏》上奏梁廷,曰:“民为社稷之本,土为百物所生,圣人曰有土斯有财,塘不可不筑”。


开平四年(910)八月,钱王动用民夫二十余万筑塘修堤。堤塘的修筑首先从候潮站、通江门外开始,但开工初始,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开始施工时,钱塘江潮便开始频繁不断地冲击江岸,把正在施工之中的民工冲的七零八落、四处逃散,筑塘修堤工程被迫暂停。


于是钱王先去潮神伍子胥的祠堂祭拜,愿息忠愤之气,暂收汹涌之涛。之后广采山阴之竹,用鸿鹭之羽毛作箭羽,并饰以丹朱,用炼过钢火之铁作箭镞,制箭三千。亲率五百弓弩手,各持六支箭矢,面对汹涌而至的钱塘江潮放箭,潮来一次,箭发一支。三千支箭射向潮头,逼得那潮头不敢往岸边冲击过来。钱王又下令追射。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退到西陵(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


后苏轼就因此次射潮写下“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这等佳句。潮水已退,此时应该用什么办法修筑海塘呢?请看下期---治塘控江。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一)(后梁纪二)

《吴越备史》(卷二)



                                                                                                                                                                                                                                               

 

吴越纪事(四十四)---钱王射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