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军核鱼雷后又试验黑科技武器,一次亮出10枚核弹头,震慑美军
最近,朝军的军事科技用开挂来形容都不为过。
面对美国方面的高强度极限施压,朝军表现出非常强大的军事能力,朝军对外展示的各类黑科技武器直接对准驻韩美军和韩国军队。
下面就来梳理一下朝军最近亮相的一系列黑科技武器。
第一,朝军某型核鱼雷。
朝军的核鱼雷那可是厉害得很,能携带核弹头在80米到150米的水面下航行,躲过敌人的侦察后直接命中港口。在近日的朝军黑科技武器——核鱼雷的试验中,朝军核鱼雷爆炸后掀起了数十米高的巨浪,整个场面非常壮观。在战争时期,朝军核鱼雷能直接摧毁美军军舰的停泊港口,从而瘫痪美国海军的战斗力。
第二,朝军一次性对外展示的10颗核弹头。
核弹头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出现了吗?这个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这就牵扯到朝军核弹头的具体性能了。
根据朝中社的报道,朝军最高层近日视察了朝国某地的一个军工厂,人民军导弹总局、朝军核武器研究所的相关人员陪同最高司令官视察某军工厂。
朝中社没有透露这个工厂的具体地点在哪里,说明这个军工厂的具体位置在朝军中是严格保密的,朝军极有可能在这里生产一系列黑科技武器。朝中社在此时公开这些军工厂,就说明朝军需要公开其在阅兵式上都没有亮相过先进武器装备,达到震慑美军的效果。
随着朝中社镜头的转移,我们突然发现了此次朝中社有意让外界知晓的先进武器到底是什么。除了火星11战术导弹,某型号巡航导弹等先进武器,朝军司令官停靠在10枚核弹头前听军方负责人的讲解。10枚核弹头整齐的摆在地面上,感觉很是壮观。弹头涂装为墨绿色,头部是红色,看样子很像是某种小型的核弹头。其大小和纯净水桶很接近。
那这样能说明什么问题?
弹头小型化——
体积堪比纯净水桶,这说明弹头的小型化问题似乎是得到了相对成功的解决。按照朝军的作战需求,朝军需要把火星17洲际导弹打到美国的本土,进而完成整个洲际打击任务。原先外界猜测的,火星17洲际导弹的头部只有较少数量的核弹头,这打击效果就比较有限了。但是,如果火星17洲际导弹能一次搭载10枚核弹头,每一枚核弹头分别命中不同的目标,那这样的打击效果似乎就好了很多——10枚导弹飞向10个美国城市,美军反导系统再有实力也不可能同时拦截10枚不同方向飞行的核弹头。这样一来,即便美国能拦截下8枚核弹头,2枚核弹头命中大城市都能造成美国本土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由于朝军的洲际导弹数量比美国少,所以朝军必须在单个洲际导弹的威力上做足功夫,将朝军火星17洲际导弹的战斗力提升到“有史以来的最强”。这才能让火星17起到相应的打击效果。
除了火星17,朝军在阅兵式上还对外展出了一款导弹,其外形很像俄罗斯的亚尔斯洲际导弹。
那这个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相较于液体燃料的火星17有更强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其捆绑10枚核弹头的威力极有可能会强于火星17洲际导弹。那么这样子去做预测不难发现,朝军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也因为弹头小型化技术的进步而提升。朝军可以实现小型核弹头在不同型号洲际导弹上的通用,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三,朝军对外公开的航母杀手——KN23弹道导弹。
近日,朝军某部队举行了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其对外推测的型号是KN23导弹,专门用于打击航空母舰、海上岛屿重要目标等相关的重要作战目标。由于美国方面用航母威胁朝军的军事安全,朝军对反航母武器,尤其是反航母导弹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
朝军目前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美国航母靠近朝鲜的海岸线,美国海军航空兵的F18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722公里,那朝军的KN23弹道导弹就得在距离美国航母大概800公里以外的距离上去命中美国航母,防止美军舰载战斗机空袭美国本土。
KN23导弹据说实现了弹道飞行的高科技化,按照打水漂弹道的原理,在空中飞出不规则的轨迹,规避美国航母战斗群宙斯盾防空系统的拦截。KN23导弹一旦突破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拦截,将以灌顶攻击的方式迅速炸穿美军航母的甲板,直接让美军航母丧失战斗力。这一点对美军航母的杀伤就极其明显了。
而且,朝军除了KN23导弹,还有火星16超高速导弹、火星12中程导弹作为反航母的武器投入使用。朝军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反航母导弹作战体系。虽然朝军的海军实力远远不如美国,但朝军的反航母导弹的战斗力却是不可忽视的战斗力。美国方面今后在评估朝军军力的时候,就得衡量一下朝军反航母导弹了。将航母阻遏在领海以外,防止航母打击其国土,朝军的反航母战术确实相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