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披露:美军反潜机在南海的激烈对抗,好多惊喜还在后面
中国的《舰船电子对抗》杂志发布了一份报告,披露了在2021年1月5日发生在香港以南约150公里海域的一次中美军事对抗事件。这次对抗发生的地点距离东沙群岛不远,当时有3架美军反潜巡逻机在这片海域低空盘旋并释放声呐浮标,可能在探测和追踪我方的潜艇。
报告并没有披露美方军机的型号,但应该有P-8A反潜巡逻机,这种反潜机在进行反潜作业时通常会飞到距离水面仅60米的低空投放声呐浮标。报告引用我方研究人员的话说,美军飞机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合作追踪水下目标,他们的目的是“监视、阻止和遏制我方的行动”。
中方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出动了飞机和舰艇。我军飞机和美军飞机发生“激烈对抗”,对抗的距离非常近,以至于美军飞机主动销毁了释放的声呐浮标,以防止被我军获得。
这次对抗发生的时间,正值美国国内正因为大选问题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仅仅一天之后的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就占领了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大厦。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后来披露的事实,在东沙群岛中美对抗事件之后的第三天,1月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秘密地给中方高级将领打了一个电话,向中方保证美国不会发动袭击,并且承诺如果美国真的打算发动战争,将提前告知中国。
目前并没有证据说明1月8日的电话和1月5日的中美对抗有什么关联,但是时间点如此接近,不应该是巧合。
对2021年1月5日的中美东沙对抗事件,中国研究人员认为随着中国采取更果断的反制措施来保护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类似东沙事件的激烈对抗可能会更加频繁。中国海军也将越来越多地与中国空军配合行动,让我海军的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能够得到空军的更大支持。
我们承认,目前美军的反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与美军相比,核潜艇领域的技术差距最大。我军目前装备的常规潜艇中还有不少较为老式的潜艇,在综合能力上不如美军。不过,我们不搞全球霸权,我军潜艇部队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中国沿海的近海水域,大部分都在我方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覆盖范围内,可以得到解放军空海军航空兵的有力支援。
报告还指出,我方可以使用电子战装备破坏或干扰美军释放的声呐浮标系统,使其难以正常工作。我方正在开发新型水下诱饵,发出类似于真正潜艇的噪声,可以有效地欺骗美军的声呐系统。
另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潜艇隐形新技术的研发,如,在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方面具备条件的民企,可以帮助开发先进的算法和信号处理技术,来分析潜艇接收到的敌方声呐声波,并生能够成抵消这些声波的反相声波,从而避免被对方主动声呐探测到。专门从事电子和磁性设备开发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帮助开发潜艇的消磁技术,使其更难被磁传感器探测到。
不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是研制新一代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我国已经在渤海造船厂建设完毕全球最大规模的核潜艇建造厂房,这预示着可能很快就有我国新一代核潜艇的好消息。在不久的将来,美军的反潜机再多,也无法阻止我军核潜艇向大洋深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