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杨贵妃,话题女王七夕乞巧,绯闻不断:六宫粉黛无颜色

一口气看完杨玉环
她是大唐第一美女,是大唐繁荣的象征,她是热度持续几千年的话题女王,感情经历众说纷纭,传说她在七夕这天向天乞巧,祈求姻缘。本期文章让我们一口气看完杨玉环的一生,杨玉环号太真,719年(开元七年)在容州出生,现在一般说的蒲州永乐,也就是山西永济,其实是杨玉环的祖籍,杨玉环出生在一个有点逼格但是不多的豪门大族,她高祖父杨汪是隋朝重臣,唐朝初期被李世民给杀了,再加上后代都没啥大出息,到了杨玉环她爹杨玄琰这一代时只能在四川当个七品芝麻官儿,杨玉环就在四川长大,729年,杨玉环10岁的时候,她爹犯事儿被抓了,没多久就死在了狱中,她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也跟着她爹去了,年仅10岁的杨玉环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杨玉环被接到了洛阳,由她叔父杨玄璬抚养长大,虽然叔父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不待见她,但杨玄璬非常喜爱杨玉环,他虽然官儿小,但好歹也是有家族底蕴在的,他贯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方针,给杨玉环报了一堆辅导班,在洛阳这个大城市里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杨玉环出落的是亭亭玉立,身材丰腴,此处有个知识点啊,唐朝的以胖为美,指的是正正好的丰满,可不是纯胖,杨玉环长的漂亮脑袋里还有点东西,音乐水平那更是一流,已然成为了走在时代前端的时尚博主,在洛阳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她迎接到了许多属于她的机会,734年,唐玄宗女儿咸宜公主要结婚了,作为洛阳贵女杨玉环自然也收到了请柬,她在这场宴会上见到了和公主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弟弟寿王李瑁,十几岁的少年李瑁完全继承了妈妈的美貌,英俊帅气、鲜衣怒马,杨玉环更不用多说了,毕竟白居易写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 六宫的粉白黛绿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两个人郎才女貌,一见面就直接看对眼了,寿王行动力满分,麻溜儿的就去找他母亲大人要户口本,准备和玉环登记结婚了,他妈武惠妃那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专宠20多年,在宫里的地位都要把皇后压过去了,爱妃说话那怎么能不听呢?唐玄宗马上下旨给寿王和杨玉环赐了婚,735年,17岁的杨玉环正式成为了寿王妃,迈入了她人生的另一个台阶,杨玉环和寿王成亲后,两人的感情是如胶似漆,干什么都要黏在一起,少年夫妻,外形登对心意相通,整天就是美食打卡,弹琴奏乐,没事儿就在社交平台po几张照片,是令人艳羡的情侣博主,740年(开元二十八年),一道诏令将两人的幸福生活彻底打破,唐玄宗下令让杨玉环去道观为窦太后祈福,并给她赐道号“太真”,杨玉环被迫与丈夫李瑁分别,出家修道,原来,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也就是杨玉环的婆婆武惠妃去世了,唐玄宗哭的那是一个凄惨啊,班都不上了,整天待在家里emo,怀念他的心上人,他旁边那个狗头军师高力士灵机一动,帮他搞起了替身文学,您老婆人死不能复生,但咱可以找个代餐啊,我听说您儿媳妇杨玉环长的那叫一个美,才艺长相都和娘娘很像,您要不喊来看看,唐玄宗是昏了头了,一个敢说,一个敢听,悄摸的让高力士给俩人安排了个相亲小会,23岁的杨玉环美貌身段都是一绝,唐玄宗一看到就直接被迷昏了头,回到家了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儿媳妇占为己有,这时他身边的狗头军师又开始出主意了,唐朝时,道教盛行,道观清静又没有束缚,当了道士就代表着不会受以前身份的约束了,所以唐朝时期,公主和贵族女子出家修道都快成一个潮流了,正巧唐玄宗有个妹妹玉真公主在山上修道,他直接就找了个借口把杨玉环送上了道观,745年,杨玉环在观里还没待几年,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她接到了宫中,封为“贵妃”,26岁的杨贵妃开始了她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传奇之路,要提到唐朝,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那必然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26岁的杨贵妃和60岁的唐玄宗虽然差了34岁,但他俩忘年恋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唐玄宗是著名的音乐投资人,杨贵妃呢又是唱跳俱佳,放创造101里那得是断层C位,俩人一拍即合,每天就在家里搞音乐创作,编排点舞蹈节目,那首代表作《霓裳羽衣曲》搁现在都风靡各大网络平台,许多知名大V都在社交平台为这首曲子打Call,元稹在《琵琶歌》里写道“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而元稹的好朋友白居易更是专门写了一首《霓裳羽衣舞歌》来助阵:“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除了这俩人,大唐顶流李白也是杨贵妃的小迷弟,杨贵妃就像李白的情感缪斯一样,李白一看见杨贵妃那灵感是挡都挡不住,三首清平调一气呵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渐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 其一》。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清平调 其三》李白笔下的杨贵妃就像大唐帝国最艳丽的牡丹,万千色彩都集于她一身,这三首诗一度都被吃瓜群众认为是李白与杨贵妃暧昧关系的象征,绝对的美貌加上才华,那就是绝杀,杨贵妃的颜值和才华都正中唐玄宗的心坎,唐玄宗激动的都快把杨贵妃宠上天了,杨氏一家都因为杨贵妃实现了家族阶层的飞跃,她的三个哥哥、姐姐都被提拔到了公司领导层,高薪厚禄拿到手软,她的一个远房表哥杨国忠,甚至是因为杨玉环的裙带关系,权倾朝野,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后宫中佳人如云,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了不重视生男孩而重视生女孩。)当时的长安贵族都盼望着生个女孩,希望自家也出一个杨贵妃,杨贵妃作为几千年的话题人物,那多少还是有点绯闻的,她和李白、安禄山的绯闻到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唐明皇秋叶梧桐雨》里有一出《乞巧》,讲的就是七夕节那天,杨贵妃摆了很多瓜果向天乞巧,乞的是谁呢?不是唐明皇竟然是安禄山,杨贵妃在七月七日这天思念着远方的安禄山,她和寿王相爱却被唐玄宗横刀夺爱,心里怨恨,安禄山虽然长得不咋地,但是讲话幽默风趣,两人在相处中暗生情愫,一个人心中有一个解读,戏曲轶闻多少是有点艺术加工的,不过这也不是空穴来风,据史料记载,安禄山认小他十几岁的杨贵妃做了母亲,没事就经常去杨玉环宫里溜达,杨贵妃还亲自为安禄山洗澡,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只能依靠那只言片语去窥探那一瞬间的神秘荒诞。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因为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绯闻,许多吃瓜群众又开始发贴了,安禄山是为了得到杨贵妃才起兵造反的,756年,安禄山长驱直下,没多久就打到了长安城,唐玄宗带杨贵妃连夜出逃,跑到马嵬坡下时,随行将士们能复活十个邪剑仙的怨气都爆发了出来,他们对杨家特别不满意,要求立刻处决杨国忠和杨玉环,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峨眉马前死。唐玄宗思虑再三,一条白绫赐死了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就在此悲情退场,为大唐殉葬。即使死后,李杨的爱情故事仍在文学中继续,白居易写下了《长恨歌》,成为李杨CP圈里的镇圈代表“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这两句千古传颂的名句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写的无比动人,著名杂剧《长生殿》,甚至手动给俩人加了个大团圆结局,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思念贵妃找人为杨贵妃招魂,最终感动了上天,织女不和牛郎相会了,转身干起了红娘,牵线搭桥,让唐玄宗杨贵妃在天宫里谈起了恋爱,戏里爱情的真挚对比现实的惨淡,死而复生的大团圆结局,荒诞又戏剧。纵观杨贵妃短暂的一生,惊艳又悲情,与寿王少年夫妻,情投意合,却因唐玄宗的私心被迫与爱人分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三千宠爱极其风光,最后却背负历史的骂名被一条白绫赐死,或许她更喜欢和少年爱人在小小的院子里琴瑟和鸣,或许她也并不想承载起整个家族的荣耀,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红颜空死处(这两句是说,唐玄宗由蜀返回长安,途经马嵬坡葬杨妃处,曾派人置棺改葬。挖开土冢,尸已腐化,唯存所佩香囊。所以说,在马嵬坡的泥土中,不见杨妃,只见她的死处。)。盛世时她是帝国的象征,乱世时她又成了帝国的罪人,但她从来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