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单聊聊考研最后关头要注意的

2021-12-20 01:43 作者:威廉亨利布拉格  | 我要投稿

我是2020考研的研究生

报考的是上海有机所,现在就读于上科大与有机所联培

不是什么高分考生,但是自觉在考研之路上还是有一得之愚,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首先介绍我考研期间一直贯彻的三条学习安排的原则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拎清楚轻重缓急

3.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先说第一条,意思是对于理科和工科,该刷题就刷题,不要光看书和资料,你看了一万遍,如果不亲自上手做几道题,然后仔细对答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你在看题时候不会注意到,但是很关键的错误。比如代入公式计算中的量纲问题。对于政治和英语(尤其是政治大题),我自觉记性不是那么出众,不过作为理科生的理解能力还算合格,那我背肖四政治大题的方法就是把答案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一遍。具体怎么整理呢?就是看题干,把题干提炼出来到底在问什么,考察那个知识点,然后去对应答案。看看答案分了几层回答,每一层的采分点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话,然后这几句话对应的是什么知识点,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自己可以如何缩写方便记忆,在答题时候如何把缩写按照原意扩充成原文的同义句。最后把自己对于题干、答案的整理亲手写下来,或者打成电子版,拿在身边背诵。

再说第二条,大家知道木桶效应。由于考研有分科划线,所以木桶效应尤为明显。总的来说,雪中送炭的优先级高于锦上添花。具体来说,如果某一科你投入一天可以提高5-8分,那么绝对比另一科投入一天争取提高2-3分性价比更高,来的更加划算。根据你自己的复习情况,找到最应该补救的地方去补救,越接近考研越应该如此。

最后说第三条,劳逸结合。我自己属于心理素质不太好的那种人,临考前会压力山大,异常焦虑。所以为了缓解压力,我每天都会去使命召唤16打全年无休训练场,用mp5去吹人头来解压。当然,解压不必通过打游戏,每个人实际情况不同,只要能找出解压的方法,把压力消解而非积存,那就可以了。说实话,这么做的我认识的很少,但是我自己也是有理由的,我认为带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去学习,效率会更低,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外,保证休息。每天牺牲休息时间去学习不可取。一方面是伤身体,另一方面和上文中提到的一样,我不觉得顶着不舒服的身体除了感动自己之外还有什么作用,这么学习的效率效率绝对不如休息够了再学。

除此之外,生活上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准考证提前打印,多打几份,放在自己能想起来的地方。订酒店记得尽早订,最好是订连锁酒店,因为大多质量有保障,可以睡得舒服(但是今年考研赶上圣诞节,难免有些同学可能会和出去大战三百回合的小情侣抢酒店),订酒店前了解酒店的交通情况,周围有没有超市和饭店,酒店到考点距离,方不方便去,会不会堵车,女生订酒店或者住所的时候看看地方,为了安全起见不要订太偏僻的地方(比如老旧小区改造的民宿)。提前去考点踩个点,仔细阅读考点要求,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有的考点会要求提前到以便检查。准备考场文具等必备用品时准备两份。看清楚考场让不让戴表,让不让戴口罩,让不让上厕所,哪些考试可以带非编程计算器等等规定。

最后说点心理部分的东西。我觉得吧,考研这个东西和很多选拔性考试一样,讲究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能掌握的东西其实不多,你只能掌握你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了,而你的竞争对手复习程度是神仙打架还是菜鸡互啄还是炸鱼或者被炸鱼,老师打算怎么出题,出多难,判分的时候是松是严,最后研究所或者学校怎么个录取政策,你都无法左右,而且更要命的是,考研还就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考生的健康心态就是像《2012》里面对滔天巨浪,仍然淡定撞钟的和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好自己该做的,下一步交给上天,不需要过度期待结果,要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自己的腰间。可能我作为一个在读研究生说这话会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你自己经历够多时候才会认识到,一次考试而已,又不是此生绝无仅有的机会,无所谓。有了这种游刃有余的心态(如果不是松弛到爆炸),我甚至觉得考上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最后,祝愿诸君武运昌隆!

简单聊聊考研最后关头要注意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