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模式理论第二课:探讨故事子情节、完整情节、子模式及完整模式之间的结合运用问题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在探讨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故事模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解释。这里我们所言的故事模式主要指的是故事核心三要素,即人物主题剧情,这三个变化要素因不同的设定,因特异的结合方式,因而在故事演绎进展中所展现出的与其他故事不同的变化形态。
比如一个故事的主题是关于某种情感的,如《忠犬八公的故事》,那么此时的剧情,也就是主情节,是主角帕克关心呵护另一主角忠犬八公,是忠犬八公对主角帕克表现依恋思念的情感。这样演绎出的故事变化形态是与我们常见的故事是不同的,几乎没有我们常见的那种剧情冲突,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思想主题。
这里我们延续了在探讨电影故事模板的思路,采用了分而治之、去繁就简及极化思考等思想方法。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去复习一下。
好,接下来进入这一课的主题。上一课我们概括出了大多数的故事完整或子情节及故事完整或子模式,这一课我们就探讨一下这些完整或子情节及完整或子模式之间的结合运用问题。这里是与探讨基本笑趣性手段结合运用问题是相似的。
第一种结合运用方式,自然就是叠加重合,也就是采用类似音乐上的复调的形式。这里我们只探讨二重叠加重合的情况,理论上逻辑上有如下四种情况:
A子情节+B子模式
A子情节+B完整模式
A完整情节+B子模式
A完整情节+B完整模式
其中A情节虽然构成了故事的主要剧情,但是其精神载体并不与故事的主题有关系,故事主题是由B故事模式确定的。
这里举例《穿普拉达的女王》,女主安迪尽管在欲望载体下产生A情节,也就是想要成功应对工作上的挑战,但她其实是在B模式下,也就是形象载体下的故事模式,也就是认识自我上,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她选择离开去女魔头,选择去完成自己原初的梦想,向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奋斗。也就是这个故事其实是人物实现欲望子情节+人物寻找真正自我形象子模式。
这算是从一个人物生发出两条情节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再举两个人物分别生发出两条情节的情况。这里举例《这个杀手不太冷》。女主马提尔达想要复仇,这算是A情节,算是欲望载体下的情节。而B模式,则是男主里昂由压抑爱的情感到发泄爱的情感,算是情感载体下的情节。也就是这个故事其实算是人物实现复仇欲望完整情节+人物释放情爱情感子模式。
第二种结合运用方式,自然就是排列组合,也就是采用类似音乐上变奏的形式,这里我们只探讨四个情节并列组合的情况,逻辑上有如下三种情况:
从属于某一最抽象精神载体主题下的众多子情节的排列组合: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
从属于某一最抽象个体状态主题下的众多子情节的排列组合: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
从属于某一最抽象情境或形成场主题下的众多子情节的排列组合: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子情节
至于那种胡乱并列主题混乱的,不在我们探讨的范围之内。
以上三种情况,是类似于我们在《故事核心理论负二课:从逻辑推理形式去思考故事组织形式》所讲的归纳系故事组织形式的。例子有《党同伐异》与《云图》。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因为我实在没啥研究。
综上,理论上逻辑上,故事模式有以下九种运用情况:
单调子模式
单调完整模式
复调‘A子情节+B子模式’
复调‘A子情节+B完整模式’
复调‘A完整情节+B子模式’
复调‘A完整情节+B完整模式’
变奏精神载体X=(a∪b∪c∪d)
变奏个体状态Y=(a∪b∪c∪d)
变奏情境或形成场Z=(a∪b∪c∪d)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没有真正精确地去推理探讨,因为那样实在太复杂,而且现实中也并不见得有这些模式,还有就是这些探讨的成果也不能帮助我们真正全面地正确地把握现实中出现的故事,只是权宜之计而已,望诸位知悉,好,这一课就讲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