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五章 发生意外 #南下巴西

2023-03-06 07:51 作者:航海的Sudy  | 我要投稿


1月30日。昨晚航行还算顺利,船基本按照航向自己前进着…睡前重温了一下《追风筝的人》,看到哈桑被欺负,我便难过的泪流不止…一边看一边哭,模糊着双眼看到哈桑和他的父亲最终决定离去时,我已泣不成声…这是我第二遍看这本书了,不记得第一次看时被感动成这样啊?


船在黑暗中行驶,时而剧烈的被海浪托起后重重的摔下来,砸到海面发出一声巨响。时而被扑面而来的大浪猝不及防拍打上甲板,水花在天窗上四溅开去。听着身边船弦和海浪摩擦发出急促的咕噜咕噜声…我仿佛感觉,这船的行驶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或悲壮、或无奈、或激动、或身不由己。


看着眼前的文字,仿佛它们变成活生生的人和事,就在我面前上演着一幕幕的悲欢离合。我也不知自己为何如此伤感?是替故事中的人难过,还是早把自己当成了书中人。后来,一直看到阿米尔和他父亲逃亡到美国,他上了大学…我才平复了刚才激动的心情…合上书本,试着在又一个颠簸摇晃的夜中入睡…迷迷糊糊间,我意识到,啊,快过年了。



自从选择了航海生活,这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每次过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前年过年本打算回家,在父母身边尽尽孝心,陪他们出去玩玩。他们想去扬州一带,商量间,提出春节的扬州还是会冷,古人云“阳春三月下扬州”,那才是最好的季节…于是最终决定,还是过完年,等开春我再回去。陪他们一起下江南…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那个春节前夕,新冠病毒爆发,一直延续到现在…当时定的三月回国的机票也被取消。如果当时春节前回去了,也是哪里都去不了,而且之后也无法再回到船上,此刻,我更不会在这里了。一切仿佛都是命运的安排,卑微的我们只能任凭这巨大的无形的手,将我们操控。


第一次在船上过新年,剪的窗花,挂的灯笼。



之前每年在船上过春节,都是在某个海港里。布置船舱,做好吃的,还包饺子…原先有网的时候,还可以在网上看看春晚,跟家人朋友视频拜年。虽然是自己身在异乡,倒也不觉得特别孤单冷清。


而今年过年,将是第一次在海上航行中度过。我记得出发前跟母亲报平安,告诉她我要启程了。她说,马上要过年了,瞎跑啥?找个地方买些年货,踏踏实实过完年再走呗…是呀,我也想踏踏实实过个年,可是自己选择的就是漂泊无依的生活,如何踏实的了呢。已经在马提尼克等了两个半月,好容易等来了南下的季节,假如过完年再出发,怕是错过了航行季,而错过的话,就要再等一年。这个春节只能在航行中度过了…何止春节?就连正月十五怕也是要在茫茫大海上度过。



说实话,从我内心来讲,没有自怨自艾,也并不觉得自己在海上过年就怎样怎样…我唯一牵挂的是独自在家的老父母。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愧疚和亏欠他们太多…然而,我明白生活中总是有失有得,我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太多,也失去太多…最令我无所适从的,就是失去对父母侍奉在侧的机会。


总会有人说“羡慕我“,我一定会回答“没什么可羡慕的”。这看似谦虚的客套话,实则就是我的真心话。别人“羡慕”我得到的,而比较我失去的,那些“表面风光”真的没什么可羡慕的。
也许是快过年了,感慨万千…还是应该开心点,别把气氛搞沉重了。

谁没有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过好当下,顺其自然吧。


上一次跟父母去旅行,已是四年前了。


早上起来,看到夏洛特不知何时从小盒子里出来,在卫生间地上的一个角落里微微发抖。它是一只自由自在的海燕,那小盒子本就不是它该待的地方。看到它精神好多了,我把它又放到外面行驶区的储物空间里,如果它想飞随时可以飞。


经过一天两夜的休息,夏洛特明显恢复了体力,它也不那么怕我了。我拿着它的时候,也不会浑身乱颤了,它停在我的手腕上,摇晃着小脑袋,还会用它那滴溜溜的黑色小眼睛看我。



果然,刚出去不久,它便试图飞翔。夏洛特张开翅膀,试着起飞,那一刻我惊呆了!它的翅膀好大啊!至少是它身体的四倍!这么小小的身躯居然“藏”着这么大的翅膀!是啊,它是海燕。它要面临的是海上的大风大浪,没有足够大的翅膀,如何在大海上翱翔?如何对抗无情的海风?如何在海浪里逃生?

夏洛特试了一下,没有成功,掉到了座椅上,它蹒跚的走了几步,蹿跳了几下,又回到储物空间里。我以为它受伤了,为什么感觉它走路不利索,飞翔也困难呢…还没来得及检查,它又一次张开翅膀…飞起来了!这一次它真的飞起来了!它在行驶区低低的转了一圈,然后头也不回的毅然决然的从我眼前飞了出去…飞向那茫茫大海!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我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夏洛特已经成了远处天与海之间的一个小黑点…瞬间,那小黑点也消失不见了…“再见,夏洛特”…我冲着大海呼喊…“好好活着,夏洛特”!


清晨的阳光那么明媚,海浪翻滚不停,鸠鸠号前进不止。送走了夏洛特,我很开心,突然感觉心中居然还有一丝丝不舍。夏洛特属于大海,属于自然,广袤无际的天海间就是它的家。经历无数风浪考验后,它会长大,长成那种坚韧又坚强的海燕,那种我常见到的大大的海燕,会自由的追风逐浪的海燕!



鸠鸠号终于离开了洋流干扰的海域,正在毫不犹豫的朝“顺时针赤道洋流”驶去。这个季节的北大西洋,顺时针赤道洋流的最南边位于北纬6度,而反向的圭亚那洋流的最北边位于北纬4度,两者之间没有强洋流。顺时针赤道洋流开始于西经45度左右。鸠鸠号现在位于西经50度,北纬7度的地方,正在慢慢靠近那日盼夜盼的洋流区域。


风力20-25节,浪高2-3米,船速4节左右,这一切跟刚出发时的感觉一样。船颠簸摇晃的比前两天更厉害。终于一个没注意,我摔倒了。



上午我准备到外面去看看,在台阶上刚踩了两阶,正抬腿准备上第三阶的时候,突然船向右一歪,我手没抓稳,脚下一滑,整个人就被甩了出去。我像布偶一样,如一团软泥似的从台阶上飞了出去。头撞到右边的扶手横杆上,胳膊腿也随便撞在沙发边、墙边和台阶上…最终落到沙发拐角上,脸朝下趴在那里…胳膊腿胡凌乱的别着,散落在身边。克里斯听到我“啊”了一声,伴随着摔倒的声音,赶紧跑过来查看情况。他见我披头散发的趴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以为我摔晕了,拼命在旁边晃我,叫我的名字。


我只知道自己摔落,在下落中额头撞到了横杆上,然后就趴在了沙发上,短暂的眼前一黑后,我恢复知觉。听见他在叫我,可是无力回答,我不回答他就更担心,叫得更起劲。我勉强哼了一声,他才稍稍放心。慢慢帮我把胳膊腿捋顺了,扶我躺好。


我也知道自己撞了头,不过还不至于撞死,会不会撞傻了?我赶紧在脑子里想着“1+1=2,2+2=4…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那个是杯子,那个是猫…咦…那没良心的尤里斯,刚才还在台阶下面,怎么现在从远处走来?我摔倒了,它第一反应竟是躲得远远的,省得砸到它…这该死的臭猪咪…今天是2022年1月30日,我是Sudy,我正在航行,开往巴西”…想了这一大圈之后,我肯定,嗯,应该没傻。😂


此时开始觉得头疼,摸摸胳膊腿受伤的地方,似乎不太严重,再摸摸头,哎呦,头上顿时起了个大包,好疼…顺带着感觉脖子,肩膀,后背,腰…也开始作痛。赶紧躺好了,好好休息一下,庆幸摔得不严重,更庆幸此时是左舷风。船往右甩,我从台阶摔到了沙发上,假如是另一侧,那是做饭的炉子,而且距离更远一些,我若是自由落体摔到铁炉子上,那可不是“傻了”的问题了…那炉子准得被砸变形。



鸠鸠号的前前船主,在他现在的船上也这么被甩摔过一次。那艘船跟鸠鸠号结构很像,就是大两圈。有一回航行,遇到一个大浪,把船推向一侧,就跟今天我遇到的情况一样,他从厨房的一侧,生生被甩到对面沙龙一侧去了…期间也跟布偶一样,不受控制,中途不知撞到了哪里…等他缓过来,才发现被撞断了一根肋骨。


航行中,真的要时刻小心,晃动和颠簸中,人一旦失控,那就只能任由重力和加速度带着身体乱撞。骨折、受伤都是小事,死了都有可能。说到这里就忍不住想说说船舱空间的问题。



通常人们总觉得,居住空间越大越好。没错,如果是在陆地上,大房子大车的确宽敞舒适,能买100平米的房子,就不会买80平米的。同理,船也是越大越好,能买双体帆船就不买单体帆船,能买50英尺的就不买40英尺的。我也承认,那些大单体帆船,还有双体甚至三体帆船,就像移动的别墅一样,够大够宽敞,豪华又气派。在海港或者锚地,生活其中确实很爽。

然而,航行中,尤其是在不平静的风浪条件下,是不是很舒适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知道船越大,速度越快,也相对更平稳。不差钱的话,买大船当然更好。

我曾经在卡里亚库参加帆船赛,我所在的船就是72尺的,在满帆航行中,船照样倾斜的很厉害,航行中去船舱里的卫生间上厕所,一样是个“技术活”。不过那艘船是古典帆船,过去的船很多都是狭长的设计,就算是72尺,内部空间依然有限,人在舱中行走,两边随时可直接触到能抓扶的地方。不为别的,就为了安全,为了航行中人不至于没着没落的。


如今的新船,越做越宽,越做越高,以保证船舱内空间最大化。现在大部分买船航海的人很少用船远洋、环球,或去恶劣的条件下航行。帆船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东西,即便生活在船上,也是走少停多。为了居住的舒适性,大空间就成了大部分购船者的首选。


比如,同样是40尺的船,同样的价钱,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更新更宽敞的那艘。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也会如此,人之常情。但是现在,我不会太在意空间,我会选择更结实,更安全,航行表现更好的那艘船。我曾经说过,买船要根据预算选择适合自己航行计划的。不是说现在的新船就不好,如果你只是在某片海域附近转转,大部分时间都是停在海港或锚地,那么可以选择宽敞舒适高大的船,的确生活在大空间中更舒服些。


可是如果你要跨洋、去两极、在复杂海况长途航行(超过连续半个月的航程),我劝你最好选择结实的以及航行表现好的船,空间还真不是最主要的。不过,这个问题还跟多少人一起航行有关。一两个人和三五个人,需要的空间肯定不一样。就不展开说了。



啰啰嗦嗦这么多,我的宗旨就是,船的选择永远要根据自己的用船计划和预算来决定,船内空间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够用即可。世间没有一艘帆船完美无缺,可以适应各种航行以及生活条件,总要有所取舍。这也是为什么,我宁可花时间、花功夫、花钱也要换成现在这艘鸠鸠号的原因。因为我的目标不是只在地中海打转儿,我想驾船到更远的地方去。

第一艘“鸠鸠号”


尽管之前那艘船很漂亮,很适合接待客人,也很经典,航行表现也不错,但是,她不适合远洋航行。在我能力范围内,以及现实条件允许下,我的选择只有这艘“鸠鸠号”,所以我们才在一起。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再开一个话题。


从分类来看,之前那艘鸠鸠号绝对是一艘“远洋船”,是可以远航的,不过等你真的在海上经历过风浪后,你会明白,一艘船是否可以远洋航行,不是造船厂说的,也不是所谓专家说的,而是你自己是否真的信任她。别人告诉你,这是“蓝水帆船”(Blue Water Sailboat),但是“别人”不是那个要驾船远洋的人,真到了海上,一切状况是你自己面对。如果不选一艘自己信任的船,怎敢轻易就向茫茫大海出发?


第一艘“鸠鸠号”的内部


所谓“蓝水帆船“是相对一些近海航行的船来说的。有些帆船只能在湖面或河面玩玩;有些只能在近海不出几海里的地方转转;有些可以出海但不能远离海岸线50海里…等等。那种船,无论是尺寸、材质、设计…都无法抵抗大的风浪,不能远洋。所以相对那类船,可以远洋的船就被称作“蓝水帆船”。大部分国家都是按照船的尺寸以及抗风浪能力来评判一艘船是否可以远洋。


然而我还要重申一遍,一艘船能“蓝水”与否,最重要的取决于你自己是否信任她。



我之前介绍的“航海人物”中,那些驾着自己建造的小船环球航行的人,他们的“船”,按照任何标准来看,都跟“蓝水帆船”毫无关系,但是他们信任自己的船,纵然条件艰苦,看似不可能实现,但他们仍可以做到。那些是个例,不主张大家效仿。不过,船能够“蓝水”与否,依我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驾船的人。


再说回来我的情形。


鸠鸠号的门口台阶到右边沙发不过半米的距离,我几乎是身子一歪,头撞到横杆,人摔在沙发上…假如舱内空间大,从门口到右边距离远,那么两种可能,一是,飞出好远撞到横杆,另一是,飞出好远还未到横杆已然落地…以上不论是哪种情况发生,我现在都不可能在这里跟大家畅聊了。


“鸠鸠号”内部


航行中,尤其是不平稳的海面上航行,不论干什么都最好有个倚靠和抓扶…有再大的床,你也只喜欢能有个固定身体的地方来睡觉;有再宽敞的厕所,也只希望能有个可以抓扶的地方去方便。这让我想到,人们一直在争论的一个话题:“选择双体帆船还是单体帆船”?喜欢双体的人,喜欢她的空间大,不会倾斜,速度快…等等,而喜欢单体的人,喜欢她的行驶乐趣,更自由,适应更多的海况…等等。


其实从单从空间来看,跟双体单体没关系,单体帆船照样有大尺寸大空间的。至于航行表现,跟船的造型设计,使用的风帆材质和形状,还有操控者的技术…都有关系,跟单体双体也没啥直接关联。还有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像什么“双体帆船不会沉”,“单体帆船容易翻”…这些话,我觉得都是片面的。反正我见过触礁的双体船,沉没到只剩一个顶子漂在水面;我自己也遇到过船被海浪“踢翻”,桅杆接触到水面,不过因为及时作出反应而有惊无险的一幕。船的安全性,同样跟船的设计,构造,材质…操控方式…有关,而跟单体双体其实没什么决定性关系。


我这么说,也许有人不同意。毕竟双体船是新时代的产物,又那么贵,怎么会不好?首先,我从没说过双体帆船不好,只是客观的表达我见到的以及体验到的,我也喜欢双体帆船。其次,单体帆船照样有贵的,新的,令人着迷的…说实话,这些真的没有什么好比较的。问“选择单体双体”的问题在我看来,就好比问“悍马和兰博尼基哪个好”一样。它们各有利弊,看你喜欢什么,以及要干什么了。


第一艘“鸠鸠号”


今天说到这里,就借机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有点越说越远了…


总而言之,该选择一艘帆船什么样的帆船?一来,看看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二来,想想你买船是为了干什么;三来,需要时机,缘分和运气…每艘有了名字的船都有自己灵魂,尤其是年代久的船,船魂更强。你选船,殊不知船也选你。我之前公众号文章分享过与鸠鸠号相遇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真不是我迷信,而是经历过后,你不得不信。而且,你们知道么,在茫茫大海上,你的帆船是有灵性的,她会感知你的感觉,你也会感受到她的感受。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真的越说越远了…越远…了…以后有机会再探讨吧。


当然,不管驾驶什么船,航行中难免出意外。感谢老天这次只是轻伤,今后只有加倍小心,别无他法。



老话讲“过年”就是“年关”,看来还真是如此啊…祸不单行,福不双至…刚摔了一下,没多会儿,GPS信号就消失了。


这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最早在地中海的时候,航行到西班牙和非洲之间的某个区域GPS信号突然中断,一个多小时没有信号,也无法与外界联系。后来说是赶上军事演习了。今天又来一次,难道又赶上军事演习了?我这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海啊?!


我重启了载有海图的平板电脑,依然没信号…说实话,GPS消失对我来说不是大问题。一来我相信它总会再次出现的,二来,只要长途航行我都会在纸质海图上标记我所在的位置,因此,就算暂时没有定位信号,我也知道自己大致的方位。关于现代航海还需不需要再准备纸质海图?这是另一个讨论最多的话题,今天就不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等了半个多小时,果然GPS信号又恢复了。然而,过了不久,除了平板电脑,其他地方的GPS信号又消失了。

好在航行一直挺顺利,朝着航向不断前进。信号间歇性中断并无大碍。


这一次,信号消失了几个小时。直到傍晚时分才又出现。


今天信息量有点大,年关还没有到呢,就出了这些个事情。


希望后边能少灾少难,平平安安。⛵️


-  未 完 待 续 -

第五章 发生意外 #南下巴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