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大名校齐到场,“未来人才”新标准论坛圆满结束

2021-02-20 16:40 作者:物镜世界  | 我要投稿

师出名门 众星云集

具有国际视野的格局,前瞻性的人才培养布局,或许将改变一个孩子的结局。

2019年12月15日,由腾讯青年行主办、北美少儿科技教育协会协办、STEAMMAKER青创院承办的“世界名校眼中的‘未来人才’新标准”公益论坛在北大深圳研究院成功举办。包括四大名校在内的约100位深圳顶级中学学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现场,200多人的报告厅真是“人才挤挤”。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四位重量级嘉宾: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STEAM培训导师Fennelly,美国UC伯利克大学创新人才项目导师Flint,北美少儿科技教育协会(简称NAYTEA)创始人Sharon Feng和青创院副院长李广。作为国际知名创新教育的专家,四位嘉宾的精彩分享让现场掌声雷动。

“我带孩子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这是目前最实在的一次,满满的都是干货!”一位妈妈忍不住在会后高度评价。

那么现场都堆满了哪些“干货”呢?

                                                     奇点已至 未来已来

未来人才新标准:会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

不了解科技,不会创新的孩子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首先青创院副院长李广要求所有学生提前分好了小组,为后面的工作坊作好准备。随后介绍了第一个登场的嘉宾:北美少儿科技教育协会创始人Sharon Feng。作为“海龟”学者,Sharon一直活跃在国际创新教育的舞台上,走访过众多开展创新教育的学校,她重点介绍了科技创新教育是如何助力世界名校的申请以及从长远的人生规划来看, 科技创新教育对人生以及职业发展的深刻影响。重新解读“创新”的意义,从WHO?WHY?HOW?的角度来启发在场孩子们思维,并让其带着问题去自己找到答案。

“创新”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核心素养,NAYTEA着力构建全球顶尖教育工作者资源库,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更国际化的新型教育理念和实操。我们需要与这个世界产生共情,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让世界更美好而努力。同时,Sharon 也分享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引发在场的各位深度探究,踊跃讨论。

第二个上场的是美国UC伯利克大学创新人才项目导师Flint,他还是全球最大的编程社区code.org的编程导师。Flint为同学们分享了随着AI时代来临,编程对于每个学生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编程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是一个未来人才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最佳训练载体。

敢于创造

对于青少年来说思维的深度远胜过技术的高超,简陋的创造远胜过华丽的模仿

短暂的茶歇过后,本次论坛的重头戏正式上演。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STEAM培训导师Fennelly压轴出场。她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场设计思维Work Shop(工作坊):为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椅子。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设计思维:

2004年,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授戴维·凯利(DavidKelley)创办了D.School(斯坦福大学哈索普莱特纳设计学院),并在D.School教授关于设计方法论的课程,他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创业设计与咨询公司IDEO的创始人。

设计思维需要将人放回故事的中心。要学会将人放在首位,这就是设计思维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的设计,也叫做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设计思维,就是一套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解决问题,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多角度地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D.School将设计思维分成五大步骤:“Empathy同理心思考”、“Define需求定义”、“Ideate创意构思”、“Prototype原型实现”、“Test实际测试”。

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场的情况吧!

“这是一场规模罕见的work shop!”Fennelly说:“这么多人同时参加同一场work shop,一定会产生很多奇妙的创意!”

作为常青藤名校的专家,Fennelly果然实力超群,只见她镇定自若的指挥着十多个小组同时展开项目任务,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课程内容。

在设计和原型制作阶段,为了让学生们更方便的动手,Fennelly直接让所有的学生跳出座位直接坐到地上、舞台上进行操作,后面的家长一开始有些惊讶,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撸起袖子”卖力干的情景,顿时理解了这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实用做法的真正意义。

“创意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如果什么事情都墨守成规,势必会限制你的想象力,扼杀你的创造力。”Fennelly说。

经过半个小时的“混战”,学生们的欢笑声肆意全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创造的快乐。全场更是被这种快乐的氛围完全淹没。原先在后排玩手机的家长都开始放下手机到“前线观战”,加入自己孩子的团队出谋划策。

“还有3分钟!”Fennelly开始倒计时。学生都陆续回到了座位上,只留下现场的一片狼藉,如同被“淘金”后的沙场,但每个小组都抱着自己“掏到”的宝贝作品两眼放光,等待着被专家鉴定。

项目评比的时间到了!Flint和Fennelly两位专家作为评委开始一一评审每个小组的设计作品。每个小组成员不但要进行详细的讲解,还必须全程使用英文。这可比口语练习课难多了。二位专家认真的听着每个小组的介绍,经常被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有创意的作品惊讶到合不拢嘴。(深圳学子,你们是不是有点小骄傲呢!)

 

能者负重 志存高远

好比拥有超能力应该拯救地球一样,拥有创造力应该让世界更美好

十多组作品展示完毕,专家开始进行最后的分数统计和排名。在这个空隙,青创院副院长李广老师上台为大家发布了“你是我的眼--残障人士智能红绿灯系统设计与创作”的课题研究公益资助项目。

通过PPT讲解,大家了解到这是一个关注残障人士(盲人,聋哑人)安全出行的课题,号召大家关注关心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努力为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课题的目标除了会做丰富的学术研究之外,还要做一个集编程、机器人技术、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红绿灯系统”。还真是不简单呢。这个项目充分体现了“未来人才”三要素:学术探究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世界公民意识。李老师号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积极加入进来,为自己成为“未来创新人才”走出坚实的一步。

在经过二位名校专家痛苦的纠结之后,唯一的“最佳设计团队”终于诞生。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深圳学子的气度:赞美对手、鼓励自己!

最后,每个到场的学生都领取了自己的“腾讯青年行”证书。大家合影留念,为这一场满满收获的论坛画上句号。

他们改变世界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未来储备人才,他们是否具备“未来人才”的潜质决定了他们走向社会时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更是推动世界文明前进的关键因素。感谢腾讯,感谢北美少儿科技教育协会、感谢不远万里而来的专家们,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不但有很多人在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更在关注他们未来该如何成长,希望出现更多像青创院这样的单位,用科技创新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路上保驾护航!

 


四大名校齐到场,“未来人才”新标准论坛圆满结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