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真题 | “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赢的理念之坦桑尼亚剑麻农场

打卡真题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思考 时间
【答案及解析】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解析】我国国内剑麻产需矛盾较大,说明供少需多。气候条件导致了我国生产少,用途决定了需求大。根据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说明其适合在热量充足地区生长,而我国热带范围较小,剑麻产量较小,同时作为制作相关产品的上乘材料,对品质要求高,而我国热带地区纬度相对较高,冬季易受冬季风、寒潮等影响,热量下降,质量较差。剑麻主要用于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等的上乘材料,而我国经济发展快,船舶、汽车制造规模大,需求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解析】新建剑麻农场属于农业生产的区位选址,可以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等)等方面考虑。与其他地区相比,自然条件中主要是临河,水源较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中,主要是临铁路,靠海,交通便利。
(3)在热带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解析】收割后需及时加工,说明收割后如果放置时间太长了容易腐烂、变质,一般和自然条件有关,而剑麻种植在热带地区,在高温条件下,收割后的剑麻易腐烂、变质。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的同时还修建配套工厂,雇佣当地工人,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这样就可以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税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利益主要从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考虑。
图解
第一题
▽


第二题
▽

第四题
▽


写在题后
本题以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经营剑麻农场为基础设计情景,重点反映“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赢的理念。围绕这一理念设计了4个小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区域地理比较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