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周情】周子舒的回应和温客行的行为“顺差”与情感“赤字”!

上回说到温客行确定了自己的心意,我们继续往下讲。
义庄事件,当药人再次围攻过来时,温客行见周子舒神色略为涣散,遂立刻揽起他轻功离去,两人相携于湖边稍坐,整顿。
因周子舒内伤再次发作,温客行欲探其脉,却又被阻止。他见没有机会查验伤情,遂借”中毒”的说辞希望说服周子舒接受诊脉。但周子舒反而转移话题到,“我中毒了也能自己走”。
见此,温客行只好顺着他接话,“和我逞什么英雄”。周子舒就势回了一句俏皮话,引得温客行大笑。而说完之后,他也觉得这话里似有些“无理取闹”,遂兀自好笑。
但周子舒并不是一味地逞强,只是不习惯罢了。他少时家庭荣光,师门器重,人生前十余年得到了许多温情与帮携。遂天窗时期,虽遭亲人利用师门误解,但为此他选择了隐忍和退让。即使为了“一线天光”行违心之举,也尽力弥补(段鹏举台词:这些年你欺上瞒下干的那些勾当)。然而,师门中人多是心思单纯,性情直白之辈,无法与之互通有无。所以多年来,他早已经习惯了万事皆由自己一力承担。
但与温客行相识以来,对方虽不修口德,却事事先他所想,急他所急。这让原本习惯独自面对的周子舒,下意识的抗拒,不知如何应对反而“嘴硬”。可他又生性温和柔顺,生得一副菩萨心肠,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他既拒绝不下温客行的付出,也就无法忽视他的索取。
温客行清醒、绝决,他的仇怨与憎恨根植于骨血,像是怕忘却,又像是把仇人时时咀嚼在口齿间,言谈里总是带着戏谑地说着师门出身,家学渊源,二十年不人不鬼的生存磨难。
他既能淡然地说“与侠字犯冲”,“小可家传一点浅薄医术”,说“蝴蝶骨”;也能笑着说“青面獠牙”、“满脸疮疤”,说“阿絮,你莫不是出身神医谷”。这些细碎的刀锋时时割在身上,似乎就能摒弃时间的流逝再也不会被遗忘。
温客行机敏、果决,他自知所作所为世所不容,但为达目的不惜封锁自心抛却良知。周子舒的出现,恰似在通往黄泉幽冥的绝命路上铺下了一道强光。让温客行以为他并未被天道抛弃,只能沉沦炼狱。他倾慕且佩服周子舒(炼狱归来)的初心不改,心有至善(对比温客行疯狂诡谲),欣赏他的潇洒磊落,怜惜他的伤痛缠绵,遂一再追问其内伤由来。而能使他牵挂之人之事少之又少,所以更显弥足珍贵。当他察觉自己心悦于周子舒时,随即展开猛烈攻势“千山暮雪,我孤翼只影向谁去"。

而周子舒却并未当真,他虽不排斥与温客行的往来,但也不会轻信一个肆意张狂之人的口无遮拦。
温客行人生仅见微光周子舒对他来说就尤为珍贵,极想见其真容亦想解决他的后患。然而,周子舒虽携光而来却历尽沧桑千疮百孔,他不想也不愿任何人再受他波及。(两人话中机锋:周子舒说相识之人无一善终,温客行回复敌人再强大我却不怕)不过“周子舒"这一身份的暴露,“周絮"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最终卸下易容。
温客行因时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遂行事最是遵循本心。他欣喜于周子舒以真容示人,便满心想要俘获君心。遂不再强行追问伤由及敌人,这却给之后的“雨夜情伤”埋下伏笔。周子舒知他与师门有些渊源但不明原由遂怀疑他真名,得到肯定回复后则放下疑虑。

温客行林中转身的这个片段呼应第3集中,温客行想要看穿周子舒的真实目的,是人还是鬼。此时,他既忧心把周子舒卷入这个江湖漩涡,也欣喜与自己期望的一样,果然纯粹无邪一如当年。

温周复盘义庄之行,引出一个重要道具——醉生梦死。它的出现还关联着隐藏道具“孟婆汤”,也牵扯出温客行的身世之迷。温客行虽挑明两人自有渊源,但也无意全盘托出,遂避而不言。而周子舒最大的弱点就是心软,温客行以真心相待,使他难以招架。因温客行的一句不想骗他,便把”醉生梦死”的底细如实相告。又因让阿湘直接汇报的不设防,便不再隐藏天窗的身份。而正因为他自信于自己的判断,断定温客行“心性无邪”,所以虽”此人一身谜团”,也未怀疑他的目的。即使温客行从未遮掩对五湖盟的不善,又任方不知偷走琉璃甲,而张家也因琉璃甲被灭门,但心思纯粹又行事磊落的周子舒一旦接受了这个朋友,便不再抱持戒备。而这个认知,也为温周的第一次争执埋下了隐患。
一饮一琢,兰因絮果,自有定数。【为编剧小初的情节设定点赞】
这一集,清晰的展示了两人的行事机巧。温客行擅谋,料敌先机,且清醒冷漠,他摒弃世俗杂念从不给他人伤害自己的机会。周子舒擅断,世事洞明。但他心软又过于磊落,便被世人伤得体无完肤。然而心软也是他的优点,周子舒的“仁善”虽给了世人伤他的机会,却也使其性格坚韧浴火涅槃不改初心,使其未失再启前程的勇气。

琉璃甲的现世必然伴随着强取豪夺、血雨腥风。温客行从未遮掩行事作风,以为周子舒理应察觉事端和动荡。遂心怀期待地邀他同看”满城尽是琉璃甲”。他以为周子舒是和他一样的“杀人魔”,却低估了“逃离炼狱”仍心存至善仁心的周子舒,是否可以接受这一切。
然而,相交毕竟时短。周子舒认定温客行“心性无邪”,温客行以为“杀气冲天”的周子舒,必然也可以”艳如桃李,心如蛇蝎”。对彼此错误的认知,致使矛盾突如其来,二人皆无防备。
“安吉四贤”罹难,成为两人冲突的导火索。周子舒气温客行辜负了他的期望,并不是”心性无邪”。温客行怨周子舒的坚定立场,光明与黑暗自来背离,永无交集。

【插一段主观感想,这个片段我听了演员的原声和配音老师两个版本,我个人比较支持演员原声的情感表达。温客行的复仇局必然牵连无辜,这是从他立誓出谷就已经确定的事。而他也准备好接受这个预期,安吉四贤不过是他面对的其中一组“无辜”罢了。所以他对四贤的死有愧,却无悔。而他说“江湖风波恶,人间行路难,交朋友也得擦亮眼睛”,虽是说与“四贤”,实则是劝自己放下愧疚,因这种情绪对于他的复仇于事无补。
然而,相对来说他的怨却浓烈的多。温客行情陷周子舒,满心以为人生从此不再只是晦暗。但事与愿违,周子舒虽近在咫尺,又好似远在天涯,触不可及。他看清了光明(周)与阴暗(温)的本质区别,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鬼殊途”。这一瞬的领悟,使他在周子舒面前收敛的疯狂妄为终于扼制不住,恶语相向。
他怨恨”天窗的周首领”竟然是个圣人,怨恨自己却是地狱的恶鬼。怨恨光明与黑暗分立于天堑两端。所以,温客行的情绪更贴近于被倾慕之人否定而生怨(演员情绪),却不会更纠结于善恶之分(配音老师情绪)。】

周子舒清冷淡然,孑然一身,又封闭心门。他残生短暂不敢与人深交,遂相识起一而再的拒绝接收温客行的信息。不感兴趣“青面獠牙",不想知道“你从哪来,要到哪里去",也不想猜他的“家学师门"。虽发现了温客行对五湖盟的不善,但也不欲深究。他既不接收温客行的信息,就无法察觉其动机与行径。虽被动接受温客行的温情与体贴,但因其一贯言语戏谑和余生有限而没有深想。
他以为与“心性无邪”的温客行可以成为人生知己,一同快意江湖。却没想到在他已然接受了这个设定后,在想与知己逍遥江湖时,却迎来当面一击。周子舒封闭心门忽略温客行所有表现而造成的后果,就是他直面了温客行的谋划。这骤然的冲击让他无法正视,所以他愤怒于温客行辜负了他的期待,也无措于余生计划的落空。
而这一次的冲突则激化了温客行心中的恶,但也使他于周子舒面前越加收敛言行。温客行出谷那刻起,就已然走向了覆灭自己的亡命之途。然而,人生最后的这段旅程意外得来了一段感情,使得他本就小心呵护着周子舒的心思越加谨慎起来,再不敢在他面前展露鬼谷的一面。
殊不知这一次的冲突,也冲破了周子舒的防备,使周子舒开始正视温客行,想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当周子舒开始介意温客行的过去和内心,正视他的异常时,也预示着周子舒情感萌芽的到来。他空寂的心湖被温客行温柔以待,缓慢充盈。而紧锁的心墙,也于这次重锤之下逐渐剥落。
安吉四贤之死,让周子舒察觉到了温客行的处事态度。这一疯狂而自我毁灭的行事风格,使他恐其后患无穷。周子舒坚信温客行“心性无邪”,所以即使知道可以“天高海阔”,却也心软地迈不走一步,再一次推着自己妥协。
他既认可了这个“知己”,就算“多管闲事”也要插手阻止。周子舒一改躲闪和封闭的状态,主动了解温客行,想要导正他的心态。所以,他毅然走向“孤勇”,欲以身作则引导温客行“向善”。
然而,他并不知道二十年前的一段江湖密案所造成的伤痛与阴谋,早已根植于许多人的心底无法拔除。在放纵恶鬼背叛,引动各方势力掺杂其中后,却不是温客行想停就能停下来的。叛徒恨不得他死,敌对势力也不会让鬼谷侥幸,正道更不会放过捣毁邪魔的机会。
温客行深知这条路最终通向的只有地狱的入口,而他只能献祭于这场阴谋。所以,当他看到周子舒放下心结收成岭为徒时,既欣慰又羡慕。欣慰于周子舒不再孤身孑然,羡慕于类似经历的成岭被温柔以待。
而当他听到周子舒欣然地述说着秦师傅的“孤勇”论时,既心疼又无奈。周子舒不知他是儿时的玩伴,以为他的缄默是因为相识日短,缺乏信任。却不知和周子舒屡屡逃避追问一样,温客行的敌人亦强大到根本不能诉诸于口。他面对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整个江湖武林。周子舒不愿波及他人,温客行也不想牵连心上人犯险。所以,只能缄默。



湖边两人对话的片段,预示了第二次冲突的到来。周子舒自我开解后以为找到了解决之道,所以宁愿剥开内心的伤痛,也想为温客行找到正途。他得意于找到了引人向善的办法,而这个目标也激发了周子舒的斗志,使他寂灭的心湖死灰复燃,洒脱肆意的状态迸发出来,开始关注身边的人。他不明白温客行“做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是为何,迫切地想劝阻他入歧途。
而温客行虽知周子舒的良苦用心,却更加坚定了藏匿身份的想法。他无奈于自己无法回应,又心疼周子舒的这份期待终将会落空。温客行知道自己在走向灭亡,而他无力挣脱亦不想挣脱,但他却不能牵连心仪之人。作为整个江湖的众矢之的,他势必要为所为付出代价。周子舒虽携”孤勇”而至,却为时晚矣,温客行只能讳莫无言。
他的心开始封闭,无力再去伪装游戏人间的风流浪子。温客行逐渐恢复了本来面目,沉寂下来,唯有面对周子舒时还能调动他的柔情。他本期待着这份回馈,却眼见它即将到来时才发现,一切只不过是“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
所以,在周子舒放下心防而情感萌芽初露时,温客行却因周子舒的节义与坚定的立场,而不得不收敛爪牙。此时两人心境逆转,周子舒想要接近温客行,却错过了温客行心门大开的阶段。而温客行面对逐渐卸下心防的周子舒,却愈加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不敢再进寸步了。
【注】“人海孤雏,无枝可倚”。本段中涉及的这个镜头很惊艳,这里附加这个镜头的解说。

当温客行说“人海孤雏,无枝可倚”时,目视远方,眼神无焦。这是回忆和怀念的状态,说明温客行借张成岭的境况影射自身,表露出身世境遇对他的影响。这个镜头可以判断温客行身世,大致与张成岭类似。
不论他之前说“与侠字犯冲”,还是说“家传一点浅薄医术”时,或是讲“猫头鹰一哭就要死人”等等,都是无所谓的态度。然而此时的温客行却神情凉薄,目光脆弱,11集后陆续出现的剧情,也解释了此时神态的由来。
前文也说过,原著我是八、九年前看的,平时看的书又多早就忘记这本书了,是到第14集时我才觉得“似曾相识”。在看到这一幕前我对角色人物设定一无所知,然而,这个镜头的表演让我瞬间get到了温客行的身世境况。因为本人偏细节控,大部分时候都能速度get伏笔和铺垫所关联的剧情,所以很少有能触动我的表演(预测到剧情后,有心理准备无法共情)。
《岭》中最让我喜欢的首选小初的编剧功力,剧情和人物设定由演员们的表演很直观地演绎出来,却也让我更顺畅地去关注剧情。虽然演员们都挺出彩也很贴合角色,展露的演技在同龄阶段也都可圈可点。
但以我个人而言,我欣赏的是让那种能让我从演绎中得能出什么的感觉。当我知道你要演什么时,就没有那种惊喜了。所以这一幕的表演让我感到惊喜,没有情节铺垫也不用逻辑推演,以人寓己。由这个镜头完全可以判断温客行的身世境况,点赞编剧、导演和演员对这一幕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