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心译】J.M.韦特1880英式军刀第9期(针对的手臂攻防与直刺的相关内容)

2020-02-23 08:34 作者:舌尖上的狮子  | 我要投稿

一、佯攻,实则向手臂斩击

佯攻对手的右太阳穴,然后发起一个从对手的持剑手前臂下部斩上的斩击(cut4),或者向对手前腿外侧发起佯攻,实则从对手的持剑手前臂上部斩下的斩击(cut2)。

二、标准接战式中针对手臂

当对手做标准接战式(The engaging guard,即高位二号位接战式)的时候,他的手高于了他的肩膀那条线,那么你可以突然地将你的剑塞进对手强剑身(forte)和手腕之间的空间。转动刀刃朝向对手的手腕内侧,发起一个拖割攻击。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同时要伴随撤步,拉开距离。【注1】


——【注1】:这招其实很像之前在plateVII介绍的招式,即“佯攻对手头顶,实则斩向手腕内侧”,参见本译文第六期。区别在于,这里是对手主动做出了举得过高的“高位二号位”接战式,之前PlateVII介绍的是通过佯攻头顶让对手出现举得过高的“高位二号位”接战式。

这里韦特条理不清的老毛病又犯了,本部分的标题为“Guard for the arm”然后接了一个小标题“the engaging guard”,看起来像是要专门集中讲一讲不同情况的手臂攻防问题。然而接下来他就开始讲关于如何防御打向裆部的cut8,以及直刺了,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开了一个标题讲关于手臂部分一样。因此,我在译文里就以“标准接战式中针对手臂”为标题讲述这一段话了。


三、防御从下往上瞄准裆部的斩击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斩击,我不推荐你使用它。当对手向你使用的时候,让右脚撤回到第一姿势(1st position),同时就像防御瞄准你脚部外侧的攻击那样做出外侧腿部的防御。【注2】

原书配图:防御从下往上瞄准裆部的斩击

——【注2】:即二号位防御,Parry of Seconde

四、直刺

当双方都以标准接战式接战,当你的剑尖来到了对手强剑身(forte)下方,而且对手打算离开接战(Quit the engagement),那么这可能是一个直线刺击的好机会。通过突然地伸直手臂,让剑尖指向对手胸膛,伴随着弓步形成刺击。

一个使用这个刺击的好机会是:当对手正在准备发起他的攻击,或者要做佯攻你头部的动作的时候。在对手“上步后再发动攻击”的时候也可以用,我将在后面“上步后再发动攻击”的部分描述这个动作。

防御直刺的方式和防御外侧腿部的动作是一样的。(即二号位防御Parry of Seconde)


五、脱离换边到对手剑上方刺入

这个招式和直刺有着一样的发动时机,接近的发动方式。不同点在于,你将你的剑尖绕过对手的剑,从其剑的强剑身之上刺入。

上述的两个刺可以是以手掌朝下的类似三号位的方式刺入,同时压制占线右肩;也可以是以手掌朝上的类似四号位的方式刺入,压制占线左肩。

这两个刺在刺出的时候,尽量保持刀刃朝上,从而使得护手盘可以保护自己的手和手臂,剑尖指向对手的胸膛。

友好对练情况下,除非穿着很合适的胸板,从而使得棍尖能自由地使用,否则当练习武器的尖和对手身体接触之后,你应该让握持剑柄的手放松一些,使得柄能够在手中滑动,用这种方式避免对你的对练伙伴造成严重伤害。

防御从剑上方刺入的办法,和你用来防御头部的方式一样(即head parry,头部防御)。


六、佯攻直刺,然后脱离换边到对手剑上方

伸直手臂,以直刺威胁对手。在不让手臂弯曲,不让手臂往后抽回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剑脱离换边到对手剑上方,然后弓步并刺击。

防御这招的办法是:先做外侧腿部的防御(即二号位防御Seconde),在发现对手真实意图之后尽可能快速、轻巧地举起头部防御,并且尽可能不要太大的动作。


七、“一,二”【注3】

伸直手臂让剑尖去往对手剑的上方,以刺威胁对手;然后在不让手臂弯曲,不让手臂往后抽回的情况下,立刻转动剑使得剑尖来到对手武器下方,弓步并刺击。

防御这招的办法是:先头部防御,再外侧腿部的防御。


——【注3】:韦特又很不认真地对待小标题了。这段实际上的标题应该为“佯攻直刺对手剑上方,然后脱离换边到对手剑下方”,和上一条是相对应的。

八、上步后再发动攻击

任意的斩击都可以先上步(Advance)之后再发动。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应该配合着拍击(Beat)一起使用,无论是拍击对手剑的上面,还是拍击对手剑的下面都可以。通过这样干扰对手的武器,从而降低自己被阻止之刺(Stop thrust)打中的机会。

拍击(Beat)应该非常精密地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控制。拍击和佯攻一样,应该在上步的那一步去完成,随后再是伴随弓步的真实的斩击或刺击。

拍击也可以在不进行上步的,发起攻击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情况下,要求你认为对手会发起同时攻防(counter),并且预判到对手会发起同时攻防的时候施展,这样它可以阻止对手的同时攻防。这个用法经常可以用来试探对手的防御习惯。【注4

在上步之后发起弓步,总的来说前脚动了两次,后脚动了一次。它们应该尽可能连贯而且迅速地做完,就像是数“123”那样。

一个矮小的人在面对高大的人的时候,发起攻击时应该选择这样的步伐。不然有可能根本碰不到对手。他上步的时候要迅捷,步伐要小而碎,而且要随时准备好格挡高大的对手提前发起的攻击。

一个高大的人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个步伐。

——【注4】:韦特展示了拍击Beat这个技术的一种很有意义的用法,即用来对付一个喜欢同时攻防的对手。

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式军刀认为同时攻防(counter attack)是一个危险的技术,很容易导致双杀的结果。在晚期英刀看来,一个喜欢同时攻防的剑客要么是出于紧张,要么是出于对刀剑的不谨慎,从而选择这个做法。在阿尔弗雷德·霍顿(Alfred Hutton)的角度去看,遇见喜欢同时攻防的对手时候,他推荐用佯攻引出对手同时攻防动作,处理掉之后打反击。其处理过程有三个步骤:佯攻——格挡——反击。

但这里韦特给出了一种我认为很有意思而且应该算是优化版本的处理方式:即在原来佯攻的步骤时候,选择拍击,用拍击带来的力量去与对手的同时攻防动作接触,代替格挡步骤,随后再发起反击。阶段变成了:拍击——反击,省去了一个步骤,变得更加高效。

在译者看来这样的优化也有一定的风险,即对手若是选择了Derobement(法语Froissement,意大利语Cavazione),即让剑躲开剑之间的干扰,然后抓取这个机会反击的策略,那么韦特的办法就有一些风险。不过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剑客懂得冷静下来进行Derobement,那么似乎也不太符合韦特所说的:“预判到对手会发起同时攻防”的条件。


舌尖


【随心译】J.M.韦特1880英式军刀第9期(针对的手臂攻防与直刺的相关内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