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的丧钟折叠屏笔记本 留给“二合一”的时间不多了
二合一笔记本概念一经推出,其以新形态崛起带来的冲击力就吸引了大量关注,自此“二合一与传统笔记本谁去谁留”的争论喧嚣尘上。然而被誉为满足了人们对于平板电脑和传统笔记本电脑无法满足的更多期待,在移动办公和娱乐体验上可以兼容并包,在便携性与性能间实现了有机平衡的二合一设备,并没有如行业设想的那样在几年的时间内给予行业很大的惊喜、成为市场主流,反而相比其他形态设备,在对于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的折叠屏笔记本设备面前胜算更少一些,那么有没有可能最先被取代呢?

优势融合还是骑墙派?肉烂在锅里才是行业的真实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各种移动智能设备大行其道,狂欢之余,PC世界的灾难也随之到来。随着用户的需求满足场景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其工作场景都更加复杂多变,PC需要更好的满足他们的多场景使用需求,才能控制住用户大量流失的局面。
平板电脑曾经依赖出色的便携能力与相比智能手机更大的屏幕短暂地接过了权杖。但智能手机发展过于迅速,且屏占比的日趋增高,使平板电脑的优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当智能手机能够帮助用户处理很多的基本工作,在通讯、娱乐、办公,再到游戏等领域,用户的一些基本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手机对PC市场的威胁变得更大了。在平板电脑最为火爆的年代,平板电脑品牌的数量数以千计。但随着传统平板的逐渐没落,许多之前颇具名气甚至能够与国际大厂比肩的品牌也挡不住时代的发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业者心理清楚,PC还没有被取代的理由,是大众的基本办公需求仍需要通过PC来完成,但这仅仅是时间问题。既然迟早被干掉,能不能“死”在自己人手里呢?如果能做到“肉烂在锅里”,那就还有重回巅峰的希望。
“当斧头来到森林里,树木们纷纷说‘至少把手是我们自己人!’”,这句颇有阿Q精神的话语,有时却是残酷的现实。最想找到取代传统PC方案的人不是别人,正是PC行业自己,对于彼时的PC行业而言,找到“斧头”的紧迫远高于其他领域的竞争对手。值得庆幸的是,PC行业很快就找到了这把“斧头”。

结合平板电脑在室内娱乐应用场景屏幕更大这一在娱乐方面的优势,以及与笔记本的配备键盘和触摸板等可以保证工作效率的生产力优势,二合一设备一开始便赢得了许多商务人士的认可,随着二合一设备不断发展壮大,性能和体验都越来越出色的二合一设备被更多的人所接纳。无论是在大学的图书馆、创业街的咖啡厅、公司会议室还是高铁和飞机上,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同行业的人在使用二合一设备进行工作学习或者休闲娱乐。从被竞争对手冷眼相看的另类小众到支撑起平板电脑市场半边天,二合一在并不长的时间内晋升为消费者的宠儿。
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当市场冷静下来,二合一设备的弊端逐渐显现,从为之疯狂,到习以为常甚至失望,二合一设备究竟是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优势的融合,还是营销噱头大于实际的骑墙派半吊子就成了一个疑问。
空间限制生产力 缺乏思考使用户体验成枷锁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他们购买电脑的时候更多时候是考虑电脑的游戏性能,当然二合一设备根本不会进入他们的视野了,毕竟二合一的定位主要是以移动办公为主。但就算在不进行大型游戏的情况下,单纯作为生产力工具,对于一些需要修改大型图形图像的用户,在很多时候对电脑性能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然而现在的二合一的技术依然有缺陷,顶多算是能用。因此,在预算吃紧的时候,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会更愿意去买个普通笔记本+好数位板,亦或是较好台机+数位板+一般笔记本。
另外,令人懊恼的续航能力也让二合一设备的平板形态战斗力大打折扣,由于受制于目前技术难题,很多时候要想达到传统pc的性能和体验,cpu的功耗就会相对较高,那么散热和高功耗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很多的windows平板明明电池容量大于iPad但是在续航时间上面还是比ipad时间短,就是这个原因。
在平板电脑的传统优势上,二合一设备也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首先,windows系统的手持操作体验差是大家的共识,windows系统的窗口化特点导致在用手操作的时候会很不习惯,毕竟用鼠标点击惯了,当我们使用手操作的时候整体体验感还是没有平板电脑这么好。尽管从win8系统开始就已经考虑到触屏操作了,但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

其次就是概念火爆后的“滥竽充数”,这里并不是说永远追随潮流利用虚假概念或者兜售廉价低配产品的山寨行为,主要是指在产品体验上的缺乏思考的非常悲哀的情形。比如很多二合一设备的用户在使用设备的平板形态时,在最常用的影音应用场景下,他们竟然可以惊喜地发现设备上竟然可以没有侧边按键(除了电源键)。这意味着定位影音娱乐的设备,虽然它可能拥有出色的屏幕显示效果与音效、极窄的边框、轻薄的机身,却在全屏观看视频时调个音量和亮度,都要翻开键盘去按功能键。这些反人类的鬼才设计,往往使得人们认为给笔记本换个触摸屏,将硬件塞到屏幕后面并且保证能拆下键盘就是“二合一”。在某些硬件细节上面,有些山寨产品反而能够给所谓的大厂上上课。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虽然二合一产品仍然拥有着大量其他形态PC没有的优势,但也没能成功成为市场的主流。而相反的,在几年过去之后,更加新鲜的血液开始出现,“二合一”迎来了形态更加新颖的竞争对手。
敲响的丧钟折叠屏
近年来,折叠屏这个词在手机上行业可以说非常的火,其产品也相继上市,全新的产品形态为手机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而在去年,折叠屏笔记本也正式登上舞台。

五月中旬的时候,联想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Accelerate大会上首次展示了全球首款可折叠屏电脑ThinkPad X1的原型机,它开创了PC产品的一种全新设计形态。ThinkPad X1展开时可以作为一个大平板电脑来使用,折叠后可以成为我们平常用的笔记本电脑,而完全折叠后则和书本差不多大小,非常方便携带。它采用2K OLED可折叠显示屏,屏幕中间配备铰链来实现折叠。在作为笔记本时,它的一边屏幕会变成键盘供我们进行内容输入,另外还能采用手写笔进行输入,同时也可以外接蓝牙设备进行使用。

除了上述这种思路外,微软也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带来了折叠屏设备Surface Neo,不过严格来讲,它是一款双屏笔记本。Surface Neo并没使用柔性屏幕,其设计思路是通过铰链将两块屏幕在一起。Surface Neo采用了有史以来最薄的LCD屏幕,这让整个机器非常的轻薄,两块屏幕之间使用了360度金属铰链实现多角度的折叠。得益于这样的设计,Surface Neo可以作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它还采用了类似Touch Bar的设计,在机器底部配置了可折叠的键盘,当键盘翻转过来使用的时候,Surface Neo下屏的上半部分将自动变成Touch Bar。另外它还配备了Surface Slim Pen,Slim Pen和专属键盘均可吸附在背面无线充电。另外,从折叠屏手机目前的情况看,折叠屏设备除了要解决硬件上的一些列问题和其可靠性外,软件交互也是重中之重。Surface Neo运行了微软专门为双屏设备定制的Windows 10X系统,Windows 10X支持包括Office在内的所有的应用软件,一个软件可以分配在两个屏幕上,也可以双屏同时运行两个软件。
如果你觉得上述两款产品距离消费者还很远,那么不得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近日,著名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仁宝电脑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了可以配置物理键盘、可折叠的混合平板笔记本原型,名为FlexBook。由于ODM厂商身份的关系,这意味着在成本合理的前提下,仁宝电脑将有机会获得多家一线、二线笔记本厂商订单,让折叠屏笔记本真正的到达消费者的手里。

FlexBook屏幕配备了OLED屏幕和零间隙铰链,在半折叠状态下,折叠屏笔记本可以当成传统笔记本使用。同时笔记本还支持手写笔,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多创作工具。随着铰链和柔性屏的成熟,加上英特尔和头部OEM厂商推进,柔性屏笔记本全民普及已经开始提上议程。
结语
纵观笔记本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折叠变薄的过程,而每个形态科技产品都有它的历史使命,当折叠屏成为趋势,而有关的技术走向成熟,取代当前形态的PC产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形式所限,折叠屏笔记本在生产力上很可能遇到与二合一设备同样的问题,在性能和功耗上吃一些亏,这使得其取代传统笔记本的生产力工具作用需要很长的时间发展。但没有能够在蓬勃发展的几年中,成功成为市场主流的二合一形态,则在面对折叠屏笔记本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可能要以部分“精华”被继承的方式比传统的笔记本设备更早的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