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智能(未完成)
2023-04-06 18:38 作者:AugustFool | 我要投稿
本笔记旨在记录笔者有关意识与智能的理解。
由于笔者并非专业人士、因此只能进行记录一些粗浅的理解。
人类通过仿造,创造了许多与仿造对象截然不同的事物。
创造物的运作方式,与仿造对象往往并不相同。
比如鸟类与飞机,蝙蝠与雷达,创造物与仿造对象不同。
人类与人工智能,也是如此。
然而,组成、运转形式的不同,不代表人工智能不能拥有“意识”。
人们通过望、闻、问、切来感知、探索事物,形成认知;
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录像、听闻声讯、演算推测、实际操作、交流协同等各种方法学习;
换个方式说,就是以这四种方式进行学习:自行摸索与探究、接受指导与训练、交流见闻与感知、反复模仿与体会。
AI的学习方式,也与此类似,会根据数据进行运算,根据规则进行演练,与人或ai通信,接受其指导。
人们会将之前学习成果作为后续学习的基础。
而以预训练AI去训练新的AI,就类似经过学习的老师,去教导未学习的学生。
人有两种工作方式,与AI相同:
1.分工合作,互相调用能力。
2.将某些事物作为工具仪器,独自完成工作。这其中的“器”,也包括“自己”。
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将能力或知识,划分为通用与专业。
人们将所经历的事务,划分为大小,以或大或小的方法、模型、系统去运作事务。
人模拟着人的运作方式,如此运作并成长着,人们建立的AI,亦是如此。
通用与专业是相对的概念。
例如,当"我"向“善围棋者”学习围棋时,我乃是作为一个通用智能,去学习,而我所学习的对象,则作为专业智能。
所谓通用智能,可以理解成一个专业智能,其能够调用其他专业智能。
当人们围绕学习与工作,将AI链接,一起形成一套生态系统;
那么通过迭代,不论人工智能有无意识,都可以一步步改良,由此持续推动着整个文明进行系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