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艱難汝を玉にす」从民办三本到北京大学——北大笔译总分第6名分享

2023-08-09 09:03 作者:瑞译学苑-MTI及CATTI日语  | 我要投稿

 ——悠也

2013年,即1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在备考。我当时本想6月份之后不再接翻译工作,全身心脱产备考,但后面发现备考情况比我预想的要严峻,所以从3月份,就断断续续地开始备考了。

我的心仪学校只有一所——北京大学。当时的考研没有今天这么卷。但站在当时的角度上来看,也绝对不容易。比如,那时找不到任何北大真题。

在进考场之前,我都不知道北大的题目到底长什么样,日基是什么样?翻译究竟会出什么类型的文章?百科知识会出什么方面的?没有任何真题给我参考。

我当时用的办法就是最土、最原始的办法——花钱去找市面能找到的所有翻硕真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被骗过1000多元(有人卖假题,拿燕山大学的真题冒充北大题目,我当时就怀疑,但是没实锤。直到后面我在一个店铺买到了同样的题目,上面赫然写着“燕山大学”。但是卖我真题的店铺已经注销)。

当时支撑我走下去的,就是信仰——改变命运的信仰,以及自己绝对能考上的信心。我的信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考试积累了自信考研之前我考过2次日语一级。一次是2006年的老一级。一次是2013年,都是高分通过。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用了1年的时间,考过了日语自考本科的全部13门科目(有2门是加考),要想在1年内考过所有科目,就需要每次考试报满全部科目+一次性通过。我还通过了三口(2011)和二笔(2013)。

当时CATTI还没有真题,通过的人比今天要少很多。这些都极大地帮我积累了自信。2.2008年6月开始从事翻译工作考研之前我就干了很多翻译工作,有免费的,也有商业的。免费的内容我是从2008年干到2011年,翻译过大河剧、动漫、NHK纪录片,翻译+校对一共有200集左右。商业的内容有文学翻译、企业资料、电视节目等等。

到2013年时,我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已经可以靠翻译吃饭了。3.从别人那里汲取能量当时我买了一本书,叫《风雨考研路》,在里面看到一位大哥,叫巩艳军。他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他是中专毕业后去铁路上当工人,后面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自考。先是自考了英语专科,之后自考了法律本科。2004年通过了司法考试。07(未进复试)、08(考入复试)、09年,经过三战,最终以第1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刑法学)。附上他的文章原文(《风雨考研路》上有删减):https://www.kaoyan.com/kaoyan/22/330266/别人能做到,我认为我也能做到。当然,这个过程是折磨的,是反复的,是不断自我否定的(甚至也会有周遭人的怀疑)。

我相信,绝大部分冲击名校的考研人都会如此。虽然考上后,大家可能会云淡风轻地谈这些,但在当时,应该都不会很轻松。简单回顾了一下我自己的考研经历,是写给自己,也是写给大家。再说回悠也(或称“小u”,即本文作者)。

悠也现在从三本上岸北大,在上岸之前他已经有了N1满分、有了二口和三笔。我对他的叮嘱的不多,唯一的就是:永远不要膨胀(当然,他并没有,只是我们瞎聊)。这个也是我自己的信条。有好多同学问我为什么很“接地气”(就是平时会和他们嘻嘻哈哈),原因就在这里。

在考研路上,在学习路上,我见到过太多的人,水平明明不错,但就是差一些运气。我深感,任何事情,努力只是能提升我们成功的概率,但并不能保证我们一定就能成功。最终的成功,一定也离不开上天的眷顾,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所以,有时候适当“低看”自己一眼。我们可以迷茫,但不应该迷失(指在别人的一声声“大佬”中迷失自己)。希望悠也能再接再厉。2年的时间很短,北大也只是一个「通過点」。共勉。

唯斯

1.个人情况

大家好,我是小u。22年毕业于武汉某三本民办院校,日语专业。我从大学开始学习日语,大三裸考N1满分。20年由于疫情,JLPT和CATTI考试都推迟到12月。因为是第一次考CATTI,所以也就无暇顾及N1(认真脸)。当然,也是因为那次自己运气比较好,刚好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此后,虽陆续过了二口三笔(二笔考了两次都没过,真绷不住了),但还是不得不感慨,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真贴切。花费全部精力而苦心准备的二笔考试连挂两次,顺便参加的二口考试却是“一発合格”。再比如初试中的翻译硕士日语科目,也是没花精力却相对考得还不错。今年(2022年)是我第二次考研了。

去年(2021年)报了瑞译的北大专项班,最后却是铩羽而归。当然,没考上还是因为我的实力不够,总分369分(初试第14名)。日基与翻译有大左老师和唯斯老师辅导,百科则由嘉嘉老师带我从零学起。当时,因为自己对百科里的历史地理等知识一窍不通,还闹过不少笑话。说实话,去年没考上给我的打击很大,但好在最后想通了。

正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至于为何选择北大,其实是因为武大没有该专业,以及深受唯斯老师的励志经历感染。此外,就北大日语MTI专业而言,老师们不会因为出身而区别对待考生,这一点还是十分友好的。

以下是我今年的考研情况:初试分数:365(并列第9)(复试线365)

复试分数:85.6(第4)

总 成 绩:78.04(第6)

我今年的总分甚至比去年还低4分,对此我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

1.今年pku给分更严格。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比往年的分数分布得出。今年笔译和口译专业均无400分以上的考生,而疫情三年(20、21、22)的400分以上考生则比较多。(北大给分有时会有明显波动。唯斯)

2.自己备考状态并没有去年好。这一点也验证了“帕金森法则”(详情可以移步刀姐经验帖↓)「為せば成る」北京大学日语MTI口译总分第1名上岸经验分享|2023年日语考研经验|瑞译学苑

去年还在学校,上课与毕业论文等事情占了不少时间,又是第一次考研,所以格外认真。今年脱产考研,心态不太好,备考也不怎么认真。3.盲目自信。去年差6分进复试,这给了我一种错觉,让我误以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实力并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在各科目备考上我都比较随意。写下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回忆自己的备考过程,选出一些值得参考的地方,并尽可能帮助那些和我一样本科出身较差的学生能够考上心仪的学校。尽管我的能力比较普通,出身校也没有其他考生优秀。但我还是会尽力帮大家总结经验,为大家备考扫除一些障碍。因为本科院校而对报考北大有所踌躇的考生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们。正所谓“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希望大家都可以勇敢追梦!

2.初试备考

政治(67→65)

参考资料:课程:徐涛基础课、腿姐技巧班、腿姐冲刺班习题:腿姐习题集、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关于政治这门科目,就报考北京地区院校的考生而言,选择题是绝对重要的部分。

今年我选择题是39分,主观题只有26分。今年北京地区主观题似乎存在严重压分,所以要尽力拉高选择题的分数。近几年政治科目的题目越来越刁钻,后面的考生可能需要多花时间学习基础知识。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政治这门课程的基础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仅凭考前刷选择题、死背主观题就能考政治高分的时代恐怕已经一去不复返。希望大家引以为戒,重视基础学习。

第一阶段(9月前):这部分我只推荐徐涛的基础课程,通俗易懂,能帮助那些考研政治零基础的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可以通过word文档与思维导图的方式巩固知识,多次复习。这样一来,此后遇到难点时就能够快速搜索到相应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巩固。大智慧呀同学们,听徐涛的课也可以放松一下备考的紧张情绪~ 

第二阶段(9月-11月):腿姐技巧班闪亮登场,通过技巧班学习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反复刷腿姐习题集与肖1000题也能够培养选择题的做题素养。同时,还建议滚动复习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有空闲的话,也可以刷刷徐涛的练习题,只做选择题就可以。

第三阶段(11月-考前):可以跟着腿姐冲刺班的课程开始分析题的学习与背诵,同时保持选择题的刷题节奏与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观题我只跟了腿姐,肖4肖8也只做了选择题,仅供参考。分析题一般是考前一个月左右背诵即可,点默析啊点默析!对于一战的考生,推荐按此节奏学习政治(全程跟徐涛也没问题,看个人选择)。

对于非一战的考生,可以酌情从第二阶段开始学习,但依然推荐过一遍基础课程。考研政治四个板块“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中,马原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最好把这部分吃透学透。再就是史纲,仔细过一遍,然后等腿姐或者涛涛总结当年考点即可。至于毛中特和思修,基本不太需要重点花时间学习,时政性很强,等老师总结就好。总而言之,请把选择题部分的学习放在第一优先级!

翻译硕士日语(84→90)

参考资料:N1真题、语法酷app、北大历年真题(北大历年真题之后瑞译平台会发18-23年的整合版,完全免费。唯斯)、瑞译语法刷题班第一部分 汉字读音题(15题x2分,共30分):词汇部分是该科目丢分的大头,大家酌情复习就好。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规律,尤其是选读音的题,如果遇到不太会的,可以用排除法试试看。

其实这部分就跟CATTI综合的那十分比较像,只要尽量少丢分就可以了。该部分有的题还是挺离谱的,比如“せんさくした”一般写成和“詮索”,但该题没有这个选项,正确答案是“穿鑿”(是我孤陋寡闻了)。

大家可以在平时追剧、看番、读新闻的时候,多留意那些奇奇怪怪的词,查一下读音,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第二部分 单词用法辨析题(10题x2分,共20分):该部分主要考察副词、惯用搭配、近义词辨析以及词汇的正确运用。

和N1的辨析题差不多,大家可以通过N1真题来练习。第三部分 语法题(15题x2分,共30分):该部分一定不要丢分,都是很基础的语法题。之前有过N1和专八的原题,但最近几年似乎都没有了,古语题也消失了。

因此,大家可以不用花时间学古语。而且就算有古语题,特意去花时间学习性价比也很低。对于基础不牢的同学,建议跟着语法书过一遍,再反复刷N1的真题以及跟着瑞译的语法刷题班学习,弄懂每一个选项的语法(语法酷app搜索起来很方便)。

第四部分 阅读题(10分):该部分也有很多选读音的题(怎么感觉今年都是选读音的题= =),无明显规律,酌情复习即可(不会有真题再现了,难度应该比N1阅读低)。作为报考日语MTI的考生,由于该科目都是最基础的部分,而语法和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最好保证该科目尽量少丢分。

对于目标北大MTI的学生,我的建议是不要在语法部分丢分,并尽量扩充词汇量。而且最近几年,每年的题型都有变化,有余力的话也可以学习一下日语作文。(咱就是说,对于基础不错的考生,该部分就别花太多时间~)

日语翻译基础(95→101)

参考资料:《日语笔译》、《翻译必携1、2、4》、瑞译训练营、瑞译冲刺班、瑞译词“会”互译、人民网日文版第一部分 词汇互译(15题日译中+15题中译日,共30分):

该部分一般考察专有名词的互译,复习的话可以多留心翻译学习中的特殊词汇,比如一些惯用语之类的。

此外,再跟着人民网日文版的时事热词板块与瑞译词“会”互译学习就差不多够了。对于报考北大日语MTI的同学,可以花点时间学习宗教相关词汇哦~(嘿嘿)第二部分 两篇日译中+三篇中译日(共120分):该部分包括了翻译的所有题型,甚至可能会出现诗歌类型的文章。零基础的同学可以试试瑞译的基础班,并着《日语笔译》(马小兵、翁家慧,北京大学出版社)学习。学习过程中再逐步跟着《翻译必携1、2、4》与瑞译的翻译班反复练习即可。从历年真题来看,两篇日译中分别是“日本时事评论文”与“日本文学”,中译日则是“政经”+“时事”+“中国文学”。难度波动较大,题型涉足范围较广,无法押题,因此要着重花时间学习。不过我今年备考基本只跟了瑞译的相关训练营,没用别的资料。(摆就完事了,大家别学我)翻译的学习,根据计划定时定量,加之反复练习即可。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23→109)

参考资料:北大真题词条、瑞译百科全“熟”打卡、纸条作文app、岛读app、西窗烛app、历史常识app(强烈推荐!)

第一部分 25道名词解释(50分):

我高中是理科生,说实话这一门刚开始学习时,我完全摸不到头脑,于是跟着中国通史纪录片与历史常识app梳理了一遍,并导入anki反复背诵。大家可以结合北大真题,发散记忆相关词条。我当时大概准备了1000个词条。

该部分最好结合北大历年真题学习,总结出题规律。不过,似乎今年也开始不按套路出题了。该部分我是零基础,所以我的学习过程也许能帮到那些和我一样“百科苦手”的同学。百科词条一定不要死记硬背,会很痛苦。有时间的话,可以前期每天吃饭的时候看一集《中国通史》。词条最好分块学习,一段段地总结其中相关词条。

比如日本的“战国三杰”词条,可以联想到“织田信长” 在“桶狭间合战”中击败“今川义元”,提出“天下布武”纲领,终结“室町幕府”,开拓“日本近代化”道路,最后在“本能寺之变”中,被“明智光秀”反叛而身死。此后“丰臣秀吉”继承其政治遗产,推动“人扫令”,发动“壬辰战争”,死后被“德川家康”夺取政权,在“关原之战”中击败“石田三成”,开创“江户时代”。

第二部分 应用文(40分)、大作文(60分):

应用文的部分比较常规,跟着瑞译冲刺班学习即可,无需过多操心。大作文部分与高考作文差不多(请不要尝试押题!而且最好把所有题型都练一遍),可以根据纸条作文app积累表达和写作技巧,岛读app、西窗烛app则可以每天读一读,培养中文素养。

注意事项:考前请务必全套模拟写一遍。推荐时间是:词条1.5小时、应用文0.5小时、作文1小时。(仅供参考)

3.复试备考

参考资料:瑞译视译听译课程、瑞译复试课程(有些服务因为是一对一的,需要抢)、初试的翻译资料(由于保密所限,该部分不涉及具体题目,题型来自过往经验帖。本人郑重承诺:保证不对外泄露复试内容等有关情况。)

第一部分 自我介绍:该部分没有时间限制,但是推荐2分钟左右。没啥好说的,自我介绍大概就是“姓甚名谁”+“出身经历”+“报考原因”,然后背得滚瓜烂熟即可。

第二部分 视译(50分):该部分可以拿初试的材料练习,个人认为“流畅度”≥“准确度”(仅供参考)。可以约小伙伴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个人经验就是,学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很重要。今年的题目是我基本没有练习过的题型(其实是我偷懒尝试押题,结果没押中,大家千万别学我!),看到题目时真的两眼一黑,差点晕死当场。还好我很快调整心态,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老师们一边听我翻一边笑,主要是因为题目本身也挺搞笑。视译部分比较考验基本功,最好别想着速成。

我是出了成绩后才开始复习的,但基本也是全靠朋友们拉我练习,不然我只想摸鱼。= =

第三部分 自由问答(50分):大家可以基于自我介绍和个人陈述来准备问题,我当时大概就随便准备了40个左右,基本靠临场发挥,以至于老师们多次因为不知道问什么而导致气氛有些尴尬。我当时想的是,可能临场发挥更加适合当时的氛围。

老师们很温柔,会点头微笑。大家以后去复试的时候千万别紧张,老师们真的超级亚萨西!复试备考我基本全程跟着瑞译的复试班,然后拉了几个小伙伴一起练习,还和唯斯老师练了一次。按理说,今年是我第一次进复试,应该十分认真复习才对。

但可能是受初试的心态影响,我准备复试时不太积极。好在有负责任的老师和朋友们拉着我复习,感谢你们!

4.写在最后

脱产考研真的是一个很折磨人的过程。每天的时间都很充裕,但有时候就是不想学习,摆烂+焦虑。日复一日,成了个活死人。社交也没有,真是度日如年。但考上了之后,又感觉之前没遭什么罪。难怪之前看经验帖的时候,前辈们都说得很是云淡风轻(或许是为了让后来的同学们不要那么紧张)。虽然我考上之后,提及考前的摆烂很容易被当成谦虚或是凡尔赛。但我还是认为,我能够考上,运气成分占比不小。

在我看来,考试就和我们人生中千千万万个其他事一样,自己能决定的部分很小很小。不管是23年上岸的同学也好,落榜的同学也好,或是24年备考的同学也好,我想对你们说:“我能够考上并不代表我就是胜利者,没考上的同学也不是失败者,不代表他们不如考上的同学。

我能够考上,更应该感谢的是父母为我备考所做的迁就、老师们认真仔细日复一日的教导、研友们的互相监督和鼓励、清晨卖给我热干面的阿姨、中午为我送外卖的外卖员、疲惫时可以躺得很舒服的小床、焦虑时放松我心情的游戏。

我想,我最不该感谢的就是我自己,我只是为了考研动动手指动动脑筋。如果我认为是我的努力、智慧和才干让我获得了考研的成功,那我一定会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在得意中自我毁灭。虽然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因为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没能上岸,但请你们相信自己,你们已经成为了更优秀的自己。

或许有人会安慰你们过程也很重要,但我们都心知肚明,就考研这件事而言,结果无疑是更重要的。但当我们将考研这件事放到我们整个人生中来看时,它只占很小一部分,我们又何必将人生困于考研之中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考研上岸是我下一段人生的起点,如果不能上岸,那我又将如何开启下一段人生呢?’

其实,我在考研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我后来意识到,不论考研有没有成功,我们的人生还是会往前走,难道我们就这样停滞不前吗?如果自己真的将考研上岸视作新阶段的起点,那就拼了命继续考。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没有错,但应该抱着‘不论考没考上,都要继续自己的人生’的积极态度向前走。”

在23年考研的一路上,我也经历了许多令人遗憾的事。这也让我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及“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这两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大多数人基本只会在意所谓“胜利者”的经验,仿佛所谓“失败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笑话一般。不论是考研还是其他事情,我最讨厌的就是他们口中所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他们所得的一切成果都是靠自己努力得到的”。诚然,努力确确实实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但过度吹捧努力的“功效”,只会让那些扎扎实实一路走来却没能“成功”的人受尽嘲讽。“你考不上还不是因为你不努力”“你赚不到钱还不是因为你不努力”云云。说这些话,我并不是站在一个所谓成功者的立场,而是作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一人。

归根结底,考研只是一个“自分を極める”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努力过,即便最后失败了,也一定成为了更优秀的自己。“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为了梦想,为了不留遗憾,大胆地向前冲吧!

5.感恩的心

五年前,我懵懂中带着期待选择了日语专业。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逐渐厌倦、迷茫,不知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三年前,偶然中刷到唯斯老师的文章,深受激励。遂斥巨资(50元)加入瑞译的几个QQ群(现在都是免费的了),开始了属于我的翻译学习苦旅。还记得本科辅导员在统计考研意向时,劝我不要报考211及以上的院校。还在考研说明会上,痛斥广东某外国语大学存在本科歧视。当时我的目标院校是武汉大学,这些话着实让我有些退缩。

不过,在备考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武大根本没有开设日语MTI。还是这一年,看见前辈们的经验帖后,我萌生了报考北京大学的想法。后来,我幸运地进入瑞译北大专项班备考2022。尽管最后没能考上,我也对瑞译的老师们心怀感激。

最后,我想感谢大左老师。去年成绩不理想时,是大左老师的温柔安慰和鼓励让我有勇气再战一年。大左老师在专项班中是我的担当先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上都对我多有关照。铭心镂骨,感德难忘。

感谢唯斯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亲切指导,在生活上对我关怀备至。以及不厌其烦(也许很烦)地忍受我的各种唠叨和无理要求。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唯斯老师,您永远是我的恩师。

感谢朋友Y桑,在考前帮我模拟练习、解答问题,复试时带我逛校园,吃食堂,极大地缓解了我的考前焦虑。复试结束后,还带我去散心。希望你别那么焦虑,开心快乐才最重要。
感谢辣酱、刚桑、橙子等朋友,复试前拉我一起模拟练习,为我指出错误、提供资料,给我加油打气。

尽管今年有些遗憾,但你们真的很优秀,请永远相信自己!也希望你们以后“所求所得,尽如人意”。感谢涛总和刀姐(今年笔译第一和口译第一。他们的文章已经发布),在复试前帮我模拟复试,顺便打击的我自信心(笑)。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之后既是朋友也是同学,希望读研的两年也可以一起加油!感谢父母、朋友,以及本科院校的吴老师、徐老师对我的支持。最后,我还想感谢北大外国语学院考研办公室素未谋面的老师。还记得复试报道时,需要拿上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望着其他同学的“名牌”大学毕业证,我有些不好意思。

但那时您依旧亲切地帮我确认信息,还提醒我要保管好毕业证。可能对您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那时对自己充满怀疑的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感动,真的很感谢您。如今,我已经能够直面自己并不出众的出身,开启新的旅程。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也希望那些和我一样的同学们,不要因为过去的挫折而不敢前行。

感谢阅读到最后的你~有志者事竟成,愿你的努力能够开花结果。


END



「艱難汝を玉にす」从民办三本到北京大学——北大笔译总分第6名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