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谢林:同一哲学1

2021-05-23 05:46 作者:查尔filosofia  | 我要投稿

        我们接着看一看谢林的哲学,谢林早年追随费希特,也是对费希特的思想有一个熟悉和消化的过程,他早年和黑格尔、荷尔德林在柏林大学学习的时候,他们是同班同学,他们三个的思想观点基本上都很相近,而且都是费希特的追随者,而且崇尚法国大革命。当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他们非常高兴,认为终于可以借助一种外来的力量把德意志民族的那种惰性加以清除。这个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一点卖国主义的味道,有点崇洋媚外了。但是他们当时就是那样的,德国确实是太落后了,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建立起来。所以这正是他们的爱国主义,不是希望变成法国人,而是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让德国有所改变。但是后来他们就分道扬镳了。

一、对费希特的批判

        谢林的思想,首先也是对费希特的批判开始的。对费希特的批判,主要是要克服唯我论。就是说,费希特虽然后来走向了客观唯物主义,但是他的出发点仍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我论。这个当时激起了一片反对。当然年轻人很高兴,大家都觉得很酷,所以追随者很多。但是谢林反过来一想,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你就从你那个自我出发,你的那个自我肯定不是我的自我,你这不就是很主观的一种行为吗?你强调你的自我,不就是把我的自我取消了吗?所以总觉得还是有没有讲清楚的地方。所以谢林引进了一部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

        那么谢林就借鉴斯宾诺莎的哲学,他认为,费希特所讲的自我,他的出发点,仅仅是指他个人的自我,所以是相对的;他讲的非我,也是由他的自我所衍生出来的,所以也是相对的;即使是他最后达到的那个绝对自我,也只是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表现出来的自我非我,都是相对的。那么,从这种相对的东西里面如何能够建立起一种绝对的哲学呢?那是不可能的。哲学要真正能够建立在绝对之上,就必须从主客观的绝对同一出发,从主客观还没有分化之前的那种绝对同一出发,不能从已经分化出来的主观和客观出发,那就已经不行了。所以谢林强调他的哲学是同一哲学,就是说,哲学应该从绝对同一,也就是主客观的绝对同一,还没有分化的这么一种状态出发,应该从主观唯心主义的这个立场上面转移到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来。费希特当然也有客观唯心主义,但是这个客观唯心主义是从主观唯心主义当中发展出来的,这就不行了。应该把屁股完全的坐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这个位置上来,把基础移到这个上来,才说得通。所以谢林一方面反对康德的物自体,这一点和费希特是一致的。康德的物自体将主客观二分了,那肯定是不对的。自在之物肯定是要取消的,但是是不是就剩下来费希特的自我了呢?那也不对,这个自我还是有限的。所以,主客体各自都不能作为一个出发点,但是又不能把双方隔离开来,因此,必须要建立在更高的原则之上,那就是主客体的绝对同一。此时的这个绝对同一,是绝对无差别,是无差别的同一。在这个时候,主体就是客体,客体就是主体,你甚至不能说主体和客体,因为你说出来他们就是有差别的了,而同一就是绝对无差别。但是这个绝对里面又有一种内在的冲动,从里面能够发展出自然界和人的精神。并且在人的精神里面,发展到世界精神,最后在世界精神上面回到对他自身的自我意识。所以从他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个绝对是一种精神,但是在开始的时候,你不能说它是一种精神。因为只有在他最后回到自我意识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精神。而一开始,你只能说他是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一种无意识的意思,一种下意识的东西。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谢林:同一哲学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