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宝宝关于牛奶蛋白过敏,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宝宝喝完牛奶不到半小时就出现嘴巴周围红斑、肿胀,很快就发展到全身了,身上大片的水肿性红斑让孩子不舒服地扭来扭去,烦躁,哭闹不止。这就是典型的牛奶过敏。
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些宝宝一出生就注定了是过敏体质,加上后天的不利因素,部分宝宝就会出现食物过敏。
一、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即食物变态反应,实际是指某些人在吃了某种食物之后,引起身体某一组织、某一器官甚至全身的强烈反应,以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二、如何发现过敏原?
宝妈可以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发现过敏原。比如发现添加某种食物后孩子出现口周红斑,停止进食这种食物后症状缓解;再次进食又出现,基本上可以确诊该食物过敏。
如果是母乳喂养或喂养的食物品种较多,不能自行发现,可以去医院查过敏原来帮助确诊。宝宝就医时,需要家长能准确提供家族过敏史(直系亲属过敏情况)、孩子过敏史以及近1-2 周宝宝进食的种类、成分及进食情况、进食后的反应等。
三、食物过敏怎么办?
首先要严格回避过敏食物。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应该严格控奶制品,包括牛奶、奶粉、酸奶、蛋糕、冰淇淋、奶糖、奶片等,然后选择牛奶替代品。
牛奶替代品选择条件:
①无敏性或低敏原性;
②营养充分,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求。
目前市场上能选择的牛奶替代品有:低敏配方(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大豆配方。根据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于6月以下的患儿不推荐大豆配方,首选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可建议母亲严格回避可疑致敏食物,如牛奶、奶酪、奶油、冰淇淋等等2~4周,过敏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回避饮食需要注意:
①用于诊断时饮食回避一般为2~4周,最长不超过6周;
②回避要完全;
③替代品不能出现过敏反应,同时满足营养需求。
若孩子过敏的症状改善,则高度考虑该食物是致敏原,建议续回避该类食物及相关制品3-7月甚至1年以上,需动态察孩子的情况。症状没有改善,说明过敏与该类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很小。
食物过敏了就终身不能吃?
食物过敏的孩子并非是终身不能服用,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肠道屏障功能逐渐发育完善,免疫功能日趋成熟,约55%的牛奶蛋白过敏宝宝,1岁内可耐受牛奶;75%以上能于3岁内耐受牛奶;90%以上能于6岁内耐受牛奶。
过敏会出现皮肤、消化和呼吸等不适,少数患儿甚至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所以还是需要家长带着及时就医,进行早期积极干预。
顺便提一句,只对坚果、鱼、有壳海鲜过敏的孩子比较特殊,仅有20%到学龄期会改善,80%会持续终身。所以确实有的孩子小时候就不能吃,长大了还是不能吃的。不要逼孩子了!
其次,在有限制的饮食情况下,一定要保证营养的最大化
牛奶过敏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牛奶回避比其他食物回避更易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及生长不良。
对于>6月龄婴儿,如果能耐受大豆,强化大豆配方可作为牛奶的替代品,因为它是蛋白和脂肪的较好来源。但是,其他植物饮品如大米,杏仁和土豆“奶”蛋白和脂肪含量非常低,不适合作为牛奶替代品
对于幼儿,由于回避牛奶饮食也同时间避了常见的脂肪来源,如全脂酸奶,黄油和奶酪等,导致能量、脂肪及必需脂肪酸均低。因此,建议在膳食中加入充足的植物油以满足脂肪、必需脂肪酸和能量的需要。
同理,回避其他常见的容易过敏的食物时,也可以用这个"同类互换“的原则。首先,需要分析宝宝过敏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素,然后优选出其它营养素组成能够完美替代它的食物,从替代食物中来获得所需的营养成分。
只要饮食均衡多样化,通常不容易造成营养缺乏。